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天纵之才 (第1/2页)
明末一家人第二百六十章天纵之才陈名夏看着手中的书,并没有听赵福祥的蛊惑,而是反问道: 赵福祥嘿嘿一笑: 赵福祥说完看看陈名夏的脸色,发现这家伙面色毫无波澜,还在一板一眼的看着手中的书。赵福祥暗骂这家伙定力真好,不过赵福祥早有准备,他接着说道: 陈名夏听赵福祥说出修齐治平时好悬没乐出声,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也知道这个? 陈名夏放下书本说道: 陈名夏说完接着看手中的书,赵福祥看这家伙油盐不进,气的上前一把抢下陈名夏手中的书,然后说道: 赵福祥完全忘了当下这个局面有一半是他搞出来的,要不是他忽悠侯方域,左良玉能顺江而下吗?要不是他给阮大铖出了毒计,现在朝政能乱成这个样子吗? 陈名夏叹了口气,问道: 赵福祥说道: 赵福祥说的慷慨激昂,给陈名夏画着大饼,但老油条陈名夏根本没听进去,反而从赵福祥手中抢回了自己的书,讥笑道: 陈名夏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把赵福祥从头浇到脚,他气的指着陈名夏骂道: 赵福祥说完也不废话,直接一甩袖子就走了。过了一会儿陈掖臣过来说道: 陈名夏点点头,陈掖臣等了一会儿没有出去,陈名夏问道: 陈掖臣低头想了一会儿,问道: 对自己儿子当然不同隐瞒什么,陈名夏笑道: 陈掖臣点点头: 陈名夏叹了口气,放下手中书本,说道: 陈掖臣听自己父亲对那个胖子三叔评价这么高,好奇的问道: 陈掖臣问道: 陈名夏微微一笑:「党争和内斗你都 知道了,阮大铖出山也是十月份事情,可你三叔在去年六七月份就知道这件事,你说奇怪不?还有藩镇可不是你想的样子,当时你三叔说马士英借着四镇实力上位,肯定要给与一定的好处,那些军头有了地盘就成了什么?不就是唐末的藩镇吗?你三叔还说了,江北四镇最后会发展成朝廷的吸血虫,会把朝廷的金钱统统吸过去!这一点他说的真对啊,为父在兵部,知道这半年共从江南各地征税八百万两,给了四镇就五百万两,就这样他们还不满足,还有朝廷许与自便全权,现在藩镇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陈掖臣点点头,问道: 陈掖臣听完后眼睛都长长了,他问道: 陈名夏点点头,说道: 天纵之才?陈掖臣知道自己老子说的什么意思,但没敢问出口,他看了看陈名夏,过了好半响才问道: 陈名夏说道: 陈掖臣点头答应,可是想了想又问道: 陈名夏微微一笑: 看着儿子出去,陈名夏心中盘算,现在北虏大军压境,朝中那些大臣还在内斗,这个朝廷估计保不住了!这个关键时候一定要看准时局才能下注,便于自己获得最大利益! 陈名夏估计南京朝廷倒台后,各地肯定会拥立藩王即位,比如扬州的潞王,江西的桂王等等,自己可以去投靠他们,但自己身份地位不高,去了那里那有自己出头之日?虽然赵福祥的势力最弱小,琼州也十分偏僻,但依照自己与赵福祥的关系,在加上自己的能力,必定能屈居于决策层,这才是自己看重的! 正如同赵福祥说的那样,陈名夏虽然不是啥好人,但也有一颗修齐治平的心!与历史上那些名臣一样,陈名夏也希望自己死后名留史册。历史中的陈名夏也是这么做的,他虽然投靠了满清,但谨守自己的底线,为清朝推荐了很多有实际能力的官员,清朝能迅速稳定北方,陈名夏也是有一定功劳的。只是陈名夏没有碰到好君主,如果陈名夏早生一百年,或者晚生一百年,碰到弘治、雍正那样的皇帝,都能让陈名夏名垂青史,但偏偏让陈名夏碰到了自大的顺治,陈名夏的抱负自然没法施展。 赵福祥还不知道陈名夏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他气呼呼的出门坐上马车,让车夫回南京,赵福祥在心中大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