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郭村(下) (第3/3页)
生死无常。 妻子的突然离世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他的刀下从无亡魂,就算是杀人无数的土匪他也是交给村中发落,人到中年的第一次生死之感还是自己的挚爱,使得他整个人消沉了许多。 女儿见父亲气色一天天消沉,大伯也劝不动,经得丈夫同意,回道娘家照顾父亲。 女儿的丈夫索性一同搬来,小衙门又迎来了春天。 一同生活后,李诚德发现了自己这个贤婿什么都好,就是有个恶习,赌!嗜赌! 也不知道他哪来了这么多资金支撑,劝说几次,态度也是诚恳,也是坦白了自己这个恶习难改,念在他的盘口不大,又是顾家,加上女儿也是解释这只是丈夫平日消遣的小爱好,李诚德这才不过问,日子倒也舒坦。 这一天,朝廷终于派人来了! 只是,这几个风尘仆仆的官员衣着亮丽,带着一队卫士,还未受村民拜见便冲进了一些人家押走了一批村民。 其中,便有李诚德的女婿张三,胡干几兄弟。 无妄之灾? 不是。 官员带来的判决说道,胡干与张三一众借着商队名义贩卖毒品,收敛脏钱,被人举报,市场上的货物第一时间被查封,上头第一时间发布判决,本应死罪,念在毒品尚未造成严重影响,以及王朝对待郭镇的亏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胡干为首的罪人一同流放,巧在这判案的大人是郭镇那还乡老捕快的同乡人,便网开一面,流放之地便改为了本洲,柳沙洲,之远处的盐碱不毛之地。 主犯胡干自然会被审问,官兵们在李诚德的后屋里搜到了剩下的货物,李诚德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借给胡干堆放货物的房间居然是掩藏毒品的窝点。 流放的干净利落。 胡干李诚德一批人拖家带口的苦行数天,回到了这个祖籍之地…… 李诚德从小受捕快教养,人情世故成长的并不完善,于心中只有‘正义’二字,无端受到牵连,对他来说,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一些罪恶之人。 全村安顿的那天晚上,胡干登门致歉,李诚德破门紧闭,胡干声音低落,在门外,向李诚德坦白了一切。 【老四啊,你也知道,我们郭镇在外看来只是个穷苦之地,在那些大地方我们低头哈腰的受着他人的不屑,年少的我也曾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为了那一两厘辛苦钱。】 【又一次,我遇到了一个姑娘,一个与众不同的姑娘……】 【虽然她的父亲只是个农民,但也是皇城脚下的农民……】 【她的父亲提出了一笔聘金,很大,但不是不可能,我相信两情相悦的我俩一定会有个好结果。】 【那段时间,我疯狂跑商,可我这土身子能赚什么大钱,我只能存,只为了等一天……】 【也就是你成亲后,我得到了她成亲的消息,我也便失了奋斗的动力,辞去了队长职务……】 【也就是今年,商队的兄弟又带来了一个消息,那个姑娘尚未嫁人,当年只是她父亲摆脱我的一个谎言罢了,如今她的父亲过世,她便开始打听我的消息……】 【你也知道,慢下来的这些年我早就把积蓄用来享乐了……她想见我,我却不敢见她,我不想让她知道我这些年一事无成……】 【戈壁上的沙罂,花朵妖艳,烧制的药丸更是一等一的勾人之物,极易上瘾,这是我们郭镇唯一的特产!】 【没想到啊,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老四,对不起……】 那一夜,胡干站到了半夜,屋内的灯早就灭了,但他知道,李老四一直倚在门上,二人只不过是一门之隔,李诚德的热气一直透着木门缝隙灼着他,二人就这么僵持中,最后,胡干朝着破门磕了一个头,消失在月色中。 兄弟之情就此断绝。 那一夜,清风贯明月,却无浊酒慰风尘…… ------------------------------------------ 胡干顺理成章的成了郭村的村长,郭镇每个月都会送来一些物资,胡干也会第一时间分给李诚德一家。 刚开始的他也曾带着村民开垦,但都是无用功,只有李诚德家那块小菜地,先祖留下来的试验田可以种上一点耐旱绿蔬,惹得许多人眼红,胡干也给他压下来了。 因为流放途中条件艰苦,多变的气候在李诚德女儿的身体里埋下隐疾,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 不久后,郭镇传来了消息,夏王朝将他们柳沙洲移除了版图,也就说明郭村的人可以自由走动了,但是,郭镇的态度是,不太接纳,除非郭村人再做贡献。 刚刚解封的时候,郭村的人当然想回镇上看看,女婿张三也跟了去,几天后,一队人回来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回味无穷。 至此,李诚德发现女婿张三的赌瘾又犯了,本就家徒四壁,怎经得起女婿折腾,女儿劝说无力,病上一层。 郭村的一些人家开始去镇上打工,几年后便重新置得家产,永远的离开了郭村,而李诚德这一家,只能靠着中年的他一边打着工,一边带着体弱的女儿寻医问药,回到郭镇变得遥遥无期。 张三的赌瘾愈来愈大,开始偷取李老四的积蓄了,他看在眼里,本想给张三一次教训,但为了不影响女儿调养,他也帮着张三瞒着女儿,心中日益沉郁。 同一个屋檐之下,纸终归是包不住火,女儿本就是深情之人,不禁吐出一口抑郁之血,那天李家的争吵声持续到黑夜。 张三被赶了出来,从此以后,张三去镇上一去便是十天半个月,每次回来偷偷摸摸无不是一些偷鸡摸狗的行当,很让人无奈。 这一辈子,就这么过了,李诚德认命了。 直到那天午后,村中来了个俊剑客,黑衣翩翩,叩响了李老四家的门扉。 剑客俊朗,一身黑袍,绣有棵棵俊竹,给这死气的郭村带来些清润,引得老少侧目,目光连连。 也引起了刚刚摸回郭村,衣着邋遢顶着黑眼圈的张三的注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