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建安十九年,曹cao动向 (第2/3页)
久,他对郭嘉说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理由吗?” 郭嘉放下酒壶,挺直了腰拱手回答道:“还有一条,威慑韩遂马超,逼迫他们归顺。” “唔。” 曹cao抚须点头:“这也是孤想的事情,总归他们的家人在邺城为质,兴许他们只是想在归顺后能有个好归属,孤打算明年前往关中,一是希望大军压境,逼着他们归附。二是亲至与他们会盟谈和,此事能说服他们最好。” 郭嘉又道:“第二条便是试探一下刘备的反应,刘备如今帐下谋士也有智谋之士呀。我之前推论,觉得韩遂马超在邺城有质子,刘备肯定会认为他们想归附而进攻他们,没想到他却忍住了。” 这就是信息上的差异。 当初法正庞统徐庶他们都认为应该攻打韩遂马超,以防止他们归顺曹cao。 但他们却不知道,即便邺城有他们的家人当质子,二人依旧选择割据一方,根本没有打算归顺曹cao的意思。 所以就是这个信息差,让法正庞统徐庶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差点逼得韩遂马超投奔曹cao。 而郭嘉荀攸等谋士自然是知道韩遂马超等人一直不愿意归附的态度。 因此他们设下计谋,建议曹cao与二人和善,时不时派使者去招抚,同时向他们宣称刘备会危害他们,应该及早归顺朝廷,才能保全自己与家人平安。 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提前拉拢。 一旦刘备出兵攻打韩遂马超,那么他们被打得走投无路之际,是投降出兵攻打他们的刘备,还是投奔与他们友善的曹cao,自然是不言而喻。 结果郭嘉等人万万没想到刘备身边有高人,居然让刘备没有出兵韩遂马超,以至于计谋被识破。 所以试探一下刘备的反应,看看他是早有预谋,还是机缘巧合。 曹cao又点点头:“善。” 郭嘉说道:“即便刘备不出汉中与我们在西凉争雄,若丞相虎步陇右,也能斩断他们的马匹来源。” “唔。” 曹cao应了一声。 郭嘉最后道:“至于丞相担心的孙刘联合,嘉以为除非孙权短视愚昧,否则绝不可能应下。因而此次出兵西凉关中,看似险计,实则稳中求胜。” 曹cao思来想去,倏地冷笑一声:“洪口之战孙权小儿占据如此大优势都能败,无能之辈罢了,或许孤该遣使去游说。” 遣使游说? 郭嘉想了想,回答道:“丞相,还是不能派使者前去。” “为何?”曹cao不解。 “我们在荆益之地有间,刘备未尝没有在我们以及孙权那边有间,丞相不要忘了朝廷那边,对丞相一直不满。若是消息走漏,刘备知道我们派了使者过去,其麾下谋士必然能猜出我们想与孙权联合,恐令他防备。” 郭嘉说道:“如今我观孙权与刘备和亲,还割让了庐江郡南面这样的军事要地给他,想来便是犹如勾践一般,卧薪尝胆,让刘备放松对他的警惕。丞相遣使,孙权怕是不得不斩使者明志了。” “唔。” 曹cao沉吟道:“孙权忌惮刘备,更甚于吾。可孤就怕这厮胆小如鼠,即便荆州主力尽入关中,他也不敢出兵荆州啊。” 在他看来孙权愚不可及,如果不能派使者去明说,就怕给对方创造机会,他都不中用。 郭嘉稍稍思索,倏地一笑道:“此事易尔,丞相可亲征淮南。” “孤亲征淮南?” 曹cao一头雾水:“这岂不是......嗯?” 他愣了一下,忽然醒悟过来,扭过头看向郭嘉,大笑道:“奉孝之计,真如鬼神莫测呀。” “多谢丞相夸奖。” 郭嘉拱手一笑,原本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血色,似乎身体都健康了许多。 二人又聊了一些其它事情,等傍晚黄昏末时,天色已经漆黑了,曹cao见郭嘉有些倦意,便离开了他的府邸。 今日对于曹cao来说,收获非常大,需要回去好好消化消化了。 到了第二日,曹cao又深思熟虑,召集了荀攸、程昱、董昭等人密谈,谋士团商议的最终结果是,这一计,可行。 成功的话,还真有可能让刘备大意失荆州。 即便不能成功,相信以曹cao的能力,也足以平灭掉西凉关中,到时候哪怕孙权没了,大家也是曹cao灭韩遂马超,刘备灭孙权,最终南北对峙而已。 而且曹cao消灭韩遂马超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够彻底斩断刘备的马匹来源,限制南方的骑兵发展。 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南兵普遍都不如北方士兵,曹cao的总兵力又多于刘备,并且还有大量的骑兵,至少在南北对峙这方面,曹cao就已经取得了巨大优势。 所以诸多谋士也认可了郭嘉这个计策,因为最坏的打算,对于曹cao来说,都不亏。 于是最终曹cao决定开始实施这条计策。 建安十八年末就在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度过,过了年关,到建安十九年一月底,邺城就变得热闹了起来,来来往往的兵马穿梭,大量的粮草堆积。 要准备一场大战显然不少一天两天的事情,最近邺城兵马异动,也引起了刘备集团安插在邺城内应的注意,立即送消息回南方。 等到二月份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