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织布厂开起来了  (第1/1页)
    于是时间转到五月底,织布厂那边到处招收织工,总算是把人数凑齐,将工厂开了起来。    来自直隶各处的女工被聚集在厂房里面,面对着新式的纺织机努力的工作着。    她们很多都是从贫困家庭里出来的,年纪有大有小,但得到统一的,则是她们手上因为常年织布而出现的茧子。    没有办法,就算上层的老爷士绅们再怎么强调规矩,想把女人塞到房间里当宠物养,放在底下的社会里,她们仍旧是劳动力。    而且老爷们喜欢的也只是漂亮女人。    他们见了街上出来卖货的丑女和老妇,都是绕着走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离开自己生活的小村子,来到织布厂工作,除了这些女子的家人,并没有太多人关心。    如果朱见济心黑一点,打算做个资本家的话,他现在就可以去压榨工人,让她们体验一下前世“工业化时代”的血泪经历了。    毕竟在原来的时空里,为了追求工厂利益,资本家们对着孩子都能敲骨吸髓,何况女人?    好在朱见济的目标是把大明改变的很好,而不是让这个国家在另一条失控的道路上狂奔成脱肛的野狗。    他是要为老百姓谋福利的。    所以织布厂正式开办后,朱见济又腾出自己宝贵的时间,为工厂制订了一系列的流程。    比如说每天九小时工作制——    在没有足够娱乐生活的情况下,这些聚集在厂里的女子下了班也不知道做什么,朱见济才把工作时长提高到了这个程度。    当然,这是包括了中午休息和午饭时间在内的,也禁止了加班这种事情。    做五休一,工资每月发放,满勤有额外补贴,包吃包住,待遇等同于最先被皇庄笼络过来的农户。    等到空闲时间,朱见济还安排庄子里人去帮她们送口信回家,以及德云社的过来讲讲相声,让她们不至于过于无聊,失去和外界的交流。    这对于出身贫寒的女人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虽然她们要去食堂吃大锅饭和睡大通铺,但这是太子免费给的,而且他真的给人发钱和放假!    想当初皇庄的人去地方上招工,她们家里其实是抱着卖女儿老婆的心态同意进厂的。    因为家里养不起多余的人口了,而且来招人的是一听口气,就知道是宫里来的。    既然如此,出去了的肯定哪里会回来?    于是不少人怀着悲伤或快乐的心情,收了工厂预支的半月工资,把人给交了出去。    只是没想到,本来应该是无边的苦海,进了厂反而是走进了新时代。    织工们就像刚刚加入农庄的农人一样,很尽心的工作着,生怕因为某些小问题,让老板给赶出厂子。    在朱见济没有注意的时候,她们自发的开始了内卷。    这让小太子非常无语。    只能说这些打工人的觉悟真的太高了!    他很欣赏!    但朱见济还是叮嘱工厂的负责人别让人太亢奋,不然对身体不好。    随后到了六月份,在飞梭和热爱新生活的女工一起奉献下,织布厂的棉布出产量非常高,大概抵的上正常人家纺织力度的两到三倍。    而这个效率,还要扣除教导女工们使用飞梭纺机的时间。    如果她们把熟练度刷上去,效率还能继续涨。    朱见济对此很满意了。    他让人把这些布匹放出去售卖,价格没必要像市场上的那么高,降低一些吸引顾客,同时开拓中下层市场——    在太府寺建立起来后,关于市价的规定也随之出台。    其中一条,就是在统一市价后,售卖的物品不能高出这个定价的两成,至于你降价如何,那就随便。    可奇妙的是,由于太府寺的定价通常偏低,所以极大部分商品的正常卖价,都是往着上线涨的。    江侍郎家里的布匹也一样。    只有朱见济放出去的那一批布料,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真实低价产品,并且物美价廉。    织布厂的名声在百姓口中得到普及。    皇家布业的收入也增长了。    虽说还没有把之前的投入赚回来,但只要这个势头不被打断,那回本盈利是迟早的事。    做生意嘛,    大头收入最后的归宿当然是在老板手里。    朱见济开厂又不是纯粹的做慈善。    看着账本,小太子的脸上笑出了花。    打仗的钱到了年底,就要凑齐了,到时候国库还能留一些存款,让皇家不需要继续自掏腰包去填坑。    “太子日日辛劳,哪里需要再亲自看这些东西?”    旁边伺候的成敬为此感慨。    他虽然一切空空如也,但底子还是读书人,不觉得统治者天天盯着民间不放有什么好处。    景泰帝却是看的开,“青哥儿以后是要做皇帝的,他是未来的君父,怎么能不去了解百姓的生活呢?”    “朕就替青哥儿先把福气给享了……”    景泰帝坐在朱见济特意差人给好爸爸定制的软皮摇椅上,手里翻开了一本经典。    而旁边的朱见济却是端正坐在办公桌后边,看着奏疏。    一个宫殿,    两个世界。    ——————    “我也要去边镇打瓦剌!”    “我就要去!”    东宫,徐永宁在听说了方瑛的事后,立马找到朱见济,对着他打滚撒泼。    柳承庆跟张懋在旁边看着,一副不忍直视的模样。    “你还小……”    朱见济坐在高凳上,对着徐永宁无奈说道。    “你说谁呢?”小定国公愤怒起身。    双方在高度上的差距,朱见济哪里赶得上自己?!    “我都满十五了,古代十四五岁上战场的多了去了!算虚岁还得再加一岁!”    “殿下自己才多大就参了政,咱作为你的伴读,哪里能给你丢脸呢?”    徐永宁舔着脸过去给朱见济揉肩,“殿下,我做梦都想为国从军呢!”    “胡说,你说梦话明明是在念叨花姑娘和rou包子!”张懋无情的揭露了他。    徐永宁对其怒目而视,转而继续sao扰朱见济。    “不行!”    小太子的拒绝就如他的吨位一般坚定。    毕竟徐永宁还没有长成,如果在战场上出了一点问题,那定国公府连同南京的魏国公都要闹起来。    不过他被徐永宁烦的不得了,最后还是给了精力过剩的二哈一个任务。    “你要是闲的没事,那就替孤去一趟南京。”    “去那里干嘛?”    “奉旨出巡,惩jianian除恶啊!”    自打大明迁都北京,南京那边基本上就是“无法无天”的状态——    皇帝挪窝了,这片地方就是老子最大!    对于那些南直隶的高官显贵们,朱见济简直可以想象某些人快乐齐天的场景。    再加上考成法和新商税推广到南直隶,却有人打报告回来,说在那边推行不力,遭到某些分子抵制时,朱见济就明白,他真正的敌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