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家人_第二百章 世上只有mama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 世上只有mama好 (第1/2页)

    明末一家人第二百章世上只有mama好

    中国古代有无数次农民起义,但没有任何一次能真正获得成功,这里的成功定义为真正的农民当家做主人。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不识字的农民无法为自己发声,从而被其他阶级利用取得了起义的成果。

    朱元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老朱是一个要饭的,可以说身份低的不能再低了,从先秦时期到后世太祖上位,基本上所有成事的没有比老朱地位更低的了。但老朱最后取的成功却不是依靠的农民兄弟,而是淮西武将集团与浙东文人集团的支持。真正成为农民代言人的却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后世太祖,现在马桂兰教的这些也正是经过后世先贤多年淬炼的基层治理办法。

    赵家人穿越伊始就做了分工,赵志宽负责工业,马桂兰负责农业,孙晶负责卫生,儿子赵恒负责军事,而赵福祥本人负责官吏的培养。

    赵福祥在后世混了一辈子基层,深受官僚体制熏陶,按理说培养几个合格的官吏不成问题,可偏偏赵福祥还要负责所有的外事活动。穿越至今大半年了,赵福祥在家待的时间有限,大半都是在外面奔波,所以他一直想要组建的政工学校根本一点影子都没有。

    现在老娘马桂兰帮赵福祥初步组建起了政工学校,虽然这里打着农业学校的幌子,教的也主要是农业知识,但额外教的这些才是帮助赵福祥控制政权的不二法门。

    赵福祥看到这一本厚厚的教材都是马桂兰亲自手写,赵福祥感动的说道:

    马桂兰笑道:

    赵福祥听完后感动的不知说什么才好,马桂兰看儿子这副模样,笑道:

    赵福祥这时心中满是自责,他二十岁高中毕业因为没考上大学,只能托关系去了当地的农业中专,从那时起赵福祥就基本上离开了家。每次回家不是要钱就是送脏衣服,从来没有真正在父母面前尽孝。

    赵福祥二十三参加工作后,因为将孙晶搞的未婚先孕,所以早早的结了婚,赵福祥一个独生子在加上孙晶也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自然婚后生活一地鸡毛,这时候也是母亲*马桂兰早早退了下来,为二人抚养年幼的赵恒。

    随着年纪的增大,赵福祥慢慢体验到父母的不易,所以原本想等父母退休了,带他们出去旅游放松一下。那知道自己儿子赵恒偏偏上了省级重点高中,这样一来父母只好放弃原本安排好的退休生活,跟着赵恒去了省城陪读,这样下来又是六年。

    现在父母都已经七十了,奋斗了一辈子也应该休息一下了,哪想到穿越到明代,为了保证自己一家人的安定生活,赵志宽与马桂兰自然不能安稳下来,每天还要如同青年人一样工作到天黑。

    赵福祥挥手叫来门外的孔守贞,说道:

    马桂兰伸手拦住孔守贞,说道:

    马桂兰拿着课本走

    出教室为赵福祥准备晚饭,赵福祥看着自己老娘的背影心中暗暗发酸,自己一个四十多岁的成年人,还要让已经七十高龄的父母为自己cao心,真是做儿子的最大失败。

    就在赵福祥自责的时候,正好看到门外的孔守贞屁颠的跟在马桂兰身后,赵福祥叫住孔守贞说道:

    孔守贞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只好走进教室来到赵福祥面前,躬身问道:

    赵福祥指了指边上的座椅,示意孔守贞坐下,然后才说道:

    孔守贞听赵福祥这么说,心中顿感安慰,这半个月来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笑道:

    赵福祥点点头,然后说道:

    孔守贞早就知道赵福祥要办团练,要不海甸岛上建那么多工厂有什么用?孔守贞为了团练早就准备了几个月,其实按照孔守贞的态度,自己独立搞就行,完全不理解赵福祥为啥非要官方这个认证手续。

    孔守贞只是一个管后勤的主官,身份也只是一个秀才,当然不能理解赵福祥的战略思想。朱元璋因为得国极正,所以明王朝在法统上远比篡位的宋朝合理的多。不要说这个时候,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