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 亲家好 (第2/2页)
以我尽可能减少在家里呆着。 那种压抑的气氛始终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 我宁愿和经常在一起的几个“人生知己”:佳佳、雷子、老闫、彭超,在每个周末的下午,去公园聚会玩耍。 说是公园,其实只是一个被围墙围起来的有树有草的地方而已。 面积大小是标准学校cao场的1/4,种着杨树和松树,还有一些杂草,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旗县里的公园。 当时我们只要聚在一起,便会“谈天说地”,胡侃、乱侃,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想法和心态,而我只要和他们在一起,就能够忘却一切烦恼。 可能会有朋友疑惑,难道我们都不学习吗? 可以参加课外班、补习班、特长班等各种课外活动呀! 非常抱歉的告诉你,那个时候,我们的学习全靠自觉,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作为学习的“主课”,老师才会偶尔留作业。 其他的诸如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之类的课程,根本不会留任何作业,一次都不会。 所以那个时候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而且成绩优异的同学,自律性极高!毫不夸张! 一般情况下每周五的晚自习,我们便可以把所有的作业全部完成。只盼着周末的时候能和知心的朋友们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待着就好。 至于课外班更不用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课外兴趣班! 即便是有,像我们那样的家庭情况,也不会去参加。 原因很简单,一家人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有富余的钱上什么课外班呢? 所以我们那一代人,或者说我们那一个区域的那一代人,又或者说我们那一个小旗县的那一代人,都没有任何特长,才艺之类的学习。 这便是人生。 有一句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有的人拼尽一生,都是在想要去罗马的路上。 幸运的人可能在而立之年前后就可以到达。而那些人生坎坷、命途多舛的人呢?也许到达的时候已是年过半百、年过古稀,甚至奋斗终身也无法到达那个心中的目的地。 但是,有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事实,有些人出生就是在罗马,省略了别人一生都要奋斗的时间。 这便是社会。 后来我认识了“疯子”,他是上一届留级下来的学生,恰好到了我们班。 疯子浓眉大眼,比我们都大一岁,性格和我们相仿。 那一次的认识注定了他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至交好友,这便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刚到班级的他暂时还没有分到课桌,小胡子便让他拿了一个凳子坐在了我的旁边。 初次见面谁都会有陌生感和防备感,所以刚坐在一起的时候,除了学习,其他方面的内容我们很少交流。 课后,佳佳和雷子趁他去卫生间的时间,悄悄的翻开了疯子的英语书,上面清楚的留着他那“温文而雅”钢笔的痕迹。 好像女孩子的笔体呀! 接着映入眼帘的,却是顿时让我们三人大跌眼镜的英语笔记。 Lessonone上边用汉语“准确的”记载着单词的发音:“来森旺”。 当然不止这一个。 Goodmorning,class:“雇的毛宁,格兰仕”。 Goodmorning,teacher:“雇的毛宁,提成儿”。 sitdown,please:“袭他裆,潘老师”。 Bus:“爸死”。 Nice:“奶死”。 Yes:“爷死”。 Juice:“舅死”。 ……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我们看得啼笑皆非。 “一看就学习不好。”佳佳边翻着书,边感叹着。 “回来啦,回来啦!”雷子突然看到了他的身影,悄悄的说。 佳佳赶紧把他的英语书合了起来。 之后,有佳佳这个“男公关”从中搅和,我们很快的熟络了起来,在聊天的过程中,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和我们交往过程中发现,疯子有着比年纪更加幼稚的性格。仿佛我们是他的兄长一般,都说性格相似的人很容易混在一起,我想我们便是这样。 如此以来,我们几个便天天厮混在一起,除了放学之外。 每当周末的时候,我们便不约而同的在某一人家中待上一整天,除了疯子家便是雷子家,很少在我家,因为我不想回那个家。 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由于我的某些变化,让我一度阶段性的脱离了我们这个优秀的组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