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稳定人心 (第1/1页)
夏州官府年税收折合约十五万两银,属于大齐十九州中最为贫穷的地方,即便每年不用向朝廷缴纳赋税,夏州财政也只能勉强支撑,府库才存有二十余万,多是留给军队的年饷。 梁家之所以能够稳坐夏州,靠得就是拉拢军中人心,所以无论财政如何紧张,都必须留有余钱放置与府库,用于明年军队粮饷支出。 随着李衡的到来,一切都发生了转机。 特别是李衡举荐的新任农户郎贾思勰,简直就是夏州农业生产的先驱者。 贾思勰视察夏州全境,不仅发现了盐矿,而且还带人开拓了不少荒地,昔日荒凉的夏州,多了几分生机。 有了那一百万两巨款,李衡也可以支持贾思勰的农业建设,如兴建水利,收拢豪族手中土地,再以官府名义租给农户。 “均天下之田,使百姓安居乐业。” 自均田制在夏州颁布以来,一句简单的号令,便可让大量的流民百姓迁移到荒凉偏远的夏州。 随着百姓增多,兵源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李衡向黄文敬提议实行府兵制,简单来说便是兵农合一,想要养更多兵,便需要更多的粮食。 将闲置下来的土地,分给夏州城中百姓耕种,又将其适龄男子编入军中,加以训练,成为守卫夏州的常备力量。 十余天时间,便新编到两万多新军,这个数字背后,是大齐天下无数的兵荒马乱。 那些失去土地的流民,大多加入农民起义军,如今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在他们面前,即便不远千里,也要来到夏州。 随着夏州名声远扬,日后想必会有更多流民涌入,皆是夏州的土地压力必然会增加,而在那之后,便是新一轮的扩张。 新编的两万多军队,被李衡提议编为“五部军”,每个军中五千余人,再将夏州老兵,特别是忠于黄文敬的部众,编到这些新军之中,以老带新,使其快速拥有战斗力。 与此同时,李衡更建议拆分军中豪族势力,将这群人分别调往新组建的五部军中,施以小利,明升暗降,慢慢地消除礼水豪族在军中的影响力。 毕竟均田制的实施,已经完全得罪了礼水豪族的利益,倘若让他们掌控军队,夏州必有动乱。 新军刚组建,将士们毫无归属感,忠诚度也不高。 为此,李衡特意从自己的存银中,取出二十万两,分别赏赐众将士,稳定军心,使其更忠诚于官府。 平摊下来,一个普通士兵也能获得几两赏赐,都赶上一年俸禄。 稳定军中人心同时,又对城中百姓加以善待,毕竟李衡此刻仍有不少存银,这一笔投资是绝对稳赚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格局要大,方可成为明君。 朝廷向来喜欢苦一苦百姓,苦出百万流民,遍地叛乱不止。 李衡吸取这些教训,善待夏州百姓以及将士,先保证夏州的稳定,方可自夏州重夺天下。 见李衡如此慷慨解囊,黄文敬深感敬佩,军中将士无不对夏州官府忠心耿耿。 要让他们知道为谁而战,为天下苍生,还是为自己生存。 必须要确定一个纲领,才能让这群新军更有战斗意志。 如今时机未到,李衡正伺机而动。 城中各新政的实施,让太守大人感到紧张,悠闲半生的梁徐德,未曾见过夏州有如此大的变动,只从那“黄公子”来了之后,夏州境内实行的新政越来越多。 夏州境内的所有新政令,都是得到梁徐德允诺以及公文实施,也并非由黄文敬或李衡决定。 对于梁徐德而言,只要不需要他劳心费神,以及对夏州有好处,他便愿意让属下去做。 但听闻黄文敬前些日拆分军中势力,梁徐德心中略感不安,所以来黄文敬问个清楚,去到黄文敬府中,听闻黄文敬去到了“黄公子”家中,便前去其住处。 李衡住处,此时正在修建新屋。 “做什么如此大动静。” 梁徐德站在院门前,没有进去。 府内下人前来迎接,又道:“回梁大人,主簿(李衡)家中今日修挖地库。” 梁徐德皱了皱眉头,话语中有些不满道:“本官府内都没有地库,他一个小小的主簿,需要如此大阵势?” 下人没多说什么,只带着太守大人进入中堂。 中堂里,只有黄文敬一人坐在里面。 “文敬,你怎么来这了?” 梁徐德进门便问道。 “黄公子嘱咐卑职看守家院。”黄文敬。 能让黄将军替他看家护院,那家伙到底是什么人物? 梁徐德心中不解,“那他人呢?” “出门办事去了,随后便回,大人可稍等,若有急事,可以让卑职转告。” “无妨,本官是来找你的。” “大人有何吩咐。” “听闻军中有不少人员变动,你可处理得当?”梁徐德话里话外,无不指向处理军中豪族势力的问题。 太守本人也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心中忌惮那群礼水豪族的势力,一直没敢动手。 此次黄文敬他们如此雷厉风行,虽结果尚且让人满意,但如此迅速的过程颇让梁徐德感到不安。 “放心大人,军中人心稳固,毫无怨言,全靠黄恒公子处理得当。” 黄文敬无时无刻不在大人面前称赞李衡。 梁徐德微微一愣,而后问道:“文敬,你这位黄恒兄弟究竟什么来头?” 梁徐德敬重黄文敬,平日里多有询问他的意见,遇事不决便问黄文敬。 但黄文敬自从见过那位“黄恒”故友,便对其言听计从,加上旁人对他也是尊敬有加,梁徐德再愚钝,也猜出此人身份不简单。 “回大人,公子是青州人家。”黄文敬随口答道。 “本官是问,他先前是否身居要职,见你们对他如此敬重有加……”梁徐德提出疑惑。 黄文敬淡淡一笑道:“公子他确实曾身份尊贵,但都是曾经的事情,大人无需过于探究。” “本官只给他一个主簿职务,是否过于怠慢了些……”梁徐德过于耿直地说道。 “公子的意思是,他不想过于张扬,大人不必忧虑。” “也行罢。” 梁徐德心里有底了,心中猜测李衡或许是某高官之子,又或是黄文敬恩人之子,否则不可能会让黄将军如此毕恭毕敬。 身份倒是神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