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孤军 (第2/2页)
进来的那个谷地你们也看到了,那里足够大,完全可以设立两个万人级的步兵营地而不被发现。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人不知鬼不觉的登陆。” 沙清和洛白点头,这个问题才是他们在这里埋伏有没有意义的所在。如果这里无人经过,那么埋伏也就没有意义。 “从谷地出去,道路很多,但是大陆只有一条。” 他指着脚下的地方道:“就是这里!” 洛白直接跑了出去。 站在凹槽的边缘往下看,果然是一条三四丈宽的土路。虽然此刻土路上都是尺高的枯草,却不影响队伍行进。 洛白回来,张公子等人都看着他,神色诡异。 “这小子不会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吧?” 问完,又觉得不对,追问道:“他不是丰裕城人?” 丰裕城人不会不知道这条路,更不会不知道这条路被荒废的事情。 可洛白刚才的表现绝对像是不知道。 “我确实……” 洛白刚要承认,却被沙清打断了:“张大人总不会是要我们在这里伏击叛贼吧?你要知道,如果他们准备攻打南城,绝对不是三五百人,那可是数万甚至是十万人的规模。这样的兵力对比,怎么打?” 三百人打万人,甚至是数万人,那可不是演练的一百对九千九百,这是真正的三百人对数万人! 兵力太过悬殊,无疑是送死。 张公子虽然不知道沙清为什么不让这个小子说下去,却没有追究。 至于沙清的问题,他显然想过。 “我们这里的上百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已经有五天了,所有的粮食都是定量发放,而且没有热水。好在这几天都下着下雨,我们还不至于渴死。” 沙清和洛白不明白张公子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认真听。 “粮食都在最里面的那个帐篷里面存着,定人定量。没人去吵着要,更没有人去抢。知道为什么吗?” 沙清两人自然摇头。 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可现在还是不说的好。 “为什么?因为我父亲带他们出来的时候,已经安顿好了他们的家人。因为分食物的人是我,而我又吃的最少。更因为他们相信,带他们出来的人,会把他们一个不少的带回去!” “当年万人随君去,而今匹马长队归。道旁老妪忽近前,事君伢崽何时回?” “这是我爷爷当年功成回家时候的经历,当时他泪流不止。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因为他受不了相亲期盼的目光。” “你觉得我和我父亲能受得了那种目光吗?” 洛白眼中有的只是深深的震撼,他接口了:“所以你们同来,也会同归?” 张公子看着洛白目光第一次有了欣赏:“小子,接人话茬可不是好习惯,不过这次你接的不错。” 沙清还能保持冷静,他虽然也感动于那首诗,可还是问道:“但这些和打这场没可能打赢的仗有什么关系?” 张公子笑道:“没有吃的,或者说是人多饭少,我们这百人能够坚持着苟延残喘却不内讧,你觉得十万人的队伍,没了粮草,也会如我们这样相处融洽?据我所知,这里的二十多万叛军,似乎是南方四五支叛军组成的联合军队吧?” 在场的都不是笨蛋,自然明白张公子的意思,都目露精光。 一群人因为利益联合一起,在共同的敌人和利益面前确实可以做到暂时的合作。可当这种联合遇到困难,比如说大规模的粮食短缺,那么他们必然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去争夺粮草。那个时候,这支队伍也就没有最初的战斗力了。 “我们能想到的事情,敌人也一定能想到,他们必然会加派重兵保护粮草。再说了,难不成你想用我们这点人去毁坏粮草?” 想法是好的,可做起来太难了。而且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沙清没有听下去的意思,直接摇头道:“我们这队人马存在的任务是择机捣毁敌人的船只。而你的这个想法我无能为力。” 张公子似乎不意外沙清拒绝的如此迅速果决,继续道:“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叛军手里面有近四百艘车船。一只船上可以运载五百到八百名士卒。也就是说,保守估计也有近二十万的兵力。不过他们还要押送粮草,所以不会满载兵力,但应该不会少于十五万人。” 这一席话说下来,沙清直接闭嘴。 张公子的话无疑再告诉他,四百艘船,就你们这两百号人,能毁几艘? “我并不反对毁船,毕竟毁船和毁粮并不矛盾。” 沙清道:“你想怎么样?” 张公子笑了。 沙清这句话,已经表明他认同自己的想法了。 “敌人虽然在北岸设立水师营地,但难保他们不会偷偷在南岸登陆。而我们就在这里等他们。只要他们登陆离开,我们后脚就去他们的水师营地……” 说到这里,张公子看了沙清一眼,吐出了两个字:“烧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