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穿越宋高宗_第二十四章 必先安内聚军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必先安内聚军心 (第1/2页)

    “后顾之忧?”

    嬴政摊开地图,拿着折扇给种、李二位比划指挥了一下。

    “金人带着辎重物资撤退,必定行动速度缓慢。如果我们要追击,必须在三天之内发动追袭。而在这期间,一定要保密、谨慎行事。时机很重要,可是如果我们这就去追击金人,可是身后却是汴梁城。”

    “如果我们真的去追击了,可是追击的目的又是什么,究竟是图一时之快去夺回物资,还是去打个金人落花流水,让他们从此不敢南下?”

    种师道自道,“这次金人南下,包围汴梁城,要求割地,赔偿巨额金银。本就是奇耻大辱,如果不能追击回去,我宋人颜面何存?”

    嬴政听了这话,自然觉得种师道有些太过心切。

    原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好完全的追击之策,只是想着务必要报复回去,但是如何没有仔细考量结果。

    “行营使,你是兵部侍郎,你有什么看法?”

    “殿下,追击金人是子弟兵们的呼声。而我们身为将领,自然也想着要打回去,收回太原等重地。”

    “这么说,二位没有考虑过,如此这次追击会否失败?”

    “殿下,金人手中有大量的财货,辎重运行缓慢,届时兵力肯定有所分散,而且金人不过十万大军,我军二十万大军。”

    “那粮草呢?我们是一路追击金人,还是追击痛打金人一番就撤退?”

    嬴政的话让种师道陷入两难。

    因为嬴政的话点醒了他,他们本来的计划为的只是达到一个短暂的胜利以洗刷这次的耻辱。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么做有些冲动。

    人家刚打完我们,我们就追出去和金人开干,这便是离开京城。没有粮草的长期供应,追击只能是短暂性的,最多只能夺回那些丰厚的赔偿。

    种师道重重的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唉!前有狼,后有虎。”

    嬴政则淡定极了。

    他向来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金人这些年实力倍增,而我们大宋却接连军事失利。而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够安定,不能做到团结一心,若是去追击金人,恐怕也落不到好处。而且以如今我们三人如今的身份,很有可能遭到前后夹击。”

    李纲没想到,康王处理这种事情居然有点老练。嬴政的镇定和冷静让李、种二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知殿下接下来如何打算?”

    “我听说,如今的汴梁城中被搜刮一空,城中百姓正怨声载道。而就在议和之前,官家听信jianian臣谗言,还要罢免种、李二位将军。在这种最危急的时刻,官家想的居然是求和,显然是因为jianian佞出言蛊惑。”

    “我们的目的是赶走金人,把他们驱离黄河以北。但是在此之前,要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家事。”

    嬴政一脸坚定。

    当他发现自己很容易得到宋朝大将的支持之后,对待大宋的攻略计划自然随之改变了。

    当然,这种变化是突然的,突然到根本没有时间深思熟虑,只是顺应局势而做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

    快到傍晚的时候,太阳即将落幕,军中忽的吹起绵长的号角声。

    大军将领被召集在一起,他们一脸懵逼,因为擂台上站着的人是个他们都不熟悉的年轻人。

    嬴政换上甲胄,手中握着长剑,身后系着一道黑色的战袍。

    左面站着李纲,右面立着种师道。

    “诸位将军们,可有认得我的?”

    “康王殿下。”

    列将们昨晚就有人见到了康王赵构。

    嬴政点点头,似是在笑。

    宋朝时期的人,比秦朝时期的人身高增高了起码有十厘米。

    嬴政只是在台上一站,看到下面站着的武将一个个身强体壮,豹头环眼;少有些清瘦的将士,也都握着长枪,英姿飒爽。

    乍一看去,都是些彪悍生猛之士,只是他们却都眼神凹陷,神情萎靡。

    一旁的脚盆架子里燃烧着熊熊烈火,一如他们胸腔中的愤怒。

    嬴政现在的模样年纪轻轻的,但是却又看起来拽的一批,居高临下打量着他们。

    康王?

    没听过啊……

    他来军营干嘛?

    将士们心里想着,只是并未言明。

    “不知康王殿下把我等召集起来有什么事情?”

    说这话的人,正是姚仲平。

    嬴政双眼微微眯起,他这么一盯,弄得姚仲平心里害怕起来。

    前些日子,就是他去偷营,险些害死赵构,还有丞相张邦昌。

    说起来他现在还很烦恼,因为他是被宋钦宗授意去杀张邦昌的,但是现在金人撤退,张邦昌活了下来,赵构没法要他的命,可是张邦昌会鼓动太上皇杀了他。

    丞相张邦昌是太上皇赵佶的人。

    姚仲平正想着怎么逃跑呢……

    他本来想帮助新帝赵恒借机除掉太上皇身边的jianian佞权臣,给大宋一个机会。

    可是现在,逃跑的事情还没定下,康王自己跑到了军营里。

    即便是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宋朝内部还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