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展望未来 (第1/1页)
透过厚厚的玻璃,姜大邺可以看到鲲鹏一号已经被绑定在模拟固定架上。 调试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就位。 由于采用了大量的高新材料,鲲鹏一号涡扇发动机比安-124装备的LotarevD-18发动机还要轻10%。 尽管它的块头比起LotarevD-18还要大上一圈,足足有三米直径。 看上去很是威风霸道。 随着倒计时的开始,试车控制机房内的所有人形容顿时紧张起来。 总装备部和姜大邺等人,都非常渴望这一次试车能够成功。 如果这一次试车成功,那就说明华夏是全球第四个独立自主研发涡扇发动机的国家。 俄罗斯人和西飞工业集团的人,他脸色则显得有些复杂。 可能希望成功,也可能祈求失败。 “八,七,六…” “三,二,一” “点火!” 随着指挥长最后的下令声,一个带着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按下了启动开关。 “轰…轰……” 一声声雷鸣般的咆哮,从测试场内传来。 从鲲鹏一号屁股发出的巨大的火焰尾巴一闪而逝。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眼睛,紧紧盯着外面的发动机。 鲲鹏一号的风扇开始快速转动起来,后面的风力也越来越大。 测试的工作人员开始紧张的记录数据,并且大声的向外播报。 指挥长语气带着丝颤抖说道: “报告的试车情况!” “报告,点火正常,油路运转正常!” “报告,温度感应器运转正常,目前温度无异常!” “报告,冷却系统运转正常!” “报告...........!” 听着一个个传来声音,测试指挥长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起来。 此时此刻,李世林等人都激动得手舞足蹈,大声欢呼着胜利。 但是,测试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完全证明成功。 其他人都还耐心的等候,希望能够看到最终的结局。 姜大邺眼神当中也是充满了激动了期待之色。 此刻控制中心厂房内则是忙碌一片,身穿蓝色和黄色厂服工人的脸上都开始洋溢着笑容。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声音响起。 “报告,燃料只剩下20%了,请求加注燃油。” 油料没有准备充分,因为谁也没想到第一次试车,居然就成功了。 刚才所有人都还在兴奋中,这还是第一次被提醒,指挥长也瞬间醒悟过来。 “准许加油,另外再准备足够的油料,以免不时之需。” “严格监视油路和风扇参数,算出平均油耗比。” …… “开始计算最大攻率。” “注意油管控制阀,一节一节往上升。” …… “报告,已经达到200kN。” …… “报告,快到300kN了。” 这已经超过了安-124的LotarevD-18涡扇发动机。 俄罗斯代表团所有人的脸色有些难看,但又无可奈何。 “报告,已经达到461kN。” 这己是LotarevD-18涡扇发动机的两倍功率。 指挥长此时的脸色已经潮红,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再次大声吼道。 “所有人重新报告运转的情况。” “报告,燃料和油路正常!” “报告,温度感应器正常!” …… 指挥长来到李世林面前,准备征询他的意见。 “李总,现在发动机运转良好,请问是否再继续加大推力。” 李世林用余光瞟了一下姜大邺这一边。 看见他微微点头后,便放下心来,微笑说道。 “那就再继续,我也想看看这台发动机的极限在哪?” 指挥长点点头,很严肃的回答道。 “请李总放心,我们会严格的按照程序走下去,绝不会让这台宝贵的发动机报废。” 接着又是一番cao作。 512kN…… 这已经打破了涡扇发动机的世界纪录。 但是,指挥长还没有叫停,他的双眼死死盯着显示屏,没有任何动作。 566kN…… 598kN…… 684kN…… 这已经是安-124的LotarevD-18涡扇发动机3倍功率,非常恐怖的数字。 “停止继续加压,保持这个功率,继续试车。” 指挥长盯着眼前的显示器,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这应该还不是极限,但是为了保住这台发动机,他必须要这么做。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小时,突然一个声音惊醒了有些昏昏欲睡的姜大邺。 指挥长看着眼前显示器当中的参数,语气带着丝激动,大声吼道: “报告最后的试车情况!” “报告,燃油供应正常,油路运转正常!” “报告,温度感应器运转正常,所有设备温度无异常!” “报告,冷却系统运转正常!” “报告...........!” …… “李总,试车完成了,一切数据运转正常,我们终于成功了!” 此时此刻,李世林也是激动得语无伦次。 “好,好…好的很啊!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指挥长,再次站到高高的指挥台上,环视下面一圈后,大声宣布道。 “最重要的阶段性试车已经完成,接下来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大家开始热烈的欢呼着,甚至有些人连眼泪都开始不停的在脸上流淌。 这是一个几十年来挥之不散难以承受的压力。 这一次亲眼见证试车成功,所有相关科研人员的心中都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如何不让人开心。 要知道这还只是原型机而已,并不是量产机。 量产机的功率比起原型机而言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发动机的性能是在不断的测试当中慢慢提升的,并不是一蹴而就。 “不可思议,真的不可思议!” 老毛子们和西飞集团的几个领导都面面相觑,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次试车成功代表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代表着华夏的大型客机和大型战略轰炸或运输机,都能够不停的研发制造,并且快速投入战场。 这是百多年来,华夏第一次彻底摆脱西方对大飞机项目的垄断。 这一次试车成功,代表着华夏运十首飞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航空建设时代的开启。 这是一个不亚于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