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可怕的利润 (第2/3页)
直气壮的说道。 众人沉默。 死一般的静寂。 阿卡耶夫的额头又冒出了一些冷汗,因为他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恶意。 他必须要开口了。 “当时谈判气氛一直很僵硬,我就要求他也答应我们的一个条件,作为交换。” 众人暂时松了一口气。 继续等他说话。 “我当时就想,咱们的石油和天然气,甚至电力资源都很富裕,但是一直找不到好的市场。” “所以我就要求姜大邺先生一定要购买我们的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资源。” “而且一定要有长期的国际商贸合同,免得他将来反悔。” “那他答应了吗?” 一个急切的声音,突然插入进来。 这是俄国资源部的副部长。 “他说这个事情关系到政府,关系到国家利益,他不能完全拿定主意。” 阿卡耶夫现在已经完全陷入姜大邺的角色扮演。 奥斯卡金像奖主角非他莫属。 众人又开始一阵紧张。 “不过我从姜大邺先生的语气当中,看到一点破绽。” “政府肯定会卖面子给他,只不过大家的利益需求点不一样。” “我猜,姜大邺先生可能要付出一点代价,让给政府一些利益。” 俄资源部副部长,此时也耐不住性子了,直接开始抢答了。 “如果姜大邺先生认为吃亏,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补偿一点。” “你们说是不是?” 说完,他又朝着四周众人扫视了一圈。 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简直就不要太多,只要华夏答应,那百亿千亿美金完全不是问题,相比起钛合金,那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如果是贸易金额特别巨大,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反对。” 俄贸易部副部长,环视一周,下了基调。 “阿卡耶夫同志,这一次你做的很对,如果事情一切顺利,你居功至伟。” …… 姜大邺当天晚上就得到了阿卡耶夫送过来的回复。 这令他很是感慨。 这老毛子的性格,真是奇葩的不得了,赶着上门的生意他们不稀罕,自己求上门的生意却是弥足珍贵。 想当年,华夏想自己修管道,求着他们卖石油,他们爱理不理,现在却被姜大邺忽悠瘸了,求着买他们的石油和天然气。 跟老毛子们做生意,这思维得逆着来,你不能过分讨好他们,得用皮鞭和大棒伺候着。 “现在的生意也不好做啊!” 姜大邺头望天,开始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翌日。 又找到陈老这边来了。 “陈老,您应该也清楚我们现在国家的石油很紧缺,再不建立大型的石油储备基地,将来可能会受到一些敌对国家和势力的干扰。” 姜大邺也没说什么废话,直接进入正题。 “哦,那你有什么办法吗?” 姜大邺没有隐藏心中的野心。 “陈老,我想私人投资一个大型的石油储备基地。” “另外,我还想投资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 陈老听完后,也开始不淡定了。 这涉及的范围很广,特别是天然气管道,不仅仅是涉及到中石油,更加涉及到国民安全。 这都不是小事。 他不能这么贸然答应。 “石油储备基地,这个应该不太难,但是这个石油如何管控,将来就由不得你了。” “这个你要有心理准备。” 姜大邺很郑重的点点头。 他可不会想那么多,只要有人掏钱买就行,他还是有信心把控全局的。 “这个天然气管道,我们很早之前就想弄了,只是资金和技术方面不到位。” “既然你提到了,相信你应该把这些都掌握到了。” “不过我还是建议,跟中石油或者振远护卫公司一起合作,这样通过的概率会很高。” 陈老也是语重心长的交代,并且郑重其事的给予意见。 因为这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一个没搞好,就容易引发冲突。 现在的东风快递还兼营着全国石油液化气的配送服务,管道如果开通,肯定会有很大影响。 而他自己又是振远护卫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所以必须要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反正距离开通管道天然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问题以后可以再说。 姜大邺又跟陈老说了一下老毛子的双方贸易条件后,就告辞离去了。 三天后,人民大会堂。 姜大邺和俄罗斯代表团签订了正式的合作文件,贸易总金额高达1000亿美元。 这是两国史上最大的一次纯商业贸易。 为了补偿姜大邺所做的牺牲,老毛子决定把安—225的全套设计图纸送给了他。 俄罗斯的安—124运输机生产线正式搬迁至海琼省,并且在京都和武汉分别建立一个维修站。 姜大邺总共投资50亿美元,用于制造机器的更新换代,员工培训,航空驾驶学校和制造基地的建设费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