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三天期满  (第1/2页)
    别说是吕蒙,如果廖化处在相同的位置上,同样会瞧不起实力弱小的关羽军。    关羽军虽然取得了胜利,击败了吕蒙的大军。    但那并不是实力上的胜利,吕蒙军的崩溃源于军心不稳。    作为弱势的一方,在打退朱然的进攻后,廖化便做了充足的计划。    首先,他和赵累派出大量死士,避开吕蒙军斥候的耳目,从山路行动,携带战鼓,前往吕蒙军营地外的山上隐藏起来。    鼓声不仅打击了敌军士气,更为廖化的另外两个行动提供了掩护。    不少士兵在吕蒙军的搜索中牺牲,但是,廖化的目的全部实现了。    鼓声让吕蒙军的将士厌烦,麻痹了这些人的警惕心。    伪装成吕蒙军将士的关羽军前往河岸,而且,廖化亲自带队组织突袭。    廖化和负责击鼓的将士们一样,从山区行军。    避开吕蒙军大营,来到了谢旌靠岸的船队附近。    在发起进攻之前,廖化和苏由两个人分别。    和廖化相比,苏由的任务更危险也更重要。    廖化带领将士们袭击了谢旌的船队,吕蒙军的这支水兵部队确实大意了。    值守的水兵不仅没有核实过廖化等人的身份,面临袭击的第一时间,这些人甚至没能做出反击。    廖化见好就收,进行过第一波破坏之后,带领毫发无损的将士退回南部山区,在山林中休息。    袭击水军战船的行动,达成了两个目的。    首先,惊动了吕蒙,让这名大都督不得不再次起床,带兵巡查。    其次,苏由也打着假传命令的旗号混进了营地,和马忠身边的内应建立起联系。    按照廖化原本的计划,内应只有一个任务:当关羽军和吕蒙军发生战斗的时候,内应高呼吕蒙军大败的消息,动摇敌人的军心。    但是,经过和朱然的作战,抓捕了大量的七军降兵之后,廖化敏锐的察觉到,可以在七军降兵身上做文章。    所以,内应的任务目的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喊话的内容却发生了改变。    内应和苏由都是跟廖化南下作战的将士,两个人相识,所以,苏由顺利和内应完成对接。    紧接着,苏由又从吕蒙军中抢走了一匹马。    这个凉州出身的汉子不仅会马术,还会骑射,伪装成斥候,倒也像模像样。    苏由以打探关羽军情报的名义穿过了吕蒙军斥候的封锁,在天亮前回到了赵累的营地中。    廖化的任务很繁重,赵累的工作同样不轻松。    按照事前的部署,赵累需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设置好决战战场,赵累亲自带领主力阻击吕蒙军。    第二,派人连夜上山,在南部山区多设置旌旗和战鼓,形成疑兵,在决战开始之后,立即摆出偷袭吕蒙军的态势。    第三,选拔出部分精锐,打着成何的旗号,换上七军降兵的装备,让一名合格的将领统兵北上埋伏,等到战事开始后,吕蒙军阵型混乱,南下袭击敌军侧翼。    这三件事情,任何一件出现麻烦,决战的结果都会改写。    最重要的,赵累必须带领关羽军主力,挡住吕蒙军的进攻。    关羽军的将士们没有让吕蒙军休息好,赵累统帅主力列阵之后,必然会遭到吕蒙军最猛烈的攻击。    以数百人的兵力抵抗上万人,这无疑是螳臂当车,但是,赵累必须得顶住。    赵累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避免自己败的太快。    疑兵的事情同样不能马虎,不仅需要尽可能扩大影响,营造出声势浩大的场景,还不能占用关羽军太多战斗兵力。    关羽军的民夫已经被派到了一线参战,粉水处抓捕的俘虏又大多逃离。    击退朱然,俘获的七军降兵是主要的依靠的力量。    赵累使用了大批俘虏。    为了确保降兵们完成任务,即使再不情愿,赵累还是抽调了不少老兵对俘虏进行监管。    甚至于,为了获得降兵们的支持,避免对方逃亡,赵累还许诺,将会在战后对这些降兵进行释放。    连哄带骗,这些降兵确实没有在决战中掉链子。    最棘手的是第三件事,赵累也明白,关羽军能否逆转战局,最关键的就是那支打着成何旗号的将士。    能不能在决战之前隐蔽下来,在决战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给吕蒙军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在决战后会不会扩大战果。    廖化这名最合适的人选却没有办法统帅这支部队。    赵累在自己的将领中反复权衡,却始终无法做出决定。    最终,还是苏由主动请缨,消除了赵累的烦恼。    赵累同意了苏由的请战,把关羽军的命运交给了这名曹军的降将,廖化的爱将。    苏由拥有带兵经验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苏由参与过廖化的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