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我只是生气罢了 (第1/1页)
“大元帅——” 李纲可不惯着嬴政,进来站了一会儿,便主动把他叫醒。 嬴政坐起来,脸上满是疲惫。 “大元帅,外面的人都在请着让元帅速速登基。” “我听到了。” “殿下,前前后后算上这次,这已经是我等第三次请殿下登基了。” “再等等吧。” “殿下,机不可失。微臣来此就是要提醒殿下一件事。如今汴梁城的皇宫里,尚且还有十多位皇子呢。” 嬴政闻言,面色犹如寒霜,他也很为难。 “不知道殿下要等什么?莫不是等种将军凯旋?” “种将军能否凯旋,决定着我未来是汴梁的皇帝,还是大宋的皇帝。” 李纲听了这话,却对着嬴政说,“殿下如今年十九,一腔热忱为大宋。但是臣今日托大,有几句话要给殿下说。” “什么话?” 话到了嘴边,李纲却犹豫了一下。 这可不像李纲的作风。 “殿下,您得脸皮厚些。” “什么?” 嬴政错愕。 “伯纪你说什么?” 李纲平日里最是稳重,也最刚正,言辞自然也最是得体,从来不会说这种俗话。但是这个时候他的脸却憋得通红。 李纲也觉得难为情,但是就他感觉而来,他们的这位新主子,自己给自己设的规矩太多了。 人又年轻,看他每日都在读书,可能是书读多了人也呆了,被一些规矩给束缚了。 于是李纲就想着给嬴政单独开开小灶。 “殿下,古往今来,没有什么人的权位到手是天经地义的。殿下经史子集读多了,难免被陈规束缚。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殿下就得脸皮厚些。” 嬴政听了,自然忍俊不禁。 “伯纪,你待我甚是诚心啊,为了我,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李纲也不好意思,但是他走到嬴政跟前,贴在嬴政身边道,“话虽然不雅,可是对殿下来说,最是实用。” 嬴政自有他的想法,留在军营里,可以彰显自己抗金的决心。 但是经李纲提醒,嬴政这才记起来,自己还有十几个弟兄。 杀父,弑兄…… 对于嬴政来说,这是个难题。 有些路子,一旦被开了,后世根本就禁止不掉。 难道说在权力面前,廉耻都被涤荡的一干二净? 这个时候,李纲便拿出来了一些前人举例子。 “殿下读《史记》,想必也对秦二世亡国灭朝的事情有所知晓?” 嬴政闻言,按在座椅扶手上的手青筋暴起。 见嬴政反应这么大,李纲急忙安抚。 在李纲眼里,新皇帝心存大义,就是良善重情了些。做皇帝,这样可不好。 “殿下勿要害怕。” “我没有害怕,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只是生气罢了。” “殿下,生气是对的。这秦二世,心虚才屠杀众兄弟。在古之帝王中,他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暴君,虽然没有继承秦始皇帝的乾纲独断,驾驭天下之能,可是却继承了始皇帝的滥用刑杀,不以百姓为人的暴虐。致使秦国暴亡。” 嬴政听了,自然气的冒烟,本来温玉似的面颊,如今变成了黑炭一样。 “殿下这是什么了,难道微臣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嬴政不耐,自己随手拿起一本史书,结果翻开一看,上面是贾谊的《过秦论》。 嬴政心想,如果自己连过去的错误都不愿意承认,就算以后成功赶走了金人,不还是会走一样的道路吗? 嬴政啊嬴政,身为始皇帝,难道你连这点一千年前的过错都不敢承担。 嬴政自己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伯纪说的确实没有错。” “可是古来史书上,比之秦二世还不如的帝王,也大有人在。乐不思蜀蜀后主,好夺人妻魏武帝,篡权夺位司马懿……” “没有哪个帝王的权位是干干净净的,那怕是汉武帝,他出生时也不被汉景帝看好,小小年纪,如何能被立太子,靠的不也是后宫里几个女人谋划。否则天下就不是他的。” “这些人中,只有一位帝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嬴政听了,自然得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唯有始皇帝一人,开中国千年之疆土格局。” 李纲默然,“殿下,臣要说的是唐朝太宗皇帝。秦始皇帝创制的天下,二世而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从这以后,嬴政便不想再和李纲谈论历史了。 “名位是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名位以后,帝王能做什么?强则对内河清海晏,对外开疆拓土;弱则内斗不休,山河尽失。自古以来,史书都是由后人书写,而能做后人的,必然是经历斗争之后赢的那一方。” “成王败寇,自古皆然。” 李纲眼前一亮,他觉得康王终于领悟了。 “殿下,正是这个道理。如今殿下可答应登基了?” 嬴政看了看桌案上的锦盒,还是没有要动它的意思。 “我继位以后,我的那些兄弟们又是什么身份地位呢?” 李纲皱眉,“自然还是照旧。只是微臣以为,抗金大业在前,未了不让殿下分心,诸位皇子最好是一直住在宫中,没有殿下诏令,不得离开皇宫,更不得离开汴梁城。” “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 李纲闻言,一时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他以为康王不会对这些人有杀心的。 “派重兵看守他们吧。” “臣遵命。” “城中的军火机械库,你可有接管?” “我为行营使,东京防务全权在我之手,禁军的调配,军械火药武器,都归我管。” “城内可有制造火药的工坊?” “自然是有,就在城北。” “命他们加紧制作,准备大量的火药武器。改日我亲自去巡视。” “殿下想让我等办什么,我等就办什么。不知殿下打算什么时候登基” “在登基之前,我想见见此番前来的诸多勤王将领。” “我这就找他们过来。” 不一会儿,嬴政的帐内就集齐了种师中等将军。 须知这一次应召前来援助汴梁的大军,数量上有五十万,但是因为路途遥远,真正来到汴梁城边上的只有两支部队。 一支是种师中为首的种家军将领,不乏西北名将种师道所帅精锐西军。除此之外就是距离汴梁城最近的两湖地区彪悍的刀弩手等部队。 (求兄弟们打赏追读,送我上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