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 绝境中,他缓缓走出  (第2/2页)
一声,封建社会这该死的忠君观念!    也只能进去“慷慨赴死”了!    ……    将军庙外,陆续汇聚了乌黑黑的一群人,凤舆、马车……    向太后领衔朝堂众大臣都来了。    每个人都忧心忡忡,官家在里面生死难料!    人群中,赵挺之踮起脚跟张望,却没看到赵明诚的身影,他一颗心顿时就提起来了。    韩忠彦怒声道:“一国之君实在荒唐,御驾亲征,把自己都征没了!”    早在皇城司出动,宰相台就得知消息,连夜召集大臣商议。    议来议去,得出一个结论,鬼窟是一群土鸡瓦狗,官家这么多精锐悍将,指定会大获全胜。    先别慌,咱明日朝会再批判官家。    众臣们甚至还喝起了小酒。    可当广福坊火灾的消息传来,那真是晴天霹雳!    曾布赶紧进宫禀报太后,太后亲自出动,连同赵氏皇亲、众大臣,来这将军庙等候消息。    火苗已经熄灭,烟雾消散,可将军庙还没人走出来。    韩忠彦悄悄看了向太后一眼,他沉声道:“倘若官家有不测……”    曾布当即喝骂道:“官家自有天佑,汝欲诅咒耶?”    韩忠彦:“国不可一日无君,万一官家……”他顿了顿,继续道:“避免措手不及,我等应早做打算。”    众臣不说话,基本算默认了。    韩忠彦继续说道:“应由韩国公亶(赵桓)皇子继位。”    众臣哗然,官家四个孩子只有一个儿子,便是韩国公,可才几个月大啊……    “荒谬!”    曾布拂袖指着道:“我朝从未有幼子当国的,昔日太祖皇帝仙逝也是传位给太宗皇帝。”    他算想明白了,太后还是想过权力瘾,立个幼皇,她才好把持朝政。    韩忠彦低声问:“子宣,那你的想法是?”    曾布平静道:“简王亦或是申王皆可。”    “不可,简王目疾!”    有大臣脱口而出。    韩忠彦颔首,又道:“依微臣看,还是由太后做主。”    “……”    平常颇为热衷的赵挺之却不说话,只是阴沉着脸,眼睛始终没离开将军庙。    ……    庙里。    将军庙占地颇广,军巡铺分散各地搜救,到处都是喊“官家”的声音。    浓烟密布,灰尘遮目,像在火炉里烤,温度非常高。    赵明诚感觉呼吸不顺畅,只能紧紧捂住湿毛巾,又感觉憋得慌。    他随便找个地方,入眼处皆是烧焦的房檐,仿佛随时就会塌陷下来。    “官家,学生来救你了!”    赵明诚大声喊了一句,自顾自在稍微安全的地儿坐下休息。    等过一会再出去交差,艺术家就自求多福吧。    如果艺术家身死,那该谁继位呢?赵明诚思索了片刻,得出一个结论,很大可能是赵桓,向太后摄政。    没有徽宗及六贼祸害天下,那大宋未来很明朗啊。    盖因赵桓才几个月大,完全有调教的空间,保不齐会是一代明君呢?    或许大宋真能变成铁血强宋?    这般想着,赵明诚倒希望艺术家为国家献身。    突兀。    “救命~”    “救命~”    两声呢喃从地下传来。    上面堆积着烧焦的房檐断木。    赵明诚凝神细听。    “救命~”    果然是求救声,可这声音……    怎么有点像高俅的!    难不成这个瘸子被困在里面?    赵明诚沉默了,救,不救?    这是个问题。    蹙着眉头想了一会,还是打算救。    虽然高俅这厮很讨人厌,但赵明诚不想变成自己都讨厌的人。    顺手之劳能救一命,为什么还要那么冷漠呢?    “算你这狗杀才运气好!”    赵明诚冷骂了一句,提着水桶朝堆积处泼去。    稍待一会,便扒开断木,足足扒了几分钟,隐约看到衣袍袖子。    “出来吧!”    赵明诚扯着高俅的身躯往上拉,骤然。    他呆了。    高俅匍匐的身下,是谁?    不就是艺术家么?    高俅像母鸡护小鸡一样护住赵佶,纵然被断木压着,他宽厚的身躯依然护着赵佶。    赵明诚立马提起高俅,高俅半闭着眼,有气无力,背后烧的血rou淋漓,嘴巴舔着落下来的水渍。    “官家!官家!”    赵明诚温柔地抱起赵佶,轻声喊道。    “水,朕,水……”    赵佶低竟有回应,手指动了一下。    赵明诚赶紧从拉过来水桶,幸好桶里还有水,于是把桶口对着赵佶的嘴。    赵佶呼吸淡有淡无。    赵明诚顾不上什么,立马背起他,直接冲出去,临走顺便往脸颊抹上黑灰。    他突然想起。    天大的机缘啊!    自己这是什么?对皇帝的救命之恩!什么功劳比得上救驾之功?    赵明诚激动万分,脚步轻盈,背着赵佶用力奔跑。    至于高俅?谁还管他呢。    ……    将军庙外,众大臣眼中充满着绝望,陆续有人被解救出来,可唯独没有官家。    地上跪了一排人,李彦、梁师成、杨戬、贴身内侍、皇城司众将士……    他们哭成泪人。    哭声会感染,百姓也恸哭,众臣只好假惺惺的抹几滴眼泪。    有大臣悲哀地想着,或许该准备继位诏书了。    骤然。    有大臣眼尖,指着道:“有人出来了!”    众人提着心,皆看着那道身影,不,两道身影。    夜色中,非常沉寂。    只余狂风的呼啸声。    还有那踉踉跄跄的脚步声。    一步,两步,三步。    声音是那么的沉重,又是那么的坚决。    仿佛背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天地。    等走近来,众人大喜,是官家!    赵挺之胡子都揪下几根,看着那黑黝黝的面容,他长松一口气。    “学生掘地三尺,终是幸不辱命!”    等内侍们接过赵佶,赵明诚说了一声,便直挺挺“昏厥”在地上。    所有人看着赵明诚浑身的黑灰,不禁动容。    他们能想象,赵明诚靠着双手挖开断檐房木,纵然身在火海,周边是呛人的浓烟,他怡然不惧。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    一步一个脚印,把一国之主从绝境中背出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