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江东,孤回来了 (第2/2页)
什么办法最有效呢? 断粮! 如今三路北伐,粮草供养由益州、荆州、扬州负责。 益州负责沈晨那边的关中进攻,荆州负责河南主力,扬州自然负责淮南关羽军。 粮草的运转调动不难查到,如果能够趁着换粮的时候,把新粮一把火给烧掉,那么对于扬州军那边来说,会是个巨大打击。 虽然扬州牧可以马上重新调集旧粮食过去,可旧粮食在换粮之后,马上就会流入粟市,官府想重新把旧粮食收集起来,至少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基本上到那个时候关羽那边就应该已经断粮,如果此时曹军攻来,南面再发动起义,关羽那边必然会是个惨败的结局。 所以陆逊认为,孙权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诸葛亮觉得陆逊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提拔陆逊为门下左仆射,专门负责这件事情的处理。 陆逊思来想去,制定了一个将计就计的谋划,得到诸葛亮的肯定之后,就把计划都传递给了汝超,让汝超带着几大家族秘密完成密谋。 现在几个人就在府邸内等着那边动静。 明天基本上换粮就全部完成了,如果孙权那边想动手,这是最后的机会。 汝超盘膝坐在席上,皱起眉头道“只是这几天来太仓那边好像也没什么动静,一切如常,会不会孙权并没有烧粮的打算?” “我兄长说这是孙权唯一能赢的可能,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那起事必定会被扑灭。” 陆瑁说道“除非孙权愚蠢到连这一点都想不到。” “嗯。” 汝超抚须轻点下颌。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仆从匆匆进来“报!” “哦?” 汝超惊喜道“是否太仓火起?” 仆从说道“不是,是有个太仓吏过来说有要事要报。” 太仓吏? 众人互相对视。 立即意识到敌人内部有人想通风报信。 汝超马上说道“让他进来。” “是。” 仆从就出去带人。 过了片刻焦承走了进来,看到几人,他不认识这些人,不过汝超曾经巡视过太仓,远远见过一眼,便向汝超拱手道“太仓吏焦承拜见使君。” “汝有何事啊?” 汝超问。 焦承此时已经定下了心,深呼一口气道“卑是太仓吏,前些日子家族长辈找到卑,要卑将鱼膏油脂和贼人藏匿在太仓中。” 他说出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虽然这个时代家族利益至上,问题是焦承并非主家,家族利益也享受不到他头上,反倒因为家族而不能为官。 所以刚开始焦承被家人蛊惑,恨朝廷不能录取他,于是就决定答应放火。 但看着新娶的妻子,焦承知道,自己不是在放火,而是在玩火自焚,好不容易才组建的家庭,就要毁于一旦。 因而他必须要告密。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焦承以为汝超他们会十分震惊,然后马上派人搜查太仓。 结果汝超等人对视一眼,却忽然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 “看来左仆射所言甚是啊。” “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几个人笑逐颜开。 焦承一头雾水,说道“使君,现在他们还未放火,应该是在等夜半巡逻士兵换岗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立即派人清查仓库的话,还来得及。” “无妨。” 汝超摆摆手,说道“你不知道,孙权做的事情我们早就已经知晓,现在就等着他放火了。” 焦承大惊道“使君都知道了?可是粮仓里数百万石粮食” “麻布袋里装的是稻草和石头罢了。” 稻草和石头? 焦承更加震惊不已。 看着几人满脸笑容,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恍惚间,他忽然觉得自己做了这辈子最英明的事情。 是夜。 建业太仓大火,数百万石粮草付之一炬。 一时间全城戒严。 滔天大火隔着十几里外都能看见。 曹魏的探子迅速把消息传递给了征东将军曹休,两日后,曹休大军十余万,浩荡南下,直取合肥。 与此同时。 在建业太仓大火的时候,荆州襄阳。 午夜时分,在城外藏了一天的孙权,抵达了扁山东岸的码头。 刘备对孙权不算差,也没有给他禁足,襄阳城外还是能走一走,只是必须受到士兵监视。 孙权白天向刘禅报备要去郊外踏青,之后吩咐奴仆伪装成他,穿上他的衣服坐着马车回去,自己则藏在了城外。 等天黑之后,他和傅骏就准备逃离襄阳。 码头上早有一艘快艇飞舟等候,两个人迅速上了船只,看着越来越远,在月光下笼罩的岘山,孙权冷笑道“孤终于逃脱牢笼了。” 傅骏说道“吴侯,那边说今天晚上就会烧了太仓,我们现在离开,会不会刚好遇到那边戒严?” “会肯定是会遇到。” 孙权毫不犹豫地道“所以我们不能去建业,等到了彭蠡泽,就直接南下走鄱水去会稽。” “谷利他们现在就在会稽等我们,现在就怕北面没有牵制住关羽。” 傅骏有些担忧。 孙权笑道“怕什么,孤早就跟谷利说过,在孤未到之前,决不能起事,之前就被曹丕害过一次,这次决不能再上当了。” “可是吴侯走了的话,那边会不会马上就意识到我们已经在会稽准备起事了?” 傅骏迟疑道“要是曹丕又害吴侯,让我们密谋烧毁粮仓,逼关羽回去,自己兵不血刃占据淮南,我们岂不是又” 孙权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 曹丕那厮阴险狡诈得很,傅骏说的虽然比较极端,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但依旧有这方面的可能。 不过片刻后孙权摇摇头道“放心,孤不信曹丕如此短视,先回去再说吧。” 当下他站在船头,负手而立,静静地看着船只离开襄阳。 数日之后。 船只顺江而下,抵达了豫章鄱阳县。 上岸的时候,谷利早就已经在约定的鄱阳县南一处小码头等候。 “拜见吴侯!” 谷利上前单膝行礼。 小码头只有他们一行人,四周荒无人烟。 孙权此刻意气风发,环视四周,哈哈大笑道“江东,孤回来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