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疾风骤雨(6) (第1/2页)
辽省,日占关东州,大连。 前清光绪二十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西历1895年,根据华日签订的约定,华国将大连等地割让日本,日本随即宣布,以辽东半岛租借地成立关东州。 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原本只是一片荒滩的大连,已经基本成为洋房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城市。 就在城北临海的日本桥附近,有一片两层水泥建筑,以围墙阻隔,门口还有日本兵站岗。 这片建筑虽然没有标注名字,但大连本地人都知道,这里是日本关东军的军官宿舍,虽不是什么凶神恶煞的阎罗殿,往来的华国人也都是尽量绕着走,是以,此地得以呈现别样的清幽。 入夜,几道黑影出现在大连街头,而后悄无声息潜行到宿舍营区外草丛中。 趴伏在草丛阴影中,其中一人掐着块码表,轻声道: “五,四,三,二,一……来了!” 五十米外,院墙转角处,传来整齐的脚步踏地声,一队人影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走过来。 几个人影迅速趴下,把头深埋在地面,静待这队巡逻日军缓缓走过。 待到日军走远,刚刚说话的人影方才小心抬头,望着数十米外的背影,对另一人轻声道: “队长,走了……” 竟然只是称呼“队长”,没有如大多数兄弟般叫“少爷”,这简单的称呼,引起第三人不满,恶狠狠瞪视过来。 说话人恍若未觉,只轻声继续道: “按照他们的规律,下一次经过需要二十八分三十秒后。队长需抓紧时间。” 被称作“队长”的人微微点头: “你在这里等着,一会出来,我会事先联络。接应的弟兄都安排好了?” “队长放心,你都问了三遍了。” “呵呵”干笑后,那“队长”对第三人打个手势。 第三人迅速起身,快速来到院墙下,扔出一道钩索。 随着“吧嗒”一声轻响,三人迅速安静,等待了一会,感觉院内没有声响,第三人这才拽了拽钩索,感觉非常结实就要上去。 那“队长”阻止了他的动作,示意自己先上,第三人迟疑了下,但此时并非争抢的时候,随即退到墙根,小心警戒着。 “队长”动作飞快,借着钩索,三两下就爬上墙头,朝里面窥视一阵,翻身而入。过了一会,从墙内传出几声轻微的蛙鸣,那第三人也随之翻墙而入。 收好钩索,两人伏在宿舍区的小树林中,第三人凑到“队长”身边,轻声抱怨道: “少爷,这些人太无礼,竟然只称呼您为‘队长’……” 那“队长”竟然是马明远,他扭头过去,用微带深意的目光注视第三人一会,见对方有些怯怯的低头,这才轻笑道: “老丁,他们并非老弟兄,我对他们没那么多恩惠,中规中矩一些,不要太过在意。” 那第三人感觉被自家“少爷”看破心中那点心思,急忙解释: “少爷,不是我丁山多心,只是,只是,机搜队毕竟没追随少爷经历生死,若再没了尊敬,只怕其他弟兄会多心。” 马明远没有再去看他,只轻声道: “不一起做事,怎会经历生死。放心吧,慢慢会好的。” 见马明远不愿多解释,丁山只得熄了继续的心思,小心的窥伺宿舍营区。 其实,丁山的那点心思,前后两世久经世事的马明远又怎么会不明白?无非是机搜队这群突然冒出的人手,并非特侦队中间固有的情报队和行动队,让丁山生出一丝丝危机感。刚才的“抱怨”,与其说是抱怨,更多的还是试探,想试试机搜队在马明远心中位置,进而考虑会不会威胁到丁山现在的位置。 有些话马明远不会明说。 在特侦队既有的行动队和情报队之外,再行拆分,对职责和任务进行细化,是马明远必须要做的。至于出现在大连,名叫“机搜队”的这批人手,却不在他计划之中,因为,这批人手,是鄂媚介绍来的! 鄂媚的人,会是什么来路? 马明远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事背后就是自己那位“好”老师贺安才的手笔。甚至说,很可能都非贺安才所属的CPC满洲盛委的安排,而是直接听命于赤俄赤军总参情报局,或是赤色国际。 对马某人来说,这批人手着实烫手。 但他能说不么? 不怕别的,就怕这是来自赤俄和CPC的试探。所以,纵然这些人在某些地方,不会那么放心,他也要勉力收下。 至于如何使用,呵呵,他将其单独成队,命名“机搜队”,也不让他们彻底融入特侦队,不去执行过于隐秘任务,就是当下最好选择。 但这些话,自是不必与丁三细解释了。 大概是大连在日本占领下承平日久,这关东军的军官宿舍区,内外防备都非常松散。院外还每隔半个小时,有一队日军巡逻,到了院内,便是连巡逻值守的人都欠奉。 因而,马、丁两人,就好像两个小贼般,贼头贼脑、蹑手蹑脚的,溜到一栋二层小楼。 宿舍区内的小楼都是一个样式,每一层有直通的回廊,连通一个个标准房间。因为已经是午夜两点,仅有一两间内还亮着灯。 按照事前打探的情报,两人悄悄来到一层中部一间门外。 侧耳倾听了一阵,让两人惊悚的是,屋内竟传出鼾声! 这…… 丁山脸色骤变,看向马明远,有质疑,有惊悚,也有颓丧。 马明远明白,这质疑并非针对他,而是针对机搜队。因为,此次情报打探都是“机搜队”完成,现在情报出现重大差错,这群人究竟是否可靠? 马明远也是心中惊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