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将饺子酒进行到底 (第1/2页)
到了店里,周晓梅先叫两个孩子坐下,然后通知厨房煮两盘饺子。 “叫你们俩放学到这吃饭怎么不来?”周晓梅问。 小军不吱声。 “我想来,哥哥不让,我们------哥哥说我们------没钱------”小影说,小孩子心里不藏事,童言无忌。 周晓梅的心疼了一下,看着俩孩子,鼻根儿一阵发酸。 “晓梅阿姨,我会做饭,爸爸有时候也回来的早------”小军弱弱的说。 “噢,告诉阿姨,你都会做啥饭?”周晓梅笑着问。 “哥哥就会煮面条,大米饭还不熟。”没等哥哥张嘴,小影先抢着汇报。 “你——”小军气呼呼的指着meimei。 小影吐了下舌头,也不怕。 周晓梅笑了,对小军说:“以后放学就接meimei到饭店来,吃完饭再回家,听着没。” “我真会做饭。”小军倔强着,像个小大人。 “阿姨的话也不听了。”周晓梅佯装生气。 meimei是向着哥哥的,看阿姨生气,小影拽了拽哥哥的衣角。 “嗯。”小军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好了,俩孩子高兴的吃着,周晓梅在一旁看着,脸上是只有做了mama才有的笑容,温暖、亲切。 说实话,这时候的晓梅是美的,恬静中带着母性的光辉。 她看着小影,小丫头吃的香,但筷子使用的不灵巧,饺子不时滑落。小丫头来气了,干脆把饺子盘拉倒跟前儿直接往碗里拨。 周晓梅的嘴角向上翘起,无声的笑了。 她发现小影的两根辫子一根长一根短,还一粗一细,有些滑稽的可爱。 “小影,谁给你梳的辫子?”晓梅问。 “哥哥。哥哥最笨了,没奶奶梳的好,薅的我脑瓜皮疼。”小影一边回答一边往嘴里填饺子。 “明天你自己梳。”小军瞪了meimei一眼。 小影嘻嘻笑。 吃过饺子,周晓梅先是细心地给小影梳了辫子,然后送兄妹俩回家。在出店门的时候一阵凉风吹过,小影禁不住打了个喷嚏。 天凉了,该给孩子买身厚实点的衣服,别感冒了,周晓梅心想。 天黑下以后,老谭从塞外食府店出来,司机把他送到海东店。 今天宴请托娅达娃——厨房验收合格了。 参加酒局的有张宇、古毅、王总王淑兰。本来也叫赵部长了,赵老现在闲云野鹤,和老伴南下广西桂林旅游去了。 王淑兰是上午从鄂尔多斯回来的。她现在的两家店生意都非常好,尤其锡林浩特店,开业头一个月就卖了七十万,九月份卖了七十六万。 相对来说鄂尔多斯店差点儿,但也很火,开业后成了当地最火的饺子馆,瞅着叫人眼红。 到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天生做老板的人。两家店开业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已经踢踏开了,无论是鄂尔多斯还是锡林浩特,市一级的领导都成了朋友,是饭店的主道。 有政府部门做靠山,饭店还有不火的? 她几乎不参与管理上的事,完全放手让店长和厨师长去做。这种放手和充分的信任往往叫下属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把工作更当回事,把店当成自己家一样待成。 当老板的就这样,越是不放心下属,事无巨细的样样上心,不但累,还赚不着钱。要不然咋说越赚钱的老板越轻松呢。 老谭做不到王淑兰这点,他也不是老板。 作为执行总裁,整个集团的运营、管理、发展、扩张、以及吃喝拉撒、里里外外都是他的事,就算把所有基础都打好了,很多事还得他做,他解决。 我们把阿巧比喻成一条大船的话,那么他就是这条大船的掌舵人。不但要时刻掌握着前行的方向,给划船人注入动力,补充能量,还要避开潜伏在四周的暗礁险滩,好让大船平稳而坚固的迎风破浪,勇往直前。 他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刘备,而是诸葛亮,时不时的还得充当关羽赵云。 虽然累,但乐此不彼,因为他喜欢餐饮业。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不会感到疲惫,并且专一,忠诚敬业。 人的悲哀是用一辈子时间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还不去改变,让岁月蹉跎,使自己和日子一起变老,没有可回首的往事。 王淑兰的成功极大的刺激了古毅。 我们知道,古毅瞧不起王淑兰,认为她只是靠女人的资本上位,用擅长的交际赚钱。但人家说干就干,这一点就比他强,有魄力。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不管男人女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