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二  (第1/2页)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最终,高尚的灵魂被肚子给打败。    今日的这一番折腾,倒是十足的把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爷们给使唤了一番,一个个回去,腰酸背疼。    饶是弘治皇帝,回到宫里,也是浑身酸软,倒是把张皇后给心疼坏了。    萧敬去了趟司礼监,急匆匆的赶回:“陛下,司礼监那,刚刚送来了宁王手抄的皇明祖训,还有宁王的折子,陛下是不是过目……”    “这么快?”    弘治皇帝惊讶的开口,这皇明祖训可不是一章两章,宁王这么短的功夫就抄了三遍?    莫不是………    “可是他自己写的?”    弘治皇帝的声音不由得冷了几分。    言下之意,说不准,宁王就是找人代写的。    这些个藩王,养尊处优惯了,说不准,还真的敢………    “陛下,老奴看了,字迹都是一人,老奴又寻了宁王之前请安的奏章,字迹,倒是一模一样。”    “嗯,倒算是他有心了,把奏章拿来给朕看看。”    萧敬从袖中取出呈上。    弘治皇帝看了看,认错态度倒是良好,看起来,倒也是认识到自己错误了。    既然如此,念在宗亲的份上,弘治皇帝也就将此事过去。    东宫,朱厚照在榻上哎呦哎呦了半天,突然想起些什么,停止了无病呻吟。    “刘瑾,西山这两日,怕是不怎么太平吧。”    “殿下明鉴,西山这几日,的确是有些不怎么安生,虽是没出什么乱子,可这人心……”    拿脚后跟都想的出来,没了生计,百姓怎么可能不慌。    看来,时机要成熟了。    “明日,传本宫的话,就说本宫知道西山里有闻香教的逆贼,不过本宫知道他们本无疑从贼,只要坦白交代,本宫绝不追究,宽大处理。    还有,只有闻香教在西山连根拔起,西山煤矿才会重开。    本宫说的,记住了吗?”    “是,奴婢都记住了。”    刘瑾一头雾水,朱厚照却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果然,朱厚照在西山只等了一上午,有人进来了。    “殿下,有人求见,他说,他说他是闻香教的逆贼。”    汪直一副见鬼的样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得有人主动说,自己是逆贼的。    “让他进来。”    进来的,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模样。    “见,见过太子爷。”    此人言语紧张,结结巴巴的,看起来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头子的模样。    “起来吧,叫什么名。”    “张五。”    一般的百姓,其实和太祖爷类似,都是那种取名基本靠算数的穷苦出身。    张五面上满是惊恐,看得出,他很是恐惧。    他小心翼翼的进来,整个人在发颤。    朱厚照知道,他是报了必死的决心来的。    朱厚照口气温和了一些,“好了,你说你是闻香教的逆贼,对吗?”    “是,”王三一面磕头,一面老实交代:“小人之前在河南,就是闻香教的,小人万万不敢说假话骗太子爷。”“……”    一下子,汪直的脸色变了。    这……自己承认了?    连审都没有审就认了?    他没有被严刑逼供,也没有屈打成招,只是殿下一问,他就自己个承认了?    这个世上,会有谁,愚蠢到自认自己是乱党吗?    乱党啊,这可是杀头之罪啊。    就是太子说了不计较,难道就不会有别人更你计较?    “好,本宫说了,主动前来自首的,一律无罪,本宫金口玉言,接下来,本宫问你些问题,你只需要回答以后,在签字画押,就可以回去了。”    张五就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连忙点头,恭敬的说到:“小人全都说,全都说。”    在他心里,太子爷是自己的恩公,是菩萨,是一个实打实的好人。    在这西山,没有人敢说太子半句的不是。朱厚照眉头轻轻挑了挑,下一刻便深深凝视着他,“西山还有多少闻香教的教徒?”    “大概,大概五十多人。”    “这些日子,可是有人来找过你?”    朱厚照的眼里,掠过了一丝精芒,目光却一直停留在张五身上。    “有,教主派过人,来寻过小人。”    汪直打了个哆嗦。    朱厚照强忍着兴奋,尽可能的平静问道:“你说的是闻香教教主?”    “是,教主,教主前些日子说是要来京师,让小人等兄弟找个落脚地方。”    朱厚照朝着张五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便又问道:“你是说,闻香教教主的藏匿之处,是你代为选定的?”    “没错,教主到了京师之后,一应起居,都由小人布置和安排。”    这下子,就是汪直也做不到面无表情了。    闻香教教主,这可不是个小角色啊。    “他为何找你?”    朱厚照咽了咽口水,要是张五说的是真的,自己整不好,要一网打尽啊。    “小人,小人在河南时就在教中,到现在,已有十几年来。    再说,再说小人和西山的兄弟这些日子手中挣些银子,这才能安置教主等人。”    朱厚照点点头,这话有理。    一个教中十几年的人,自然是可以得到信任的。    闻香教的教徒都是些贩夫走卒,平日里能养活自己都算不错,就算是有钱交会费,那才几个子。    再说了,他来京师,肯定不是一个人的,大大小小也得个班子,那么多张嘴,是要吃饭的。    就算你在京师有教徒,你在京师,敢光明正大收钱?    真当锦衣卫是吃白饭的。    于是乎,张五这样的,在京师安下家的,手里有银子的,再加上可靠,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    “你们教主对你们可好?”    张五摇头:“说不上好,也说不少坏,有的时候,也能分到口吃食铜板。”    “只是……”说着他踟躇起来,顿了一会,又继续交代。    “后来,俺们从河南逃荒来西山开矿和干活……”    “这些活儿,虽也辛苦,可太子爷给俺们建房舍有了住的地方。    吃的,米饭馒头,每日,还能吃上rou。    逢年过节的时候,杀鸡宰羊,吃席,过一个好节……”    小人这辈子,颠沛流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