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八 (第2/3页)
“如今是不能了,只能盼着四阿哥长大了,封了王爷,有了封地,我也是就能跟着去封地了。出了宫,到底是蓝的天,绿的水,不必活得这么步履薄冰,辗转压抑。” “其实,我倒是宁愿自己将来生的是个格格。生了阿哥,得有多少人虎视眈眈啊!况且若是个懦弱无能的,皇上得cao心,若是个有野心的,皇上又有戒心,到底是不能全心全意对他好。”宜嫔转过脸,姣好的侧脸沐浴在日光里仿佛一朵半开的白莲,有淡淡的焦虑从她饱含悲哀的眼眸中流露出来,“自古以来,许多帝王都是疼爱女儿胜过儿子的。” 惠嫔轻叹道:“可是格格早晚是要出嫁的,到那时,膝下又是冷清了。” 我颔首,云影绰绰地映在凉亭上,蔓延倒映在汉白玉台阶上,仿佛是水墨画上泼斜的花枝。 我现在是在做什么?为了一份不能专一的爱情,把自己的自由自在舍弃,而置身于杀人不见血的深宫! 忽然眼中极酸,像小时候用剥完了青梅的手揉了眼睛,几乎逼得我想落下泪来。 …… 康熙十七年六月二十四。 暑光照得紫禁城的碧瓦红墙热气腾腾,连琉璃瓦也是晶光荡漾,仿佛大泼热火流溢。 去交泰殿用了午膳,因着盛夏暑热,玄烨便留我一起午睡,末时七刻醒来时,他已去正殿会了宾客。 我起身穿戴好,远远望去,在袅袅升起的白色氤氲中,一女子侧着脸端坐,依稀看得出她身姿纤长,容颜姣好,尤其一双神采奕奕的丹凤目微微上扬,说不尽的妩媚与凌厉。 询问了秋语,她说那是玄烨的皇姐端敏。 不由得感叹道:“端敏格格在北漠过了几年,肤色虽是小麦色,不仿佛宫中女子一意求白,不过丝毫不影响她的美,真真是气质玉曜。” 秋语缓缓道:“端敏格格是先帝堂兄简亲王的次女,顺治十四年六月出生,后来抚养于宫中,先帝因子嗣单薄,不得不为和亲一事未雨绸缪,三位养女分别是承泽亲王的女儿和顺格格、安亲王的女儿柔嘉格格、简亲王的女儿端敏格格。”紫檀木妆台上的蓝田玉花樽中供着一束新折的紫色蝴蝶堇,秋语折下一朵最盛的为我插戴,又继续道:“其实说起来她被选为先帝养女,与其生母,简亲王嫡福晋是孝惠章皇后一母同胞的亲jiejie有很大关系,因此她进宫后养在孝惠章皇后身边,也是算是给无子无宠的孝惠皇后一点安慰罢。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太皇太后将七岁的端敏指婚给了扎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满珠习礼同样年幼的长孙班第,从此她亲上加亲地成了科尔沁人的媳妇。康熙九年九月,她踏上了和亲之路,和亲的第二年,班第承袭了达尔汉亲王的爵位,她俨然成为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当家人,于是乎说一不二,雷厉风行。” “她不光家世尊贵,连生母与养母都是嫡妻正室,又有个宠爱她的夫婿,以后在科尔沁定是跋扈飞扬,唯我独尊。”我将胭脂轻轻扑上双颊,几许红晕仿佛初露的晚霞,渐渐弥散开来,“都好了,咱们回去罢。” 秋语答应了,扶着我从寝殿的偏门走出。 红日升起,兼之万里无云,平添几分燥热之意,择了荫凉清静的路回落樱殿。 …… 康熙十七年六月三十。 彼日我正在庭院里浇花,却是有贵客拜访,那是熟悉的面孔,手里牵着俊美的孩儿。 一袭浅橙色绣芙蓉纱质旗装,头上插戴水红色绒花,分别为梅花与仙桃的图案,无需过多的首饰,便衬得惠嫔沉稳端庄。 跟在她身侧的宜嫔装束清雅,米黄色纱质旗装绣着山雀与茶花,一如她的气质,娴静如秋水。 七彩碧玺鎏金步摇在日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投射在她的粉面上,有一种雨洗桃花的俏丽嫣然。 我打趣道:“怎的大热天还过来?可是闻到我做了金丝rou松饼,要来品尝呢?” 宜嫔与惠嫔向我屈膝施了一礼,口中道:“臣妾给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无需多礼。”含着三分喜色扶了她们起身,转头唤着秋语,“去泡些建安青凤髓茶,用今早打的山泉,七分烫。” 她答应了,过些时候便捧来一个圆月形的乌漆九连珠茶盘,里头置着一个紫砂陶壶与三五个盘脱胎填白茶盏。 我吩咐小厨房做了大阿哥爱吃的青苹果软糖,又多拿椰子盏、宫廷桃酥、玫瑰乳酥、糖卷果、糖火烧、桃花百合糖渍凉粉。 惠嫔含笑道:“从前总能在上林苑遇见贵妃meimei,这些日子少了许多,meimei可是在忙着琴棋书画呢?” 我吃了玫瑰乳酥,道:“近日尝试着做胭脂,今日方才做好的,二位帮我看看成色可好?” 宜嫔奉承道:“贵妃meimei心灵手巧,自是好胭脂。” 我示意秋语去取来,如数家珍道:“先是采集了当季的玫瑰花瓣,用干净的白玉臼慢慢捣成厚浆,用绞菁纱过滤取汁,然后取今岁新缫就的桑蚕丝,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最后放在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后取出晒干,磨成细粉便可。” 大阿哥离得近,闻到了芬芳,连连拍手道:“好香!与胤禔的爽身粉一样香!” 我俯身轻轻捏了捏他红润的小脸,他是康熙十一年出生的,虽然如今只有六岁,却是长相不凡,尤其一双灵动的眸,与他父亲一般形态,更隐隐有一点儿桃花眼的味道。 说笑半日,大阿哥瞧着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好看,惠嫔便吩咐珂云带出去玩了。 紫檀木小几上有个冻青釉海兽葡萄纹双耳瓶,供着一捧怒放的玫瑰,红艳仿佛火,洁白胜雪,粉嫩如霞。 惠嫔含笑着轻嗅其中一朵,道:“这玫瑰是样好东西,可以赏玩、食用、洗浴、制作香包。但若采摘不妥当,便会被其利刺所伤。人欲有所得,必先避其害。meimei说是不是?” 宜嫔见我不解,便道:“如今僖嫔虽无靠山,却依然气盛,得罪了不少人,端嫔两个格格之死,都与她脱不了关系。她的父赫舍里赉山是二品右翼前锋统领,带领着众将士包围了湖南,只是日前在韶关受了重伤,日渐萎靡,怕是要为国捐躯了。僖嫔得知了消息,已有两日茶不思饭不想,卿贵妃开始动手了。” 眼下是要墙倒众人推了么?不过怎样都无所谓,吴三桂已经被清军团团包围,眼看便快到了穷途末路,至于僖嫔,我对她无感,并不想要参与什么。 我淡淡抿了一口茶水,对宜嫔道:“方才烟台五百里加急送来好些朱樱,本宫知道你喜欢,已经吩咐人装好了,你待会儿带一些回去。” 惠嫔看着她依言谢了恩,道:“贵妃meimei好生偏心,好东西净给宜meimei尝鲜了。” 我淡笑不语,宜嫔倒也是不再提及方才之事,只轻轻地挽起一匹月影纱,道:“这纱帷原叫月影纱,是博尔济吉特部进贡的珍品,一匹之价不啻百金。挂在屋子里,日光就算再浓烈也是如月光般柔和,故而取名‘月影’,单看娘娘殿中这些便是万金之数。” 我解释道:“我素来畏热,这些每日正午都要用的。” 正巧大阿哥进来,玩得乏了,惠嫔便带着他回去,宜嫔也是随之告退了。 …… 七夕过后,艳阳天也是有些疲乏,淅淅沥沥几场凉雨后,空气里到处都漂浮着清爽的潮湿气息。 秋意,竟这样缓缓来了。 太医院的院首季霖说,玄烨的体质易上火,尤其在夏日里,故而嘱咐他要喝一日一碗莲子汤,可偏偏他与我一样不喜莲子,太皇太后爱孙心切,再三嘱咐,玄烨才勉强吃下。 秋语掀起珠绫帘子进来,关切道:“娘娘,莲子不宜多剥,仔细手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