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文明观察者? (第1/2页)
这短暂的交流后安宁已经了解了少许他们的历史和“神”的信息。 唯物教会信奉存在即合理,以客观的方向看待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以他们承认“神”的存在。 但却是功利性的,目的是从神那里获得包括古代生物的造物,上一代文明寄存在神那里的信息。 “喔……储存信息?”安宁随手把手里的平板分解掉。 所以,电磁生命还能当雷达和电脑用?那它是怎么储存信息来着。 …… 铁甲舰降落在一片低矮的房子中央,安宁随教宗下船前往教会的科学教育部,嗯,按照意思来翻译就是差不多的意思。 房子普遍不高,也没有钢铁结构,大多是泥土和石头垒成的,只有少数是用沉积岩碳酸钙材料的建筑能达到十米以上。 教宗带着安宁来到一栋类似大型机枪碉堡的建筑,内部有个历史馆,存放了一些东西能够提供给安宁一些需要的信息。 比如,那些土黄色长得像蝾螈的两栖动物是怎么把自己文明弄没的,然后再被送来的第四批九州人类给奴役聊。 建筑内存放了一些皮质书籍,石刻,刻有类似爬虫的文字合金板,一些玻璃制品,还包括一个型的磁流体发电装置,一些金线圈缠绕的电磁发动机,还有很多都已经在时间的冲刷下破损严重难以辨认的器械。 从微型的软金属榫卯零件,银质导电线圈和金质散热管能够看得出这做工的精巧和内在的科技层次水平,非常高。 比山海界还要高很多。 虽然在很早以前这个大陆的很多金属元素被空的新星掠夺,但那上一代文明还是从高水压的深潭底下寻找到了很多重元素与新能源。 比如用于做电线的金矿银矿,用于当能源的可燃冰,也就是然气水化合物,高水压下形成的固态甲烷。 安宁大概能够推测一下上一代文明的科技树。 在这个没有铁与煤炭的世界,上一代文明直接跳过了蒸汽机技术,直接开始使用电力。 利用水底可燃冰作为能源,直接发展出了磁流体发电技术。 可燃冰为基础的电力技术发现得以在这个贫瘠的世界发展出一个文明,一个特殊的文明…… “这里有很多它们的历史和造物。”教宗拿起一本铅板压盖着的皮质书籍和一本线装皮书。 安宁接过两本书,分析了一些成分。 一本是那些两栖生物的外层保护软组织,可以是结构特殊的表皮,还有一本是九州人类的皮肤制作的。 “这质腑…”安宁向教宗问了一下。 “这里没有木头,石板……在当时这是唯一的记录信息的纸了。”他点点头平静的回答道。 安宁也没继续问。 这块地方确实能让当时哪些九州世界的人生活下来,但数代之后因为缺少九州世界的环境与规则,他们后代逐渐无法成为武者,而且随着人口增加生存就更加困难。 手里的是一本翻译字典,对照九州文字和上一代文明的文字意思。 从翻译来看,这是一本两栖文明的“最后幸存者”与“神”建立联系的过程。 还有一些秒速两栖文明的简单历史。 安宁没有先去看那些与“神”交谈的部分,而是先去看讲述的历史。 这是遗漏掉的部分,上次用驱动检索规则的使用没检索到这个文明,所以直接让第四批前往这个世界。 想来当时那文明已经灭亡了。 “那些土黄色的泥巴在数千年有过一个两栖文明。”教宗看到安宁翻看的位置,就在一边缓缓讲述他总结到的文明历史。 …… 希望之地大约一千多年前有个文明。 它们大多生存在地底,生活在错综复杂溶洞中,喜欢敲击的声音来交谈,而且一切交谈都在于黑暗中,感光器官非常敏锐而脆弱。 它们有敏感的表皮感受器,就像蝙蝠一样能感受回声,即使在无光的环境也能听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