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难不成明日开战,他顾锦年能召唤出陨星,砸死十万铁骑?  (第1/5页)
    匈奴王庭。    设下大宴。    此次议和,圆满成功,这对众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让三朝使臣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夏送来书信,单方面毁掉议和契文。    虽然书信当中明确说清楚了情况。    李善没有权力议和。    礼部尚书杨开也没有权力议和,真正可以决定议和之人,是顾锦年。    同时书信当中也说清楚了,顾锦年同意和谈的要求。    赔偿十万万两白银,匈奴国参与当年边境之战的主犯,全部自裁,并且要求匈奴国国君亲自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过错。    大夏王朝才答应和谈,否则就是免谈。    “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    “当真是欺人太甚啊。”    匈奴王死死攥紧着手中书信,他眼神当中充满着杀意与怒意。    这太欺负人了。    这次和谈,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算是鼎力相助吧?    匈奴国的一切要求,由两大王朝支出,这还不算给你大夏面子?    结果没想到,大夏王朝竟然如此得寸进尺。    “两位。”    “眼下已经不是我匈奴国得理不饶人了,而是大夏王朝,太过于卑鄙无耻。”    “既然大夏要战,那我匈奴国也无惧一战。”    “传本王之令,调遣大军,出兵迎战。”    匈奴王也是有血性的人,大夏王朝如此,他也没有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直接宣战。    但此言一出,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的使臣却不由皱眉。    的确。    大夏王朝的要求太过分了,只是直接出兵也有些不好。    但他们不希望发生战乱,倒不是怕大夏王朝,而是他们有事要做。    故此,大金王朝的使臣开口。    “王上息怒。”    “此事的确是大夏王朝的不对,只不过杨开尚书明确在书信中提到,这件事情是顾锦年抉择。”    “我想应当是大夏皇帝信不过杨开与李善,故而派顾锦年前来监督,然而这个顾锦年做事从来不计后果,常常一意孤行。”    “所以,这件事情,不一定是大夏皇帝的意思。”    “这样,我大金王朝派使臣前往大夏京都,觐见大夏皇帝,将此事告知大夏皇帝,这样一来,就能更加明确,这到底是大夏的意思,还是顾锦年一个人的意思了。”    大金使臣开口,说的也在理,以致于匈奴王点了点头。    “对,这件事情,不是他顾锦年说什么就是什么。”    “王上,应当问问大夏皇帝的意思。”    扶罗使臣也跟着开口。    此言一出,匈奴王也算是平息下怒火,不过他依旧是皱着眉头。    “可以去问问,但顾锦年所作所为,的的确确是在挑衅我匈奴国。”    “接下来若是大夏皇帝愿意议和的话,无论如何,需再加一万万两白银。”    “这银子,必须要让大夏出。”    匈奴王高高在上道。    他也来了怒火。    这回两大王朝的使臣没有说什么了,因为顾锦年的确过分。    如此。    陈松也不废话,立刻安排人前往大夏王朝,去问一问大夏皇帝。    而与此同时。    军营当中。    宣战的消息,也飞快传开。    对于之前的求和。    军营内属于各有争议,有人自然希望不要开战,安安静静最好,但大部分人其实对于这次议和并不满意。    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将士,一部分是想要建功立业。    对于将士来说,想要提升地位,就只能通过战争,和平年间基本上就是熬资历,而且熬个十年二十年,最多就是提升一级。    这还是级别不高的,要是高一点,基本上没有希望。    而另外一批人,他们的父辈,就葬身在边境之战当中。    他们继续参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为父亲报仇,或者为家人报仇。    自然主战的心思浓重。    眼下,听到要开战后,军营内热火朝天,大部分人赞叹顾锦年不愧是镇国公的孙子。    少部分人感慨,但并没有什么怨言。    无非是觉得可以和谈,最好以和谈的方式解决。    军营内。    杨开望着顾锦年,心情有些沉重。    他其实猜到顾锦年一定不会和谈,但没想到的是,顾锦年竟会是以这种方式不和谈。    “世子殿下。”    “你今日所做之事,都没有错,但你万不该打了李相一巴掌。”    “他毕竟是大夏宰相,此事若是传到朝堂当中,只怕会惹来巨大的争议。”    “朝堂当中,有诸多官员,都是李相的门生,而且天下各地,也有不少商人,也是李相的门生,不应当得罪李相的。”    杨开出声。    认为顾锦年有些冲动。    李善是谁?    大夏宰相,他身后的势力,恐怖无比,绝对不会比国公差。    得罪李善,不是一件明智的选择。    “我明白。”    “只是,不能不得罪。”    “李善主张议和,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顾锦年淡淡开口。    “这......”    杨开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对于李善的行为,他的感觉属于参半。    要说李善有问题吧,他不好确定,毕竟匈奴国开的条件,的确很不错。    倘若没有顾锦年,他也会答应。    但要说李善没问题,偏偏显得太心急了。    似乎有预谋一般。    他不好参与这件事情。    朝堂当中,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小事,每一次交锋博弈,都是各方势力的参与。    若是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他都不想参与进来。    看似是顾锦年针对李善,谁能保证不是镇国公想对当朝宰相下手呢?    朝堂当中,没有敌人朋友可言,涉及到利益,那就是各种手段齐出,脏也好,光明正大也罢。    一方的胜利,代表着另一方出局。    参与者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    “倘若当真宣战,对大夏王朝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百姓税收,又要增加不少。”    “只求能快速结束这场战乱,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好的回报。”    杨开出声。    既然顾锦年心意已决,他也没什么好劝阻的了。    只不过,就希望这场战争不要太惨烈,赢了就好。    “金银之物,无须担心。”    “而且我有办法,解决税收问题。”    只是,就在杨开说完这话后,顾锦年的声音立刻响起,脸上满是自信。    “解决税收问题?”    “如何解决?”    这回轮到杨开有些惊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