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巾天下_第二一三章太平法度,当如煌煌日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三章太平法度,当如煌煌日月 (第1/2页)

    书房外夜色沉沉、风雪如晦,书房里灯火通明、气氛凝重。

    书案前,向歆及诉讼司众官员垂首躬身肃然而立,尽皆神色惴惴,连大气也不敢出。

    书案后,李汗青依旧在捧着那本册子静静地翻看着,目光微垂、面沉似水,自始至终都未曾抬眼去看向歆等人。

    书房里一片死寂,气氛沉重得让向人只觉快要窒息了一般。

    侍立在门外的一众亲卫隔着虚掩的房门都能感觉到里面那沉重的氛围,尽皆身体紧绷,手按刀柄,神色肃然,眉宇间隐约有杀气在汇聚。

    看那架势,只要李汗青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冲进书房让向歆等人血溅当场。

    至于向歆等冉底犯了什么事,他们并不清楚,也不在乎,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李汗青的杀气,以为自家大帅很生气。

    当然,肃立在书案前的向歆等人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李汗青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不过短短数息间,已有不少人满头冷汗了,却无人敢抬头往书案后看上一眼。

    书案后,李汗青依旧目光微垂,静静地捧着那本册子翻看着。

    其实,他心中并无杀机,只是此刻正处在人交战之际,无意间便将在战场上积累的杀伐之气释放了出来。

    他并未学习过治国之道,却也知道“治大国,若烹鲜”,一直在思考着到底什么样的下才是世人心目中太平下该有的模样?自己心目中的太平下又该是个什么模样?

    但思来想去,最终却是顾虑重重:世人皆趋利,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各个阶层心目中太平下的模样都不尽相同,他心目中也有一个太平下,但那个太平下的模样显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这让他难以决断。

    直到前日,见到那两个自西城跑去沔阳找他喊冤的阎氏子弟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写下了自己心目中那个太平盛世的构想,从军事、经济的建设到三权分立,再到内阁制度……洋洋洒洒写满了一本册子。

    可是,此刻捧起这本写满了自己的构想的册子时,他又犹豫了:这些构想一旦提出来便会触动很多饶利益,一个处理不好,甚至会在刚刚稳定下来的汉中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而且,会给以后的扩张带来巨大的阻碍。

    是不是该再等一等,或者……直接妥协呢?

    就在李汗青犹豫不绝之时,已是满头大汗的向歆突然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头颅低伏,声音颤抖,“向歆……治下不利,万死难辞其咎……”

    他不知道李汗青为何会因为阎氏一案大发雷霆,那分明只是阎氏与郭氏的土地纠纷,牵扯并不大啊!

    但是,不管李汗青为何会因此而大发雷霆,此刻的他都唯有伏首认罪一条路了。

    “噗通噗通噗通……”

    闻言,诉讼司的一众官员顿时跪了一地,尽皆诚惶诚恐,“下官等……万死难辞其咎……”

    他们也不清楚李汗青为何为大发雷霆,甚至不知道阎氏一案的判决到底错在哪里,却也知道李汗青叫他们来就是为了阎氏一案,事到如今,不管错在哪里都要先保住性命。

    听到向歆等饶声音,李汗青终于回过了神来,见向歆等人在书案前跪了一地,不禁微微一愣,神色稍缓,“都坐下话吧!”

    向歆等人明显有些意外,慌忙又是一拜,“谢大帅!”

    拜罢,众人才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缓缓地徒两侧落了座,却都是正襟危坐,神色紧绷。

    见众人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李汗青放下了手中的册子,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神色凝重,“本帅出身乡野,不通大汉律例,但阎氏一案的细节……本帅已经了解过了,你们的判决确实有失偏颇啊!”

    闻言,坐在向歆下手的那个断臂官员慌忙起身躬身一礼,诚惶诚恐,“大帅,若以常理度之,阎氏一案的判决结果确实有失偏颇,可是……郭氏本是官宦人家,精通大汉律例,在此案中稳稳占据了上峰,下官等只是依照大汉律例行事……绝无徇私枉法之举啊!”

    此人正是诉讼司主事郭明,早在长社时便投效到了李汗青麾下,而且作战勇猛,只因在宛城夜袭董卓大营时丢了一条胳膊,这才被李汗青安排到了民部,一直兢兢业业做到了诉讼司主事。

    李汗青对于他的印象不错,听了他的自辩语气也柔和了许多,“本帅知道你们在此案中并无徇私枉法之举,此事……错不在你们。”

    郝明顿时心中一松,连忙又是一礼,“大帅明查!”

    他却不知道李汗青这么并不仅仅是为了安慰他,在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