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新的敌人  (第1/2页)
    得到赵累的接应,将士们顺利回到西岸。    廖化带领将士们休息,赵累则带兵布防,戒备谢旌带兵报复的同时,监督俘虏们修筑防线。    谢旌并没有报复,船队撤回东岸,将士们上岸休整。    这一场战斗,廖化不仅带兵突袭并且夺取了谢旌的坐船,而且,从吕蒙水军的眼皮子底下救回了东岸的部队。    虽然谢旌的水军船队没有发生大损失,但是,水兵们的士气被打没了,无力作战。    当天傍晚,一支新的吕蒙军到达东岸。    部队安营扎寨的时候,几名骑兵出现在河边。    根据斥候带回的消息,骑兵簇拥着一面“朱”字旗。    这队骑兵仅仅隔河远眺了一番,就返回营地。    吕蒙军并没有发起进攻。    廖化觉得,会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又姓朱的将领,只会是朱然。    为了证实猜测,廖化找来了战俘马忠。    在之前与孙桓的战斗中,这位潘璋的部将确实异常勇猛。    马忠就是那支穿着单衣,拿着短刀的部队将领。    吕蒙军战败之后,孙桓再次逃跑成功,马忠这名最早逃亡的将领却成为了俘虏。    马忠并不是一个硬汉,面对生与死的选择,他选择活着。    廖化虽然回忆起马忠前世俘获关羽父子的壮举,却想不起更多这人的壮举。    比起马忠,廖化对朱然更感兴趣。    廖化的语气略带调侃,“听说马将军扬言要杀死我,为潘璋将军报仇,而且,在军中招募了一支敢死队?”    马忠脸上带着尴尬,露出讪笑,“廖将军说笑了,在您的面前,我哪里敢称将军?”    “在下和廖将军可没有私仇,我要杀将军,只是为了给潘璋将军报仇。”    “潘璋将军对我不薄,于情于理,我都应该为潘将军报仇,马某亲自带兵担任全军先锋,已经还了潘将军的恩情,复仇的事情,请廖将军不要再提了。”    廖化对马忠的降服态度很满意。    廖化确实和马忠没有私仇。    不仅仅是马忠,哪怕是死在廖化手中的潘璋和李异,廖化都跟对方没有仇恨。    大家都是为了各自的功名和理想搏杀。    但是,有两种人,廖化一定不会放过。    第一类人是叛徒,糜芳已经死了,但是,潘濬和士仁还活着,廖化暗暗发誓,要让叛徒受到惩罚。    其第二类人,是背盟者,如果条件允许,廖化希望擒获孙权,手刃吕蒙。    其实,抓孙权的可能性比杀吕蒙更大。    这不是能力问题,是寿命问题。    上一世中,吕蒙夺取荆州后便暴病而死,留给廖化的时间不多了。    当然,惩罚吕蒙的事情并不紧急,面前的威胁更需要尽快解决。    “我听说,贵军新到的将领姓朱,会不会是朱然?”    马忠连忙点头,“没错,能够得到吕蒙信任的,一定是朱然。”    朱然不仅仅是孙权的亲信,更是好友,在孙权掌权以前,两个人的关系不错。    孙权称霸江东之后,启用了大批亲信,吕蒙、潘璋,朱然都凭借关系上位。    朱然现在声名不显,在原本历史中,他最终成了扬名天下的名将。    不仅凭借少量部队坚守江陵城,顶住了曹魏众多名将长达半年的攻击,还挫败了叛徒开城投降的阴谋。    朱然不仅是孙权的亲信,更是一名能将。    当然,朱然的防守成功,江陵城坚固的城防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证完自己的猜想,接下来,就该预判敌人的进攻手段了。    看向马忠,廖化提问:“如果你统帅吕蒙军,看到我军沿着河道布防之后,你会怎么做?”    马忠支支吾吾,直到廖化的脸色产生变化,他才连忙开口:“恕我直言,大都督兵精粮足,真想发起进攻,根本不需要使用计策和手段,一路冲过来就好。”    力量达到一定程度,确实不需要使用计谋,但是,廖化对这个答案不满意。    马忠毕竟是吕蒙军的将领,对水军的使用或许有一些特殊看法,廖化决定换一种问法。    “如果将军既获得了水军协助,又希望减少部队的伤亡,那么,你会怎么做。”    马忠这次很爽快,“这倒简单,我只需兵分两路,一支部队正面牵制,另一支部队借助水路运兵,从粉水北部登陆。”    如果没有之前的水战,吕蒙军确实可以借助水军的力量快速调兵。    但是,关羽军在粉水前后安置过两条浮桥。    浮桥已经被破坏了,残骸依旧保留在河道上,必然妨碍船只的航行。    如果运兵船只的数量受到限制,吕蒙军没有办法运送足够的兵力,别说是分进合击了,反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