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 大丰收 (第1/1页)
古问天等人收到姜余的信息后,即刻开始了两手准备。 他们重新开了个账户,把剩下的资金全部导入进去,并且申请了五倍杠杆,随时准备做多。 至于那个做空的账户,也随时准备平掉,避免更大的损失。 全球农业领域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农作物期货市场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非有足够的保证金,一般人很难在这里混。 印度在这几个月的粮食战争中损失巨大。 他们是农业出口国,粮食涨价对他们自然要好处。 可也正因为是粮食涨价太多,他们的粮食反而卖不出去了。 东南亚普遍都不缺粮食,非洲和独联体国家又因为外汇缺乏,没能力购买。 供给国内,价钱又太低了,明显不划算。 这么犹豫了一个多月,一场大雨过后,粮食变质了,甚至是腐烂了。 最后,只有贱价卖给饲料厂… 他们郁闷的想哭啊,不仅外汇没赚到,甚至还亏本。 国内底层的低种姓百姓没钱买高价进口粮食,只能眼巴巴的一个个饿死…… 一个粮食出口大国,正面临着全国大范围的饥荒…… 可笑的是,他们还在对桦国所谓的饥荒指手画脚,恬不知耻的吹嘘自己国家粮食出口战略。 他们对底层百姓的饥荒视而不见。 因为那些人都是贱民,没人权,没生存权。 不仅仅是他们如此,东南亚的其它主要产粮国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但阿三们刚刚爆发的饥荒,却又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岛国粮食储备技术还是可以的。 当价格刚上涨时,他们就买了上百万吨放在仓库里,压根就不愁饥荒。 现在的亚洲唯一急需大米供应的就是北高丽。 但那国家穷啊! 买不起啊! 所以东南亚国家的大米粮油情愿通过走私渠道平价卖给桦国。 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的,阿三就是前车之鉴。 上一秒还想大把挣外汇的阿三,下一秒就开始闻名于世。 他们陷入饥荒的意外事件,给国际粮商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 许多记者开始对此大写特写! 印度阿三们的悲惨境遇,得到了众多国际粮商的“同情”。 他们表示会倾尽所能,帮助这个有12亿人口的贫穷大国…… 陈松在第一时间接到消息后,即刻平空仓,全部转手做多。 也幸好,做空的资本越来越多,抛出去的空单在不到五秒钟的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 印度被曝出饥荒后的第二天,澳鼠国产粮区附近的树林,因雷电起火,导致大范围蔓延的火灾… 本来已经回落20%的粮价,又像吃了兴奋剂一般,迅速飙升,回到了粮价最巅峰位置。 这一波cao作,着实把一些小型的投资机构拉入了深渊。 接着,北美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旱情,大范围的农田得不到浇灌…… 进而导致蝗灾和蝉灾大面积肆虐,农作物减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几天后,欧洲多国出现了十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多瑙河上的一座水坝突然决口。 号称欧洲粮仓的波兰平原一片汪洋…… 国际粮食价格蹭蹭的往上涨…… 粮食价格已经是之前的八倍了。 这价格已经是史无前例的了。 姜余万万没想到,国际五大粮商巨头,居然有如此魄力。 为了不空手而归,居然敢把全世界拉下马。 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游资们损失惨重,大部分都被爆仓。 稍微好一点的,机灵一点的,也是赔光了之前赚来的红利,勉勉强强保住了本钱。 埃里克·拉梅兹绝对心狠手辣! 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红利,孟都山不惜与世界为敌。 澳鼠火灾是他叫人点火放的。 多瑙河水坝是他命人炸的。 北美大旱是他命人把……。 …… 启辰投资的资产翻了几倍,达到了1200多亿美元。 在这粮食危机中足足赚了1022亿美元。 恶龙对冲基金因为此前对冲了一部分损失,全部清盘后总盈利675亿美元。 储粮局因为第一次cao作,基本上都跟着古问天干,所以也大赚一把。 还掉全部贷款后,居然还有342亿美元,将近快3000亿人民币了。 这可把他们吓坏了! 尽管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要上缴给央行,但留下来的资金也很可怕了。 最后,桦国大佬拍板定下规矩。 1.外汇全部上缴兑换一成人民币给储粮局员工作为福利和奖励。 2.另外再拿出一部分,在全国各地建设更多,更精良的储粮站。 3.留下10亿美元,作为海外投资基金,储粮局负责管理。 真是可笑。 桦国第一个海外主权基金,居然是粮食仓管员负责。 按照大佬的话说:“由他们负责管理,绝对不会亏钱。” 其实,细细想来,也对啊! 这10亿美元,如果只参与第一期的桦国粮食战争,也可以赚到至少五六百亿美元。 就算是参与后面的世界粮食战争,也不会亏本…… 以后,桦国的粮食储备肯定会越来越多。 兴风作浪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强势。 这些钱只要在粮食期货上运作,就绝对没有亏的道理。 姜余他们资金量少,平仓也比较快,没几天就出来了。 那些国际粮商,都是大资本投入,想要平仓,就得有人接盘。 而这些接盘的人,也只能是那些缺粮食的国家了。 要知道这可是接近上万亿美元的交易量啊! 他们可是掌握了全球90%以上的粮食生产和贸易。 仅凭东南亚零零散散的粮食贸易,是不可能拯救大多数人的。 就如当下的印度,即使是1%的粮食缺口,也有可能导致上千万人的死亡。 就算是营养丰富的恒河水和牛屎牛尿也没办法拯救他们。 好在这个国家的人民饭量少,只要撑上几个月就能够再度活蹦乱跳了。 姜余就是搞不懂,这些人就是活活饿死也不杀他们的神牛,甚至还要保证这些神牛不被饿死。 这样的宗教理念,真是令人费解啊! 国际粮商因为这一次战略大转移,赢得了不少好处。 却因为这样的无耻涨价行为,受到国际上的广泛批评。 当然,这些批评对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反而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可。 垄断、寡头才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正当他们洋洋得意时,另外一股危机,正朝他们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