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圣旨 (第2/3页)
道那边会不会仗着娘娘夺了这府里的家业,那时候他跟后街上的旁支又有什么分别? 虽然贾琏打成婚后就没少奉承着贾政王夫人,但是,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贾赦绝对不能出事。 尹太医道:“我先给将军扎几针。” 怎么说也要先把人弄醒了,才好灌药。 尹太医打开随身的针囊,一排大大小小的金针闪闪发光。当他的手指从金针上划过的时候,邢夫人贾琏都是屏气息声,生怕惊扰了尹太医。 手腕、脖颈,最后是人中。 邢夫人贾琏不通医术,不知道具体的xue位名称,只知道大致的位置。 当最后一针拔起的时候,贾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却没有醒。 尹太医道:“先让贾将军睡一觉。我开个方子,等他醒来先吃两剂。明日我当值,后日再来复诊。夜间注意发热,若是发热了,先用温水擦拭身体,并派人去太医院。” 说完,尹太医就收了针往东间去了,那边早有小厮备好了纸笔磨好了墨。 贾琏千恩万谢,他将方子交给邢夫人让邢夫人派人去抓药,自己则送尹太医到大门口。 贾琏还记得当年尤二姐的悲剧,也留了个心眼儿,特地叫了个小厮跟着尹太医去太医院门口守着,防止尹太医跟那位胡太医一样跑了。 这两日贾赦若是好,那便罢。若是贾赦不好了,他绝对闹个天翻地覆! 尹太医倒是不知道自己的身后缀了个小尾巴,他回到太医院坐下没多久,就有内侍传圣谕,却是太上皇宣召。 尹太医不敢怠慢,略略整了整衣衫,小步跟上。到了宁寿宫外,宫人井然有序,尹太医在外面等了小半个时辰,方有内侍出来宣他觐见。 太上皇须发尽白,跟十年前相比,他又老的很多,不过精气神倒很好,这会儿正穿着常服在池塘边上钓鱼,边上一张矮长几,秉笔太监金安长坐在地上正在批改奏折——他将奏折读给太上皇听,然后把太上皇的意见登录在奏折上。 尹太医到的时候,太上皇随手洒出一把鱼食,口中漫不经心地道:“政事堂越来越不像话了。这等小事也来劳烦朕。” 等尹太医恭恭敬敬地在地上行完大礼,太上皇这才道:“来啦。贾恩侯如何了?” 尹太医花了一息时间才想起贾赦字恩侯。 “启禀陛下,贾将军很不好。” “哦?” “贾将军耽于酒色,早就掏空了身体,近日又添了心事,内外内外交攻下才会病倒。今日又受了大惊吓,人已经昏迷了。” 又不是给宫里的贵人诊脉,为了自身的安全需要掉书袋。既然是给臣子诊脉,自然还有啥说啥。 更重要的是,尹太医知道,太上皇最近脾气越发孤拐,跟太上皇掉书袋,就跟预约廷杖没什么两样。 “惊吓?” “是的,陛下。臣才说过贾将军需要静养,忌情绪起伏过大,转头贾家就有人刺激贾将军,致使贾将军惊惧过度,直接昏迷。” “你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 太上皇冷哼一声,道:“这贾家,越来越不像话了。他有儿子吗?” “回陛下,贾将军现存二子,长者单名一个琏字,十年前就以捐官六品同知。” “哦?现在呢?” “听说是嫌弃穷山僻壤,没去。” “又是个废物。”太上皇没好气地道,“爵位先晾着。贾赦的请辞,朕准了。眼下最要紧的是江南,这等小事就不必来烦朕了。把贾赦的折子发给紫宸殿。” “是。” 因是宁寿宫转过来的,紫宸殿自然是优先处理。 皇帝取过折子,先看署名。 “贾家?” 他一听到贾家就烦。 无他,让他想起了宫里的那个凤藻宫尚书兼贤德妃。 皇帝不喜欢贾元春,要不然他早就在刚登基的那会儿就宠幸这个女人并把她收入后宫了。 毕竟贾元春当时是皇后跟前的女史,遇到皇帝的几率还是挺高的。而且宫规规定皇帝每个月固定有那么几天要留宿皇后宫中。 皇帝不喜欢贾元春也不喜欢四王八公等老牌的勋贵之家,所以他对贾元春视而不见。那时候他还盘算着,等贾元春年岁到了,封个位分高一点的女官就放出宫去。 怎么着也是老臣之后,该给的体面还是要给的。 可谁还会想到,贾家竟然借着家中一个后辈女眷的葬礼联合了一大堆的勋贵老臣,直接向皇帝示威,加上那会儿太上皇也向皇帝施压,皇帝没办法,这才册封了贾元春几个。 那是他登基以来最憋屈的一件事了。因为太过恶心,他并没有按照惯例册封贾元春为嫔妃,而是以内廷最高女官的官位来册封她,还提前给了谥号。 也因为这件事情,皇帝一直记恨着贾家和跟贾家有关联的一切。 如果这张折子不是宁寿宫转来的,他绝对会丢到一边。 他的心腹大太监郭固见状,小心翼翼地道:“陛下,听说一等神威将军病了,病得很重,以致于杨侍郎急着给儿子办喜事,就怕贾将军有个万一,林小姐要为舅父服丧耽搁吉日。” 贾赦要死了? 这倒是个好机会。 皇帝这才细看那奏折。 贾赦的奏折写得哀婉动人,只可惜,皇帝对贾家的印象实在是根深蒂固,那一句句没给皇帝火上浇油都算皇帝心情好。 “原来是请辞爵位并自请出宗的。” 请辞爵位? 自请出宗? 郭固都愣了。 皇帝道:“去查查是怎么一回事儿。” 立刻有小太监应了。 过了不久,小太监回来,将贾赦在杨家筵席上脸色大变,带着儿子急匆匆回家,上了折子后就病了,今日又受了惊吓已然昏迷不醒等事一五一十地禀告给至尊。 皇帝道:“竟然如此胆小?那他儿子怎么去的平安州?” 而且是两次,还见了平安州节度使。 这是皇帝绝对不能容忍的。 郭固道:“启禀陛下,据臣所知,这三十年来,贾将军基本不出门,没少被人笑话是花园将军,后来又成了马棚将军,就连其长子贾琏也不大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