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获罪赋闲  (第2/2页)
的行为。    虽然不知道廖化的用意,但王甫承诺,会在职责权限内,保障俘虏的待遇。    闲聊几句之后,王甫以处理军务为由,告辞离开。    四冢攻防战后,关羽军没有放弃围城,更没有撤军,当然,也没有利用大胜,进攻襄樊。    关羽亲自带领部分曹军降兵到达襄阳和樊城下,进行过一番劝降。    当然,汉军的这番行动也只能无功而返。    关羽军没有正式发起进攻,除了使用器械对城防设施进行常规攻打之外,关羽军甚至没有发起试探攻击。    军中倒是挑选出不少大嗓门士卒,每天带着盾牌,穿着护甲,按时来到城下,对守城曹军辱骂,引诱曹军出城反击。    刚开始,曹军部分士卒还会使用弓箭狙击骂阵的士卒,后来,双方将士达成了默契,对骂几句了事。    廖化没有去前线观察战况,他每天穿梭在营内,和将士们聊天。    廖化是荆州襄阳人,喜欢和将士们聊起荆州风土人情,和一些家长里短。    十月很快过去,直到闰月中旬,关羽军都没有发动像样的进攻。    关羽军将士们得到休整,战力得到恢复。    这天,关羽派人找到廖化,主动提起要和廖化谈话。    廖化没有迟疑,立即来到关羽营帐。    看到廖化,关羽笑了笑,他的心情似乎不错,“你是不是胖了?”    廖化脸上一红,“最近时间上自由,吃的东西也多。”    关羽让关平给廖化递过去一封信,“这是江陵传回来的消息,你看看吧。”    接过书信,廖化立即打开。    信的落款是赵累,书信的内容很详细,赵累的部队已经进入了江陵城,城中一切正常,荆州也安然无恙。    赵累还在书信中表示,自己虽然奉了关羽的命令,要求接管江陵城防,但糜芳却以没有接到正式命令为由,拒绝对接工作,无奈之下,赵累只能驻军江陵东门。    赵累的态度一丝不苟,虽然没有控制城门,却还是按照命令,把部分出征将士的家眷保护了起来。    廖化疑惑的看着关羽,不理解对方的意图。    关羽是一军统帅,军务繁忙,不可能仅仅为了证明廖化是错的,江陵没有出现险情,就把廖化叫到面前。    关羽没让廖化疑惑太久,“荆州万无一失,襄樊战场已经拖了太长时间,将士们已经完成休整,我即将组织部队对樊城发起总攻,进攻会在两天后进行。”    关羽神态复杂的看着廖化,“你替我给胡修带个话,围头不用守了,留下少量部队做好警戒,我军攻城需要兵力,你让他带兵南下,和我汇合,担当攻城先锋。”    命令下达完毕,关羽低头翻看起手边的文书。    廖化告辞离开,他明白,关羽对自己仁至义尽了。    通过赵累的书信,关羽向廖化证明了荆州一切正常。    传话任务是关羽送给廖化的最后一次逃跑机会。    错过了这次机会,关羽军拿下襄樊,关羽必然会对廖化进行处置。    廖化却并不准备跑,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变化,从时间上算,吕蒙军已经发起了进攻。    关羽和廖化看到的信,是多日前的情报。    信使从江陵出发,到达襄樊前线,需要时间。    赵累送信的时候,江陵是安全的,这并不代表现在同样安全。    最新的战报必然会在最近几天内送到军中。    单人独骑,廖化很快来到围头。    根据廖化的了解,围头原本的驻防部队早已南下,与关羽军主力合兵。    守备围头的,只剩下了胡修从四冢撤回的部队。    刚刚进入围头,廖化就听到营地中不断响起“抓刺客”的呵斥声。    一队队戎装将士在营地中匆匆经过。    廖化连忙拦下了一名士兵,出言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士兵很不耐烦,“去去去,你谁呀,别当着我的路。”    仔细打量起廖化的装扮,士兵露出敌意,“咦,看你面生,你该不会也是刺客同党吧?”    廖化一愣,“我奉了关将军的将令,给胡修传达命令,胡刺史在哪里?”    士兵倒也没有要求证明自己的身份,听完廖化的答复,士兵的态度瞬间发生变化,“原来是关将军的使者,你来晚了一步,胡刺史被刺客杀了。”    廖化大惊失色。    围头营寨的关羽军成分很复杂,既有关羽从荆州带出来的将士,也有襄樊本地投诚士卒,还有一些降兵。    依靠胡修的能力和身份,倒也可以维持营寨的管理。    失去了胡修,军心涣散反而成了小问题,一旦部队发生内讧,那就糟糕了。    追查刺客,为胡修报仇很重要,但是,从事情的轻重缓急上看,保证军心稳定,不出乱子,更重要。    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廖化决定做点什么。    看向那名士兵,廖化问道:“你们管事的将领在哪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