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8章:人皇誓言完成大半!  (第1/1页)
    我的舅舅全是大佬正文卷第488章:人皇誓言完成大半!转眼间,一个月过去。    西方战场取得大胜,让唐国上下热血沸腾。    特别是十万俘虏被押解上京,更是引起万人空巷。    无数百姓手拿石头泥块,对着如同羊羔一样,被军队押解的三族俘虏,狂砸不停!    俘虏被押到上京城,朝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    李文当着观礼的百姓面,下令斩首了此次被俘的最高将领,然后下达旨意,把所有俘虏贬为奴隶,负责以后唐国的所有徭役。    至于将士们的功劳封赏,暂时并没有公布,而是决定等西征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再进行封赏公告天下。    献俘仪式结束后,当天晚上皇宫举行了庆功宴。    参加宴会人员,除了官员们之外,还有一些有功将士的家属,和阵亡将士的家属参加。    在宴会开始前,李文一一问候了那些将士们的家属,并且与所有文武大臣,向阵亡家属行礼感谢。    家属们见此纷纷感动不已,有个老爷子更是大喊着,要把不满15岁的小儿子也要送进军队。    吓得李文连忙安抚,才让老爷子熄了,把还在学堂的小儿子,送进军队的想法。    宴会热热闹闹的,到午夜才结束。    结束之后,李文并没有返回后宫,而是前往了刑部的大牢。    就在今天献俘仪式进行的时候,千牛卫的人向他禀报,尹家老爷子带自己的大儿子大喜来自首了。    当时正在主持仪式的李文,对此没有任何惊讶。    因为在大喜回家的那一刻,就被千牛卫的人给发现了。    只不过担心对方是修行者,怕抓捕误伤到百姓,才没有进行抓捕。    后来当得知对方准备来上京自首,李文便下令千牛卫跟着他们,让他们自己过来。    刚来到刑部大牢门口,李文就看到门口蹲着三个人。    三人正是大喜的爹,和他的二弟和小弟。    “罪民拜见大王!”    正瑟缩在墙角的三人,见到李文到来,连忙上前行礼。    老爷子曾经见过李文,所以才能一眼认出李文。    “嗯,不用多礼,你们怎么在这里,我记得给你们安排住的地方了。”    李文走上前扶起老爷子,疑惑的询问他们为什么呆在刑部大牢门口。    上午的时候,他可是吩咐,安排好三人的住处。    旁边的刑部官员,头上的冷汗冒了站出来便要上前解释。    老爷子也害怕误会,连忙道:    “大王,是我们执意要过来的,刑部大人是给我们安排好住处的。”    “原来如此!”李文点头,随后看着老爷子问道:“您老是不是有什么话对我说?”    老爷子抿了抿嘴,从怀中摸出了一张白布,递给了李文。    “这是我拿逆子得到的修行法,本来他是烧掉了,不过后来我想,这可能对朝廷有用,便又让他默写了一份。”    见过老爷子递过来的白布,李文展开来看了一眼,微微的颔首,塞入了怀中。    “您老人家有心了,如今天不早了,您先回去休息吧!”    老爷子闻言,看着李文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带着两個儿子行了一礼,跟着刑部的人员离开。    看着身形落寞的三人,李文想了想道:“今日我收到一封奏章,蓝离打算用自己的军功,换取解除尹氏一族的气运封印!”    老爷子闻言身形一顿,连忙转身跪了下来。    “大王万万不可,一人做事,一人当,此乃我尹氏一族的罪过,应我一族人来赎罪,用不着其他人,还请大王莫要答应。”    看着跪地拒绝的老爷子,李文走上前将他扶起。    “我已经答应了。”    听到李文答应了,老爷子激动的还要再说,却被李文伸手拦了下来。    “当然不单单是这个原因,在地府担任职务的三喜,这段时间立了一个大功。    再加上大喜自首,我决定将这两件事功过相抵,解除你家族的封印。    不过大喜我不能饶恕,如果我饶恕了他,西塘十数万百姓的冤魂,都无法瞑目。”    说完没等老爷子说话,李文他点了点头,便走进了刑部大牢。    “罪民叩谢大王开恩!”    看着李文的背影,老爷子老泪纵横,带着两个儿子叩首谢恩。    第二天,一则公告,通告天下。    造成西门关失守的尹喜,被捉拿归案,根据大唐刑律,判处其斩首,并且将其魂魄打入18层地狱,受万年之苦。    此通告一出,天下百姓纷纷大声喝彩。    只不过让他们有些遗憾的是,尹喜因为情况特殊,并没有公开处刑,而是在刑部大牢中被处斩。    人是健忘的!    在尹喜被杀一个月后,百姓们渐渐的忘记了此事,都把视线都投向了即将开始的科举,以及朝廷推出的两种高产作物。    唐九年二月初,科举正式开始,经过接近十年培养,第一批学子,在全家人的鼓励和期盼下,踏进了科举的考场。    由于是第一次科举,朝廷并没有开设乡试,府试,而是进行了淘汰制的考试。    各地学子,将在各个州府,进行第一轮的淘汰选。    成绩优异者,将前往上京城参加京试,以及最后的殿试。    整场考试分为两场,分别是笔考,和实践考。    笔考的内容,李文选择了君子六艺。    而实践考,将会根据考生选择的类型,进行不同的考试内容。    比如说考刑法的,实践考就是审案,查案等一类的事情。    如果是农科方面,将会派到各个乡镇,进行实践考。    说白了就是让你亲自下地干农活,然后根据你的表现打分。    其他科目的考试内容,也各不相同。    为了这场考试,李文可是召集了上百名有学之士,探讨了十多天才定下了考试内容。    除了科举在进行之外,良种高产农作物的种子,也下发到了全国各地。    只不过担心百姓不信任,所以并没有强制要求种植,而是选择自愿种植。    百姓们不强制种植,官府这边却不行。    上京可是下达了命令,每个官府县衙管辖的的荒山道路两边,都要种植新作物粮食。    并且为了防止下面的官员,让百姓强行种植,以达到考核标准目的,千牛卫的人是到处巡查。    连续抓出来五六个以后,各地官员也纷纷老实了,再也不敢耍小心思,老老实实的出钱,请人种植上面发的两种粮食种子。    春去秋来,转眼到达了秋季。    科举考试已经进了尾声,过几天就要进行最后一场殿试,入围的学子们都在紧张的复习,或者回想自己去实践考的内容。    而下发到各地的高产作物种子,在今年已经长大成苗,也有了一点点收获。    虽然不多,但已经有了很不错的苗头。    据户部统计,各地种的高产作物,三年之后,将会迎来大丰收。    一旦大丰收,第一批得到的粮食,就足够朝廷百万军队吃上三年。    只要撑过了五年的时间,整个大唐将不会再有饥饿发生。    就在李文得到户部汇报的那一天,他就得到了气运反馈。    他当初立下的人皇誓言,已经完成了90%,剩下的10%,只是差时间的积累和现实的磨合。    李文心中明白,只需要再有十年的时间,他的人皇之路便会圆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