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一零章 你说我有没有可能当影后(4.2K求订阅) (第2/2页)
来到机场贵宾室以后,小李子、苏珊两人已经等候在这儿,看到凯斯过来,小李子站起身叫屈: “凯斯,你终于来了。” 凯斯转头看向苏珊: “他到了多长时间了?” 苏珊立马回道: “十分钟?” 其实五分钟都没有,小李子也是刚到。 凯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就在小李子心里有些忐忑的时候,凯斯说道: “骗我?信不信我封杀你?” 随后凯斯冷哼一声,转身往贵宾室外走去: “哼,上机。” 小李子转头看向苏珊,开始造凯斯的谣: “我本来是不想来的,但你看他的样子,动不动就封杀我,不敢不来啊。” 苏珊白了他一眼后追着凯斯走了,别人不清楚,她还能不清楚这里面的情况。 搭上了英雄影业的线,估计你心里都笑疯了吧? 等上飞机以后,距离起飞还有一个小时左右,凯斯找到自己常做的位置躺下开始闭目养神。 塞隆上来以后坐在了凯斯旁边的位置,而小李子和苏珊坐在了凯斯两人对面的位置。 塞隆从空姐手里接过毛毯盖到了凯斯身上,凯斯捏了捏她的手,小李子看到这一幕撇撇嘴,然后突然说道: “凯斯,这部电影你是准备竞争影后吗?” 塞隆瞪大眼睛惊讶的看着凯斯,她本来以为这就是一部普通的励志电影而已,没说过这个啊! 莱昂纳多,你的话是真的多啊! 凯斯睁开眼睛看着小李子: “嗯,怎么了?” 小李子瞬间满脸带笑,试探着说道: “你说,我们有没有一种可能,改一些剧本和设定,让男主有竞争影后的实力呢?” 三人的脸色立马就怪异了起来,让男主竞争影后,您这个要求有点大啊! 小李子有些疑惑: “怎么了?” 旁边的苏珊皱着脸说道: “影后?” 小李子最开始没明白,但想想自己好像说的是影后? 凯斯一脸调笑的说道: “没想到你还有这个爱好吧,不过你要真能豁得出去,也不是不能试试,毕竟你突破了这么大的界限,付出了这么多。” 塞隆和苏珊也面带揶揄的笑容,一脸调侃的看着他。 小李子终于反应了过来: “呸,我说的是影帝!” 凯斯嗤笑一声,翻了个白眼: “那你觉得可能吗?” 小李子有些尴尬,想想确实不可能哈,一部影片,影帝影后齐聚,那得多好的题材啊! 《一夜风流》、《沉默的羔羊》、《尽善尽美》、《飞越疯人院》这几个同时拿到奥斯卡影帝影后的,哪个不是影史留名的电影? 小李子想了想,突然咧嘴说道: “凯特要惨了,她又得陪着我了。” 凯特自然说的是凯特温斯莱特,明年的奥斯卡就是她凭借着《朗读者》拿到了影后。 至于朗读者这部影片,确实是很好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和比他小20岁少年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啧! 凯特在这部剧里付出也很大,付出尺度,还扮年老相。 而她拿到了影后,除了影片和她的表演给力以外,里面还有不少的因素是公关的给力。 这部影片的出品方,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韦恩斯坦影业,公关出了不少的影后。 韦恩斯坦事件曝光以后,被曝出有70多个女星被哈维“胁迫”。 而这部影片显然就是冲奥影片,一贯的韦恩斯坦模式cao控的奥斯卡成功公式电影。 而公关说的简单点,就是人脉加花钱嘛,而且这里面花钱还占了大比例。 人脉凯斯不缺,公司里两个这方面的大佬导演坐镇,还能缺的了人脉? 而这两个导演是斯皮尔伯格和科波拉,科波拉虽然没在公司里,但和公司里也差不多,而且也快了。 至于卢卡斯和卡梅隆,他俩就不是这方面的。 至于花钱,说到这个,就要说一下奥斯卡的公关流程了,这可不光是给学院里的成员“送礼”就行了,里面的条条道道很多。 简单来说,冲奥和总统竞选没有本质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密集的曝光,除了在影迷大众眼中曝光,还要在几千位评委眼中曝光。 最通常的做法,比如一部影片在开始之前,这部影片冲不冲奥,那就已经定好了。 一旦决定冲奥以后,那就要做准备工作了。 最平常的做法是从发行一开始就有策略,电影上映和商业大片不一样,而是先小规模上映,积累媒体的口袋和观众们的好评。 当这些口碑足以影响提名的时候,再全面上映,这一阶段如果票房好,那就更好了。 奥斯卡的评委们看中的并不是你票房越低越好,他们看中的是叫好又卖座的非商业电影。 然后在这个阶段,导演、主演们到处跑,上各种节目,宣传造势嘛。 还要请评委到影院观影,然后再请大佬站台,比如凯斯这边,请斯皮尔伯格,科波拉以及他们的好友站台。 而且你还可以请别人,反正对电影有杰出贡献,让评委们喜爱的人物。 这些人物的子孙后代也行,卓别林的孙女,希区柯克的孙子等等。 而有评委来观影,有评委没时间自然就不能来观影,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制作碟片光盘。 制作个几万张然后隔一段时间邮寄一次,在此期间你最好附送一些东西。 而奥斯卡有禁令,不能收钱收礼,但是办法总比了困难多,你可以附赠一些和影片有关的小礼物啊! 比如《弱点》,可以寄橄榄球,给评委们自己,或者儿子孙子寄球衣,凯斯请的几个橄榄球明星客串之人的签名球衣等等。 你说值钱只是一件衣服,你说不值钱,其实还真挺值钱。 反正就是增加评委们的好感。 而且还可以写一封信,请重量级人员签名,比如18年《逃出绝命镇》,环球就请的斯皮尔伯格签的名。 你只要有钱,可以天天上映,天天寄影片,只有一个目的,让人数超过6000的评委们印象深刻,提名的时候想起这部影片,这个人。 而且买新闻、买宣传等等,你要是钱多,你可以给印一批宣传的小册子和报纸合作,买报纸送小册子。 反正就是方方面面的扩大影响力。 而且电影上映的比较早的话,还可以在颁奖季重映,这里面除了在颁奖季扩大影响力加深印象以外,也有赚钱的意图。 不然那么多公司为什么这么积极的冲奥,就为了那么一个名头? 奥斯卡提名出来后,影片票房会有一个大爆发,要是获得了奖项,还会有一个大爆发。 这就是普遍正常的流程,除了正常的流程,那自然也有不正常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