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章 豪横的服务员 (第1/2页)
列车在蒙古高原上行驶,外面的沙丘、土坷崂、低矮的荒山,都是一片土黄,绿色星星点点的点缀其中,分外显眼。 当过了林西进入克什克腾之后,高原的黄土更加厚重,列车在荒原一样的大地上驶过,容易让人联想到荒无人烟的情景。 是的,五月份的蒙古高原就是这样,地上只有斑驳的绿色,七月份的草原才是最美。 吴主任和他战友联系完之后,又过了十天,蒙餐馆换了老板,木兰下来了。于是老谭和袁姐请了假,跟木兰一起出发呼市。 坐了十四个小时的火车,第二天早上七点半,火车停了下来,俩人从呼市东站走出。 吴主任的战友张宇早就在车站等候了。 张宇,四十五岁,个头不高,精明干练,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买卖人。老家黑龙江的,转业后到呼市工作,在本地娶了老婆。 由于有经济头脑,先是开了饭店,赚到第一桶金后和朋友合伙做煤炭生意。 煤炭生意比饭店赚钱,渐渐对饭店少了管理。但饭店是他发家的根据地,不想就这样丢下,这才有了木兰和老谭的呼市之行。 坐了一夜的火车老谭和木兰都比较累。张宇先带他俩吃了口早点,然后在饭店附近的宾馆开了两个房间,让俩人先休息,晚上再接风洗尘。 老谭确实有些累,虽然做的卧铺,但睡的不舒服,也不解乏。洗个热水澡后躺在床上一直睡到下午四点,直到木兰敲门才醒。 木兰早就醒了,并且到外面溜达了一圈。 “睡得咋样?”木兰笑着问。 “挺好,舒服。”老谭说。 “这地方比咱们那热。” “是吗?” “我出去转了转,才回来,长袖有点穿不住了。” 老谭没出去不知道啥样,走到窗户前往外看了看,正好是西照日头,太阳很高,阳光充足。 在省城这时候太阳已经有些偏西了。这里比省城晚出太阳一小时,日落时间自然也要晚一个小时。 “大街上人多不?”老谭问。 “不多,没几个人。街道挺宽,车也少,站在那能看出老远了。”木兰说。 “这条街是什么街?” “海拉尔大街,西边不远就是张老板饭店,叫‘东北菜馆’,一二楼的,有四百平,看着还行。”显然木兰已经把地形熟悉完了。 “没进去看看?”老谭问。 “没有,就在外面看看。” “一会儿过去看看。” 老谭和木兰出了宾馆。 他俩所处的海拉尔大街位于呼市北部,靠近后面的大青山。 大青山,属阴山山脉,东起呼和浩特大黑河上游谷地,西至包头昆都仑河。在大青山北麓武川境内的德胜沟乡,是著名的大青山革命根据地,距离呼市七十公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一百个景点项目之一。 天空万里无云,晴朗湛蓝。这样的天空在省城很少见,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仿佛心都被打开了。 大街十分宽阔,车辆很少,确实和木兰说的,站在原地能看出很远。 街道两旁有饭馆、理发店、药店、眼镜店------东北菜馆就在不远处。 俩人来到跟前儿,店门关着,看不出是营业的样子。 俩人推门进去,里面没开灯,显得有些暗。一个穿红色工作服的服务员正趴在门口的桌子上睡觉,听到开门声醒了,拿手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现在不营业,没到时间呢。”服务员cao着本地口音,显得有些不耐烦,老谭还有点没听清楚。 老谭一愣,看了下手表,时间是四点半。 “几点营业?”老谭问。 “五点。”服务员回答。 “能先看看包房吗?”老谭问。 服务员打量了一下老谭和木兰,满脸的不情愿。 “我俩是你们老板朋友。”木兰说。 听说是老板朋友,服务员才变了表情,但也不怎么热情,说了句:“跟我上楼吧。” 老谭和木兰跟在服务员身后来到二楼。 二楼六个包房,感觉面积没一楼大。老谭四处看看,原来厨房在二楼。 俩人很快从二楼下来,没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