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 开始厨艺比拼 (第2/2页)
俩人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于是老谭出了厨房,打发人到附近超市买了袋味素。 菜品没制作出来之前,前面评委和嘉宾们都是干坐着,有些冷场。 就在这时有了优美动听的音乐,紧接着木兰那带着野性的歌声飘进所有人耳里。 这是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木兰先用蒙语后用汉语,宽广的音域和嘹亮的歌声瞬间把所有人带进歌曲中所描摹的大草原,似乎看到了无边的绿色和清清的河水,还有那洁白的羊群。 怎么说呢,按专业的角度讲没有人家歌唱家唱得好,但这种原生态、带着野味的歌声不输于那些打造出来的歌手,甚至比他们唱的还好。 一首歌毕,获得大家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 有人喊:“再来一首——” 再来一首就再来一首,这难不倒木兰。 十五分钟后,第一批的三道“溜rou段”制作完毕,被服务员端上来。 “请各位评委离席品尝。”木兰邀请道。 郎会长带头,十一位评委纷纷离开座位来到展台前,每人手里拿双筷子端个小蝶,分别品尝做好的三盘溜rou段。 有的点头有的摇首,有的一次没品出效果,夹了第二口。 三分钟后品尝完毕,前后回到座位上。 木兰站在展台前,端起一号厨师做的溜rou段,清声道:“请各位评委给一号厨师打分。” 评委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打分牌,木兰挨个念道:“七分、八分、七分、九分、七分-------” 她这边念,那边的记分员飞速的用电脑记录着,等她全部念完之后,记分员很快站起来,大声说:“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一号厨师最后得分是六十二分。” 很显然这个分数不高。 紧接着是二号和三号厨师,分别是六十八分和六十九分。 厨房里第二批的三位厨师长正在紧张的制作。 很快,又是三盘溜rou段端到了展台上。 程序和之前一样,先是评委品尝,然后打分。 这三盘溜rou段做的明显比头三盘好,尤其六号厨师做的,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八十五分。其他两盘分别是七十二分和七十五分。 评委们不可能把六盘溜rou段品尝光,还剩下不少,木兰邀请观赛的和各位嘉宾上来品尝。说实话这些人就等着她这句话呢,于是纷纷离席,迫不及待的来到展台前拿起了筷子。 包括张宇在内的六个老板此时已经看出哪盘是自己家厨师长做的,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知道谁做得好,谁做的差劲儿。 张宇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很显然杨志军就是六号厨师,做的最好的那个。 挨着郎会长坐的康敏对郎会长说:“郎老,正好现在有时间,你给大家讲讲溜rou段,顺便点评一下今天的作品。” 郎会长兴致正高,便清清嗓子点评起来。 “溜rou段是东北菜里的代表菜,和锅包rou、小鸡炖蘑菇、杀猪菜、猪rou炖粉条齐名,是大家熟悉喜爱的菜品。 溜rou段的特点是外酥里嫩、色泽金黄、rou香浓郁、口齿生津。做的地道儿的吃过后嘴里有淡淡的蒜蓉味,感觉不到腻人,并且想吃第二口。 六个选手做的都很好,大家也都品尝了。 我对四号和六号点评一下。 四号选手的溜rou段吃出了外酥里嫩、rou香浓郁的特点,色泽也行,非常好,但在回味上有所欠缺。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做菜也这样。四号师傅刀工到位,浆糊处理标准,火候掌握的好,唯独在收汁上不理想,过于紧,油稍大,没了回味。 有可能是紧张的原因,毕竟是比赛,在所难免。 大家都看到了,六号选手得分最高。他这盘溜rou段做的地道儿,说实话我都有些佩服,好些年没吃着这么地道儿的溜rou段了。 菜肴讲究色香味形,六号选手的溜rou段不管是味道上、色泽上、形状上、回味上都做到了极致。真正体现了溜rou段的外酥里嫩、色泽金黄、rou香浓郁、口齿生津的特点。 尤其火候掌握的好,没多年功底做不到这样,是真正的师傅!” 郎老话落,掌声响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