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图记_第十七章 长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长安 (第1/2页)

    这世上的事往往难以相通,凡俗中人以方外道人俱是神仙一流,可方外又有三六九等——譬如阴老三这样的散修、桃花教这样刚入流的小派,以及天下共遵的四九道派。

    然而,在仙人也为囚鸟的背景下,这些显得尤为可笑。

    告别水镜真人许久,陆安平还没缓过来,心神仍处于巨大的震撼中。

    “没想到正一祖师张竞陵也下界了,似乎和山河社稷图同一时间……难怪天师张伯符苦大仇深,还修炼了三尸戮魂法这等大道封真前的邪术!”

    “不知张公子如何?”

    他低声叹了声,又想起那个惫懒潇洒的家伙,不知他过得好不好。

    而后,那位从九幽出来的老鬼阴长生,也涌入脑海。

    按水镜真人所说,沟通人间与九幽的两界壁障,已于十八年前封住,如今只有经青城派寒潭才可入冥。

    时间上的巧合,令这位广成子嫡传弟子不得不重视,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故而,他决定往再南海去,寻南溟夫人,后至紫府天宫,还是怕太一神君谷玄牝逃出。

    值得一提的是,水镜真人隐晦还提到几句大道封真的原因——内斗。

    漫长中古,正是道门昌盛的时代,神仙妖怪满天飞、人间处处修行人,却因三清座下各派争斗,将人间传承断绝,天上也元气大伤。

    因此,广成子以真文传道,便是为匡定天下的秩序,不令世俗皇帝修道,也是同理。至于昆仑山演法,是为重新壮大道门。

    ——这终究是段不光彩的历史,连广成子也很少提。

    “来日大难!”

    陆安平吟哦着,望着雨后仍阴云密布的天空,心境尤为低落。

    长安城那位皇帝,他本就没什么办法,尤其在获悉玉京金甲符图勾连造化天宫后…….或许,正一祖师才是变数、或者大兴善寺才是,而自己和父亲没有区别。

    只是,他有陆象那么坚定吗?

    九月的黄昏,旷野满是黄灿灿的稻谷,在风中摇曳着身姿。

    陆安平站在父亲当年的位置,望着无数人神往的长安。

    远远望去,那恍如一只低伏的灰色凶兽,在夕阳下蛰伏;幽暗的影子拖得老长,爬到他脚下。

    一股充沛的威压,无声无息,却又真切存在,仿佛来自城池本身,却不会为没有灵觉的人感知。

    “嗡——”

    那截轩辕剑轻鸣了声,兀自震颤不已,连修罗面具也风吹似的,悄悄落下。

    到此刻,陆安平终于感受到,为何连蜀山派沈凌风、韩青衣也畏长安如虎,为何商无缺没占到便宜,甚至正一祖师张竞陵仍困在城中。

    “经历兴庆宫之变,那乾帝应该将山河社稷图堂皇放出,或许还经玉京金甲符图,借了几分造化天宫之力。”

    “呼!”

    他重重吐口气,将轩辕剑与修罗面具收入五阴袋,震泽剑则化为一道黑亮的子午簪,显得毫不起眼。

    甫一迈入阴影,磅礴压力陡生,龙虎金丹本能地拮抗,连太阳真火也蠢动。

    怎奈那压力愈发沉滞,身体仿佛灌了铅,沉重、迟钝,迈不开脚步。

    “长安城中,修为不知压制多少?看来乾帝开这水陆法会,也有向天下修行人示威的意思……”

    陆安平明白几分,当即敛起心神,体内灵力与真火一并收摄,威压也消逝得无影无踪。

    谯楼离得不远,城墙上站着几队整齐的兵卒,仔细瞧,不时有衣着黄帔的道士持着法剑、拂尘之类的逡巡,大约是僧道司的,修为不弱。

    “这位道友从何方来,道号名谁?可有度牒?”

    延兴门前,头顶平冠的小道士狐疑地望着,几名甲士站在他身后,威风凛凛的。

    “贫道陆压,从夷陵来,未曾受过度牒!”

    陆安平拿出准备已久的说词,稽首道。

    “水陆法会不日便召开,城中不得随意走动!”

    小道士打量了阵,唰唰在黄册在登记完毕,终究示意放行,龙骧卫兵跟着让开道路。

    “多谢!”

    陆安平轻应了声,便与其他道人一并,跨过七八丈进深的门道,迈入城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坊墙根一排排繁盛的菊花,黄澄澄的,如火焰般炽烈,燃烧在整齐的青石上。

    “这是为水陆法会准备的。”

    他轻嗅了嗅,马上想到重阳节将至,九九归一,水路法会也刚好在这一天。

    ……

    ……

    街坊熙熙攘攘,陆安平脚步轻缓,小心留意着周遭。

    商贾、仆役、佩刀的兵卒、紫袍的官吏,乃至各色人等行色匆匆,人群时而分、时而合,在夕阳下流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