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变成鲁智深,拳打jian臣_第十六章 谥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谥号 (第1/2页)

    16

    要说,魏藻德确实是当大官的料,年纪大,心智灵活却不输年轻人。

    立刻转口道:“臣先替陈阁老谢陛下隆恩,要不这样,这剩下银子,臣……”

    众臣一听,纷纷喜笑颜开,心说,你小子好歹有点良心,你惹出来的事情,自己上来擦屁股也算对得起陈演,对得起在场的诸位同僚。

    “臣……可以带着诸位同僚一同凑凑,臣这里先捐2000两……”不料魏藻德却没有放过诸位同僚的意思……

    摆明了要死大家一起死。

    不是魏首辅小心眼,他是不得已。

    倘若在助饷之前,三万两纹银,不是小数目。

    可在大家都扣扣索索装傻的时候拿出来,买个“简在帝心”,也是向其他大臣示好,首辅做起来天经地义。

    只是……

    刚刚被天子拿走十五万银子,现在不至于家贫如洗,但短时间内也是口袋空空,魏藻德真的没钱了。

    倘若是以前,魏藻德敢联合朝堂上的官儿给皇帝来个逼宫:若是还要银子,臣唯有以死报国……

    随后天子无能狂怒,大家冷眼旁观,能那位彻底认命时,大家再随便凑个两三千出来,也对得起众正盈朝这个词了。

    !!!

    如果不是在朝廷上,众人估计立刻就要狠揍此獠一顿。

    大明文官潇洒儒雅是不假,在朝廷上用批判的武器怼天怼地怼皇帝乃基本cao作。

    可他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武器的批判,并且用得得心应手。

    土木堡之变时,文官在朝廷上,一拥而上群殴锦衣卫指挥同知马顺,将其活活打死。

    监国郕王朱祁钰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这群文官却杀红了眼,之后又令其交出太监王贵,毛长,称他们为王振党羽。

    于是大太监金英,一脚把两人从内殿踢到外殿。

    又被文官围猎。

    三人的尸体被挂到东安门城楼上。

    最后,还是兵部尚书于老师从桌子里走出来,建议监国郕王朱祁钰免了大臣们的御前失仪之罪,毕竟是为了江山社稷,文官们火气一大控制不住自己也是正常,如此监国和大臣就都有了台阶下。

    并且丧事喜办,借那三个死鬼统一了君臣思想,为今后赢得更大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据有心人观察,当于谦给监国出主意的时候,他朝服袖子都裂开了,显然这兵部尚书并不是光会动嘴,物理锄jianian不过是之后的京师保卫战热身。

    ……

    现在全体朝臣肚子里都在骂:好嘛,上回用陈演去换圣心,但那是死鬼也就算了。现在把大伙打包卖啊!妈的,再这样下去,大伙儿还怎么过日子!

    有心想以昔日于兵部为榜样,可龙椅上的杀神却拍手大笑:“诸位臣工倒是情谊深厚。也罢。洒家……准了便是……”

    众人无奈,行吧……要论当场杀人,谁比得过这位,他说啥就是啥被……

    于是只好轮流报数目,个个看着魏藻德的眼睛都快瞪出血来了

    好在这次总计才三万两,既然之前已经大出血过,现在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你一千,我五百,很快凑齐。

    天子道:“你们慷慨,洒家也不能小气。陈太平,你今日便接你爹回家吧!”

    陈太平哭着跪下磕头谢恩。

    至于是感激黄恩浩荡,还是被吓得,抑或是另有心思,圣天子现在没了他心通所以也不知道。

    即便知道了,那又如何呢?

    若真有反心,一拳打死便是。

    阁老尸案总算了结。

    “初,上欲请助饷,首辅陈演虽年迈而豪气不改,与吏部魏藻德尽相唱价,天子爱臣,初只索两万而已,陈阁老慨然应曰“臣老矣,不能亲犯矢石,唯毕生为国敛财三十万两,皆予陛下”

    魏尚书怒,更欲加之。

    陈阁老目眦欲裂:“魏藻德,比忠心,你终不如我!”言毕,竟气绝而亡。

    上大悲,留尸于内廷三日以为敬。”--《起居录》

    ……

    陈太平先行告退,毕竟亲爹死了都三天了,后面一堆流程得加急,陈阁老已经有味道了……

    这怪不到陈演头上,他很努力的延迟生化反应,可架不住当日好多人都和魏藻德一样,跨过去的时候胯下滴滴答答,三天了,水渍风干后,略加发酵,味儿就更冲了……

    第一件事是,如何给陈演上谥号。

    这个天子就不关心了,反正他读书不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下面这些个文采华丽之人去谋划。

    大家议了半天,决定给陈阁老谥:文靖。

    见天子有不明所以的样子,魏藻德解释道:“柔德安众曰靖。成众使安。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少言而中?天子觉得挺符合,陈阁老当日在朝廷上确实没说什么,却带领大家凑出来200万银子……

    钱到手了,其它方面也就眼开眼闭吧,打一棍还给个枣呢,再说了,谥号又不要钱……

    鲁智深从来就不是小心眼的人,他的日常行为准则是对事不对人。

    只要事情办成了,其它都不再考虑范畴之内。

    说起来,这也是佛性之一了。

    天子忽然觉得不对,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