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 报道 (第2/2页)
建厂是想用市场换人家技术,让我们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影响整个大局。” “那换到技术了吗?”罗肖问道。 罗向东嗤笑一声道:“要真换到了咱华夏机床还能现在这个样子?人家怎么可能真把技术给你呢,不过是敷衍着赚点钱罢了。” 说完他也咬牙道:“所以我从那时起就盼望着咱们自己哪一天在机床领域能强大起来,结果盼了几十年也没个结果,倒是把自己给盼退休了。 想着这辈子怕是看不到这一天了,结果竟然让我给等到了,不管怎么样,这一次我一定要出把力,算是一雪当年的耻辱。” “行,老爸,我支持你。”罗肖端起酒杯道。 ...... 第二天,江凡在自己办公室,何山敲门进来:“江总,生产线已经建好一批了,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江凡听到何山的邀请,这两天怼败山码正心情大爽,便同意一起去参观参观,边走两人还边聊。 何山:“江总,山码之前的公告撤销了你知道了吗?” 江凡心想我这两天就乐这事儿呢,点头:“看了。” 何山对江凡竖大拇指:“江总这招太牛了,我对江总是越来越佩服。” 江凡对这个彩虹屁很受用,客气了两句,两人来到新盖的厂区。 整体规模经过这段时间的建设已经很可以了,相当于把原有厂区又扩大了一倍。 两人进入一个车间,按照江凡的要求,厂房建成,机器解析完仿制样机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铺生产线,一切都为了抢时间。 现在20台第一批型号样机基本都快仿制完了,所以生产线同时也铺了将近一半,江凡看到有一些已经运转起来,一些cao作工正在生产线上cao作。 “已经开始生产了吗?”江凡问道。 何山点头:“这种高性能机床以后肯定能卖出去,储备一些作库存,到时做压测时也多几台可以同时测,效果更可信。” 江凡了解了,他给的这一批依然是超过国外最新同型号一代的升级版,性能各方面都是杠杠的,真推开来,自然不愁卖。 “开工数量不是很多啊?”江凡扫了一圈,也就零星几条生产线在开工。 何山回道:“对,还是经验工人的那个问题,这些都是cao作更加精细、要求更高的高端数控机床生产。 而且以前大家谁都没cao作过,要现学。 所以也就是从原生产线上,在保证有足够熟练工在关键环节保障生产外,其他的有经验cao作工都调过来学习和研究新生产线的使用。 另外还有就是最近新招募的一些人,招聘要求高,所以招来的人很有限。” 江凡表示明白,之前这个事还可以拖着,但现在生产线都上了,不能再拖下去了,可怎么办呢。 江凡边思索边和何山往回走,这时,一群上了年纪但看起来依然硬朗的人有说有笑地从他们旁边经过。 “这也是你们员工?”江凡问何山。 “应该不是,没印象,而且也没穿工服。”何山经常下车间,不说都认识,但多少会有个印象,这一大帮子人他一个见过的都没有。 “老哥,你们这是干嘛去?”何山喊住他们問道。 爲首的正是罗向东,听到喊聲,转过头,笑道:“我们去人事部报道。” “人事部?你们是?我记得让人事部邀请过,你们都拒绝了啊。”何山看他们年纪和粗厚手上的老茧,已经大致猜到了他们的身份,好奇问道。 罗向东听何山这说辞,问道:“你是厂长?” 何山笑道:“对,我姓何。” 罗向东上前热情握手道:“何厂长,你好,之前拒绝是因为不知道你们生产的是五轴联动的,要早知道你们这次是要跟外国人干的,我们早就过来了。” “哦?”何山也有点纳闷,这有什么联系? 罗向东把他昨天和罗肖讲的事情又讲了一遍,包括其他几个退休老工友也讲了自己的故事。 当年各种地方只要和国外打交道都低人一等,同样去客户那里维修,客户招待外国工程师一个待遇,招待他们又是一个待遇。 有些当过技术人员参与过和外國厂商商务合作谈判的,人家把强制条件都压到你脸上了,你还只能笑着接受。 反正因为自己技术落后,各种地方都受人钳制,处处都要受气。 但他们只是工人,有些参与过研发但也只是普通一员而已,没法凭自己能力改变什么。 但今天,在都已经退休的时候,奉天数控机床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他们有机会亲手生产出华夏第一批超越国外同类机型整整一代的产品。 这是每一个机床从业者的骄傲,也是对他们过去几十年面对国外机床始终仰视屈辱的洗刷。 他们,不会放弃亲手创造这一历史的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