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022章 定远局势,大战渐起 (第2/2页)
却又一转,有些无奈的道:“可若是如此的话,只怕是正中官军下怀!” 这话刚一出口,曾广文的脑海之中便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熟悉的人影来。 随即自嘲一笑,轻轻摇了摇头。 那个如妖孽一般的男人,着实让曾广文自叹不如。 天圣太子眸光闪烁,脸色阴沉凝重,一对浓眉微曲,长而疏的睫毛轻颤着,那双幽深的眼眸之中,好似藏着狂风骤雨一般。 “既如此,那便依军师所言,咱们点兵出城,与之一战!” “我就不信了,我军八千儿郎,难道还打不过他区区两三千人!” 天圣太子乃是天圣教主的亲生儿子,自幼便跟随教中的能人异士学习武艺,跟着曾广文读书习字,而且天圣太子自小便极为聪慧,天资极高,学什么都快。 “传本太子令,命火头军杀猪宰羊,埋锅造饭,叫二郎们都饱餐一顿,叫二郎们都给本太子养足了精神,今晚三更,大军出城!打官兵一个措手不及!” “慢!”天圣太子的话音刚落,传令兵正要去传讯,曾广文却忽然开口阻拦。 “太子殿下,且听微臣一言!”曾广文冲着天圣太子躬身拱手,恭敬的道: “昔日微臣在淮南之时,就和徐章此人打过交道,此人机智过人,胸有沟壑,行事小心谨慎,谋定后动,从来不会打无准备的仗,现如今他既然敢如此激我们出城与之一战,定是有什么完全的准备,此事咱们还需从长计议,便要要出兵,也不能妄动。” 曾广文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却又说不上来。 “而且微臣怀疑,赵宋朝廷还有一支我们没有察觉到的力量藏于暗中,甚至很可能就隐匿在咱们中间,为官军传递消息,上一次淮南之事之所以失败,微臣认为很有可能就与此有关。” 不得不说,曾广文的嗅觉确实敏锐。 天圣太子眉头微皱:“军师是说赵祯老儿的皇城司?” 曾广文一脸凝重的道:“皇城司麾下有一个名为探事司的衙门,原本势力只在京畿之地,可自从上一次淮南事败之后,赵祯老儿便在各地建立起了隶属于皇城司麾下的探事司,专司刺探情报。” “探事司?”天圣太子眉梢一挑:“就是咱们起事时抓获的那些朝廷探子?” 曾广文点头,面色依旧凝重,目光幽深。 曾广文昔日可是中过举人的,若非是因为某些缘故,被当今的赵宋朝廷伤透了心,而后又被天圣教主所救,无论如何也不会沦落到造反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知道皇城司这三个字所代表的能量。 “慢着!”对于曾广文这个授业恩师,天圣太子还是极看重的,而且曾广文的顾虑不无道理,赶忙再度叫住传令兵。 如今定远城中军民虽然基本上都入了天圣教,上至衙门的各级官员,底下的差役,下至底层的百姓,街上的泼皮闲汉,尽皆成了天圣教的信众教徒,成了天圣国的国民。 可这些人里头,哪些是真心投效,对天圣无比虔诚,哪些只是东施效颦,鱼目混珠,效仿昔日东郭之事,谁也说不清楚。 人心隔肚皮,便是自诩天神下凡,天生圣人的天圣教主,也不能够洞彻人心,知道人们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想法,更何况旁人。 “不知军师有何高见?”天圣太子谦逊的问。 曾广文摇着鹅毛扇,头上戴着方巾,和话本评书里头的那些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智囊军师一个卖相。 曾广文目光流转,笑着凑到天圣太子耳畔低语一阵。 半个时辰之后,定远城内忽然想起了沉闷的鼓声,鼓声如雷,几乎传遍了整个定远县城。 “鼓楼!” “是鼓楼方向!” “难道是官军来了?快!大家往鼓楼方向赶过去!” “赶什么赶,这是聚将的鼓声,估计是太子殿下已经决定要出城好好教训那些官军一顿了!”人群之中,一个瞧着三四十岁模样,身上穿着一身略有些破旧的披甲,一看就是老兵油子的军汉一巴掌就呼在了身侧的年轻人后脑勺上。 还不忘没好气的白了那年轻人一眼。 年轻人吃痛,捂着后脑勺不停的揉搓,可在看着老兵油子,却丝毫没有还手的意思,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只能讪讪的赔笑:“黄哥说得对,定是太子殿下想要带咱们出城好好教训教训那些狗官兵!” 嬉皮笑脸的,好似一条不停摇尾巴的哈巴狗。 旁边围着的士卒们听到老兵油子的话,也纷纷意动,不是害怕,而是跃跃欲试。 半个时辰之后,各部将领回到本部。 正是点兵聚将,又两刻钟之后,大军才正式出发。 定远城中共有守军八千,这次出兵,天圣太子直接带走六千人。 六千皆是步卒,没有骑兵。 天圣教的骑兵都被天圣教主给带走了,留给天圣的太子的便只有步卒。 十月初三上午巳时左右,天圣太子率领六千大军开拔。 午时初刻,前军已经能够看见官军大营四周皮飘飞的旌旗了。 官军大营之中,已至主意定远城动向的斥候营早已经飞马回报,叛军大军开动,朝着己方扑来。 徐章一声令下,大军也随之而动,营中将士纷纷枕戈以待,做足了准备。 池河畔。 两军相遇。 没有演义之中的站前对话,中军令旗一动,双方大军便不约而同的动了。 “杀!” “杀!” ······ 嘶吼声,喊杀声震天作响。 碧空如洗的天空之上,不知何时已经笼罩上了一层阴云,原本璀璨明亮的天空,变得灰暗,好似蒙上了一层纱。 天空之下,两帮人马,就像是两群黑漆漆的蚂蚁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在一处。 刀剑交击,金铁交织,鲜血四处飞溅,不过片刻功夫,便不知倒下了多少具尸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