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 准备人前显圣 (第1/1页)
虽然不解,但方默还是主动跟上。很快,方默就见到了孙德才。 这是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孙导您好,我是方默。”方默主动问好。 上下打量了一下,孙德才笑着说道:“嘿,长得不错。” “谢谢。” “走,跟我去见导演。”孙德才也没说什么,直接领着方默去了一旁。 《康熙三》的导演是孙树培,也就是《还珠格格》的导演。 有着《还珠格格》打底,孙树培自然妥妥的大导。 方默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几个主要演员讲戏。 也就是三德子、法印的饰演者。 方默来得晚,并没有看到这场戏的全部,所以一时之间也摸不清这场戏讲的是什么。 不过让人无奈的是,就在孙树培给三德子、法印讲完戏之后,道具组似乎又出事了,孙德培直接去了道具组。 孙德才无奈地苦笑了一下,丢下一句:“你等一会儿,我去看看。” 这一待,就直接到了晚上。 方默也没着急,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几个演员演戏。 不过可惜的是,今天似乎是三德子、法印以及小桃红的专场,所以一天都是他们三个人的戏。 别说张国粒了,就连邓杰也没见到。 不过想了想,方默倒是很快释怀了。 人家毕竟是大腕儿,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剧组里,出去工作很正常。 人生百态,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样。 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一样。 结束拍摄,孙德才在整理家伙事儿的时候,才见到了正在和道具整理东西的方默。 “嘿,你怎么跑这里了?”孙德才无语了。 这家伙也太奇葩了。 “嘿,孙导。”方默将手中的活儿干完,笑着迎了上来。 “走,我带你去见导演。”孙德才主动开口。 这一次方默终于顺利见到了孙树培。 “导演,李青山的演员到了。” 孙德才笑着说道。 “你是来面试的演员?”孙树培有些惊讶地问道。 “是的。”方默憨笑着回答。 “嘿,这什么事儿啊。”孙树培哭笑不得地说道。 见到一旁的孙德才一脸茫然,孙树培笑着解释了起来。 原来孙树培是张国粒半路聘来的导演,他和整个剧组并不熟悉,所以并不清楚方默是谁,白天的时候,偶尔会见到方默在一旁等着,就以为是工作人员,指挥方默干了好些活儿。 而剧组这边,因为他是孙德才领来的,又被孙树培指挥去干活,谁都以为他是孙导的人。 再加上有人旁敲侧击的情况,又从方默的口中套出他是孙导让来的。 孙树培,孙德才,都姓孙,直接就窜了。 一个有趣的误会。 其实执行导演在剧组一般都是副导演的位置。 但是就算是副导演,在称呼的时候,一般也都是导演。 以往剧组称呼两人都是孙导和孙副导。 结果方默第一天来,自然直接称呼孙导。 所以事情也就这样了。 孙树培简单介绍了一下李青山这个角色,并且给了方默台词。 其实事情到了这里,就算是新人也都知道方默绝对是过了。 原因很简单,面试之前,给你台词,这不是看重你又是什么? 可以说虽然方默白白待了一天,但能够拿下这个角色,也还是让人羡慕的。 方默直到看到台词本,这才想起这个角色是谁。 李青山是《康熙3》的第一个单元《锦袍记》的关键人物。 换句话说,他是整个《康熙3》所有故事的起因! 《锦袍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 因为李青山多年没有回家,三德子特许开恩让他回家探望。 结果李青山回到家之后,家中已经人去楼空,他极度悲伤之下,吐血而死。 从而引出了三德子被康熙特许回家,却发现自己的穷家变成了富户不说,更是被兄长做主娶妻过继了一双儿女,还成了当地贪官污吏的遮天大伞。 可以说《锦袍记》这个故事能否表演的出色,一方面是要依靠诸多主要演员的表演,另一方面,却是要依靠李青山这个角色的“引子”是否爆了。 偏偏的,这个角色不好演。 首先,作为康熙的轿夫,李青山本人就需要长得壮实。 身体不好的那自然是不能要的。 其次,是演技。 是的,别看这个角色小,但却需要不俗的演技。 有这个演技的,未必会愿意来当龙套,能够愿意来当龙套的,却偏偏没有这一份演技。 很快,方默就背熟了台词。 毕竟本身也没有多少。 就在这时,已经换装完毕,准备离开的三德子赵亮正准备离开,偶然间看到孙树培旁边聚集着一群人,好奇之余,就走了过来。 “这是嘛呢?” “亮哥,有人要试镜李青山。”有人在一旁解释道。 别看赵亮其貌不扬,但人家现在可是知名的演员。 虽然只是一个三德子,但这个角色就足够人家吃一辈子了。 对比其他人,已经好太多了。 赵亮一怔,随即来了兴趣,慢悠悠地凑了过来,向着方默看去。 讶然一愣。 随即下意识地看向孙树培。 见到孙树培好奇的脸色,赵亮眨了眨眼睛,似乎明白了什么。 不过他只是轻轻一笑,乐得看戏。 李青山的戏不多,能够称得上台面的,也就只有三场戏。 第一场戏就是就是跑,主要突出一个急促。 这个没办法,对于演技的要求其实并不大,主要是要有一个好体力。 并不需要对戏。 但这第二场戏,就是李青山自己的主戏。 也是全剧之中,他唯一一场十分出彩的戏。 内容倒是不多,出场的人物也不多。 只有李青山以及一位樵夫老伯。 第三场戏,则是大戏。 《康熙3》的一切,固然是因为李青山回家却发现家破人亡之后心急而死,但这一切的根源,却要归于康熙帝在片头就出现的一个引子。 如果说李青山是康熙再次微服私访的原因,那么片头的这个引子,则是这一切事情的起点。 原因倒是并不复杂,康熙近日来经常在睡梦中听到“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八个字,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前往祭祀的原因。 而也正是趁着康熙祭祀的空隙,作为轿夫的李青山才得空回家,从而引出这之后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