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察言观色李伯纪 (第1/1页)
精神文化,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 以战国末期的生产力,嬴政集合整个秦国的力量,完成天下一统的伟业,本就是创世纪之举。 而后世的精神文明发展之快,是让嬴政这个古人穿越之后每每咋舌惊讶不已的。 虽然感觉到自己时不时有被冒犯,但是嬴政更多的是还是欣赏。 自汉开始,便讲求气节,嬴政看过一些史书,对书中讲的君子气节非常赞赏。 “朕还是头一次听到宰相这么评价一个人。” 李纲却皱眉不已。对王禀,李纲那是佩服佩服再佩服,除此之外,就是心疼。 一条铮铮铁骨的好汉,如今却被金人围困,他现在的情况十万火急啊。 “皇帝陛下,此事说来话长。陛下在金人大营时,应该也听说过,先帝有求和之意,意图罢免我与种师道,割让三镇与金军。其实早在罢免微臣与种师道之前,已经有一份诏书被【签书枢密院事】路允迪前去并州宣谕。” “路允迪到太原城后,金人左帅完颜宗翰让出一条通道,送其到城下,王禀派人用吊篮将路允迪吊入城中。在城南的开远门上,路允迪对太守张孝纯、总管王禀及守城军民宣读圣旨。” “王禀听完旨意却没有接旨,立即仗剑而起,他说:“国君应保国爱民,臣民应忠君守义,现并州军民以大宋国为重,宁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何颜见天下臣民,并州军民坚不受命,以死固守。” 仔细听来,这番话与当日嬴政劝说李纲一同清君侧有异曲同工之妙。 嬴政闻言,眼中满是欣赏。 “此人倒是一身肝胆,可与日月相照。” “陛下说的是。被王将军的话语所激励,城上军民皆手握兵器,振臂高呼,他们愿随王总管坚守并州,与城共存,决不退却!。” “随后,王总管怒视路院事及随从,路院事羞愧满面,缒城而下。” 嬴政听罢,心里泛着嘀咕。 朕当初打天下怎么没有遇到这样好的良将? 有这样好的良将,宋朝二帝为何不早早任用,否则也到不了今天这地步。 “如此忠臣良将,君王任其在外受困,这便是伤军民之心。” “所以微臣听闻陛下要驰援太原,异常心喜。我宋有陛下这样的明主,统一中原必定是指日可待。” “那位路院事如今何在?” “陛下,他才刚回来不久,如今正在枢密院处。” “张若水,你诏他过来,朕要让他再去给王禀传一次话。” 李纲环视左右,见到嬴政身边的宦侍太监宫女都太少了,“皇帝陛下,您初继位,周边需要有人侍奉,如今垂拱殿中都是些旧宦侍,不若微臣为陛下换一换。” 嬴政低首便开始自己写奏章,期间漫不经心的抬头看了一眼李纲。 “堂堂大宋丞相,连皇帝安榻之事也要过问?堂堂大宋皇帝,连自己入榻侍卫太监都选不出”李纲哑口无言,面色僵硬;而嬴政却表现地异常平静,仿佛无事发生。 嬴政越是表现的如此轻描淡写,越是让李纲心里犯怵。 嬴政看着诏书,上面工工整整写着:“朕闻太原被围已有二月,欲率朝廷伸以援手,奈何汴梁也被久围,天下之中需要整顿。朕知你在城中孤军无援,朕于汴梁甚为担忧。然朕继位,汴梁稍待数月便安定,王卿亦然不必忧心。只是为了中原的疆域,王总管务必于太原城坚守半月,半月之内,太原危急必解。” 众人看着嬴政在座上亲自写诏书,一笔一划非常认真,甚至看手势有些熟练的模样。 但是,这可是嬴政登基第一天,郑望之也知道这是嬴政正式处理的第一封奏章。 太原王禀告急,此事危急紧张。看陛下却如此从容,众臣看着反而不安。 究竟是初生牛犊不知虎,还是腹有乾坤如今小试一番? 李纲看到嬴政写毕,便请道,“不知陛下是如何回批王总管的?” 嬴政见到众人脸上都写着两个字:‘想看’,便递了出去。 李纲见到,顿时皱眉,没想到陛下竟然这么老实,连连自己刚刚篡权夺位的事情都很含蓄的跟人家讲了。 可是就算如此,你也不应该如此心大,居然让人家只等半个月,便有援兵前去。 李纲这人,城府不深,嬴政早就看出来了。虽然光明磊落,是条汉子,可是自我太过,什么事都写在脸上。 他一皱眉,嬴政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就这性格,和他以前手底下那帮虎狼之臣比起来,李纲显得太嫩了。 果然……“陛下,请恕微臣直言。” “且说。” “当下这种情况,我们能够在一个月之内驱退金人,已经是取得了重大胜利。可是陛下如今却在诏书上这么写,如果援兵不至,届时陛下就是失信。再者,陛下下诏便是,为何还要对王禀说出如今汴梁的状况?” 李纲急坏了。 郑望之却认为,这是皇帝陛下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知道,王禀守城本来也不是为当今陛下守城,为的是大宋。告诉王禀实情,对方也能知道当下大宋是个什么局势。 反倒是,李纲做了宰相之后,未免太过孩视官家。 就像当初对待先帝一样,这表现得太过明显了。 李纲越是如此,嬴政反而不怕他。 这样的人,有的是臣子来弹劾他。 等着朝中开朝会,有的是他窘迫的时候。 “臣不知君,自然就会误会君王。至于半月内有援兵所至,朕以为,有宰相帮朕,这个应该不是问题。” 李纲心头被猛地捶了一下,陛下未免也太高看他了吧。 “可是陛下……” “不知宰相以为,这份诏书应该如何写?” 陈东亦然在李纲身侧,他看着他这位老朋友,觉得他这些时日实在是忧虑过度了。 种师中拉了拉李纲衣角,李纲自然回头,“你拉我作甚?” 李纲对着嬴政,认认真真地作揖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陛下初继位,诸事考虑不周。其实对于如今的太原危急急报,陛下要做的是先表明陛下抗金的决心,随后安抚王禀,让他们稍待,援兵稍后便至。如今陛下贸然就写半月之内,太原城危急便可解决,王总管见到诏书后又该如何作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