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各方态度 (第2/3页)
居所。 听完了两个学生的报告,已经年近六十的王俊眉头紧皱。 历史上他再过两年会迁居武陵,并最终在武陵老死,就是因为刘表于官渡之战表现让他很是失望,他看出了刘表想割据的心思,所以才南下去长沙依附于忠诚朝廷的长沙太守张羡。 现在他们这些人是非常厌恶荆州抗曹的声音,只是他们劝不动刘表,所以才想着打压沈晨,却是没有想到连一个十二岁小孩都搞不定。.jújíáy.m 不过听两个学生的说法,这沈晨确实有点水平,七经各典故经义都非常明了,令人赞叹。 “你们先出去吧。” 王俊挥挥手,让两个学生先离开。 胡尚和文夏就出了厅堂。 厅内其实不止王俊,还有名士颖容、名士隗禧、名士李俨、名士和洽等人。 他们跟王俊的立场一样,基本上是刘协在哪,他们就支持哪里,只不过是北方实在太乱,朝不保夕,这才依附刘表暂时避祸,但他们的心还是向着朝廷。 现在曹cao有匡扶汉室之志,眼看曹cao奉迎天子,帮天子讨伐四方贼寇,这些人容不得荆州有人反对曹cao,撺掇刘表自立。 等胡尚和文夏离开之后,王俊环顾一周,说道:“诸位怎么看?” 颖容苦笑道:“这个少年人确实很有本事,不仅击败了曹公,就连经文亦是极佳,难怪宋仲子说他的经义已经超过了他,看来宋仲子也是因为说不过他,才让他下山离开岘山书院的。” “是啊。” 隗禧感叹道:“才十二岁就已经如此大才,长大了还得了?可惜了,曹公当初也是糊涂,为什么要屠徐州呢?还杀了这沈晨的家人,结下深仇。若不是这样的话,何至于如此,他能为朝廷效力,恐怕也是济世之才呀。” 王俊摇摇头道:“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曹公与沈晨结下死仇已经是事实,他打着复仇的名义对抗曹公,就是对抗朝廷,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难道诸位真要看我大汉四分五裂吗?” “其实这小郎没什么,我怕的是刘景升......” 和洽沉吟道:“刘表乃昏聩之主,观其言行,怕是有割据河山之意,将来袁绍与曹公必有一战,我怕他在会从中渔利,如果真是这样,恐怕我们又要继续往南迁移,去武陵之地了。” 李俨叹息道:“刘景升阴结袁绍,难道大家还看不出来吗?若他真的心向朝廷,在天子罹难的时候,早该带兵勤王了,这沈晨背后,怕是有他在指使。” “唉。” 几个人都纷纷哀叹。 其实跟大部分世家主要以家族利益为主,是想去许昌入朝为官,延续家族权益不同。 当时还是有很多大儒名士是心向汉室的,他们也不是为了求名利,只是希望江山稳固,汉室能够重新一统罢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融,刘协回关东的时候,一道诏书就把孔融召到了许昌。 刚开始孔融非常欣赏曹cao,以为他是一位能复兴汉室的霍光。 结果接触之后,越看越不对劲,这才态度大变。 而态度的转折点就是衣带诏事件,在那之前,孔融对曹cao的态度是很友好的。 衣带诏之后,孔融立即明白曹cao不是霍光而是个王莽,从此开始对曹cao冷嘲热讽,最终于赤壁之战前夕被曹cao下令处死。 所以在衣带诏之前,天下士人对于曹cao的好感非常大,荆州各大世家以及大儒名士都力挺他。 因而严格来说,王俊等人和沈晨之间没有仇恨,他们也不算什么坏人,单纯的立场不同而已,等到衣带诏后,这些名士对曹cao的态度大抵也会改观。 只是现在是公元197年,离衣带诏事件还有两年时间,荆州那些心向汉室的士人不知道曹cao的真面目,因此得知刘表的态度,又得知沈晨所作所为,心中担忧也是能够理解。 隗禧沉吟道:“刘表恐怕是真想割据南州以图自立,我等最好还是尽快往南方去避难为好,至于这沈晨嘛......现在也不用管他吧。” “岂有不管之理?” 王俊不悦道:“荆州如今摄于刘表之势,各大世家皆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唯有我们能够据理力争,若是让沈晨这等小辈到处宣扬违抗朝廷的旨意,又得刘表支撑,那荆州岂不是成了叛逆之地?” 和洽皱眉道:“这小辈一直宣称自己从未违背朝廷,只是说曹公非人臣,且他以报仇为名,即便我们亲去与他理论,恐怕也难以说服得了他。” 王俊和曹cao交情莫逆,可不容许沈晨诋毁,当即毫不犹豫地说道:“无妨,我就不信我们这么多专治经典的儒士,还辩不过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他不是说曹公非人臣吗?今奉迎天子,尽人臣之道,我倒要和他好好论一论曹公怎么非人臣了。” “子文公这是要亲往之?” 李俨问道。 “自然。” 王俊点点头:“稚子之言,焉能蛊惑四方?” 李俨摇摇头道:“不可,我们的弟子学生都输给了他,现在去,人家会说我们以老凌少。而且他与曹cao有仇,只言绝不违背天子之意,只是为亲族报仇,我们也无可奈何得了他。” 虽然王俊准备打了小的出来老的,但李俨还是觉得不妥,因为沈晨的言论其实是站得住脚的。 他并没有攻击曹cao的品德怎么样,也没有说曹cao不是在奉迎天子,只是告诉大家,曹cao南下征讨张绣,一无诏书,二无节钺,并不是以天子名义出兵。 既然没有天子给的诏书和节钺,那么他对付曹cao,就不是在攻打天子的军队,而是为族人报仇,攻打诸侯曹cao。 汉末以来,诸侯之间互相攻伐,本就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何况沈晨本身和曹cao有仇恨,抗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曹cao被扯下天子大义那道虎皮的时候,他们想要攻击沈晨,就没有理由了。 听到这句话,王俊眉头紧皱起来,因为李俨说的也是事实。 但任由沈晨继续宣扬抗曹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坏事,因此说道:“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他开办书院,宣扬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吗?” 隗禧想了想道:“也不尽然,我觉得就先观望一番即可,他说得越多,就越容易露出破绽,若是以后他说了一些逆臣贼子的话,被人抓住了凭证,我们要辩倒他也很容易,到时候刘表即便是想包庇他,也难了。” “你的意思是,郑伯克段于鄢?” 王俊思索起来。 “正是。” 隗禧点点头:“我等暂避锋芒,等他骄纵之时,再行出击。” “善。” “我觉得可以。” “我也赞同子牙公之说。” 其他几名名士也都认可隗禧的话。 王俊沉吟道:“好,子牙之言甚是有理,那便先看着,待来日再做计较。” 这就是定下了个基调。 不是不去找沈晨的麻烦,只是现在人家有刘表支持,再加上人家的理由站得住脚,很难辩倒对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