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锻大明_第10章:锦衣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锦衣卫 (第1/2页)

    其实最近几日,宫里的太监宫女,私下都有议论,好像万岁爷变了性子,以前对他们是严厉管束,这几日万岁爷,好像和善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让人不敢亲近。

    他们不知道,朱允炆这是故意为之。

    原身就是因为把这些太监宫女管得太严,才让他们这些身边的近侍,都希望燕王朱棣早日打进金陵登基当皇帝。

    身边人叛变,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不多时,齐泰与方孝孺缓步进入武英殿。

    “微臣拜见陛下!”

    俩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朱允炆客气的让俩人在一旁坐下,然后他便拿起刚刚批示的奏折,道:“两位爱卿,江浙一带出现倭寇的事情,两位可知否?”

    “回陛下!”齐泰道:“倭寇不足为虑,微臣早有耳闻,已让各地府衙派兵驱逐。”

    “驱逐?”朱允炆闻言一惊,旋即不满道:“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于这些倭寇,决不可姑息,应尽除之。”

    说着,将手里的奏折递给了齐泰,继续说道:“对待这些倭寇若只是驱逐,他们反倒以为我大明王朝好欺负,告诉各州府衙,若遇倭寇,杀无赦。”

    听完齐泰对于倭寇的看法,朱允炆也终于知道,为何明朝几百年,不时就会有倭寇sao扰,后来倭寇们,更是出动大兵团进入大明沿海一代sao扰。

    搞了半天,是因为开始的时候,大明朝廷选择的是驱逐。

    “微臣遵旨!”

    齐泰已经看过奏折上的批示,赶忙应道。

    说完倭寇,朱允炆旋即看向方孝孺,问道:“方爱卿,平燕之事,不知爱卿有何见解。”

    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之首,是有学问的人。

    即使朱棣南下时,道衍和尚姚广孝,也曾请求朱棣,战争胜利之后,一定要宽恕南人方孝孺。

    “回陛下!”方孝孺躬身道:“微臣以为,不可力战。”

    “哦!”朱允炆道:“何以见得?”

    “陛下!”方孝孺道:“燕王善战,我朝廷将领中,能征善战者稀少,若是与之力战,非取胜之道,但若坚壁清野,只需拖延时日,燕军必败。”

    方孝孺话音刚落,齐泰却不以为然,道:“陛下,方大人此言虽有些道理,但是如此长期拖延,反而会助长燕军气焰,让他们以为我朝廷惧怕他们。”

    方孝孺笑了笑道:“齐大人,可知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兵伐上策乎?”

    “哼!”齐泰冷哼一声,道:“面对叛逆,就应该以雷霆之势,将其诛灭,何须在意上策下策,击败敌人,就是上策。”

    齐泰是力主削藩的大臣,这一年多来面对燕军,他的策略永远都是派大军剿灭,即使朝廷兵马连战连败,他也是初心不改。

    在他看来,这些藩镇不灭,朝廷将永无宁日。

    方孝孺是读书人,他并不喜欢战争,若是能用最小的代价战胜敌人,他是绝对不支持用战争解决问题的。

    听着两人的言论,朱允炆虽然也希望是不流血,就能平定这场叛乱,但是他却非常清楚,平定燕乱,就不可能不流血。

    “朕以为!”朱允炆笑着道:“方爱卿之谋,略缓,齐爱卿之谋,稍急...”说着,他顿了顿,才道:“朕觉得可以综合两位爱卿之谋,更为妥当。”

    啊

    两人都是一愣,这两种谋略,可以融合吗?

    “对付燕军,虽不可力战,但也不能不战!”朱允炆长叹一声说道:“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可以雷霆出击。”

    呵呵——

    两人闻言,都没有说话,心说皇上您是不是想当然了?

    如何做到知己知彼?

    靠猜吗?

    如果每次都能做到知己知彼,那燕军叛乱,就不会让朝廷如此棘手了。

    朱允炆看出了他们的心思。

    虽然他有先知能力,知道历史大致进程,但是对于内在的一些细微变化,其实他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