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初入门径 (第2/2页)
只是他空有资质,却不懂修行;而且自从昨日知道先天不足的真相,他便只想着仙府丹药,好好活下去,不敢奢求修行…… 他转过身,望着那片繁茂的青藤发呆。 青藤约两指粗细,看不清多长,茎上生着密密麻麻的嫩青色叶片,叶片光滑,隐约透着浅淡纹路;一丝丝雾气从藤间渗出,氤氲着,甚至化为透明的露珠,落在嫩青色的叶子上。 “这青藤比刚才那黑水好看多了!” 陆安平望了眼西斜的日头,不禁再次感慨仙人宁封子的手笔,心中叹道。 “随我坐下!”隐先生头顶纶巾微动,声音清晰地落入陆安平耳中。 “怎……怎么做?”陆安平转过身,略惊疑道。 “方才震雷境中,我说你是修行的材料;或许,现在便是你的机缘!” 隐先生的声音再次传来: “双足跏趺,身躯笔直,两肩张开,手结定印于脐下……” 陆安平不知道隐先生所说定印是如何结法,忙瞥了眼不远处的秦冲,依样画葫芦,跏趺坐下。 “头中正,双眼微闭、舌舔上腭……” 陆安平环视了眼,众人倶在闭目调息,似乎没人注意;他按隐先生所说,微微闭上双眼。 “收摄心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隐先生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 陆安平抑制住内心兴奋,深吸了口气,如每日读经义前的准备,任由念头生灭,渐渐平息。 “现在,比平常呼吸更深、缓、匀、细,好似一根丝线,不松不紧,不折不断……” 陆安平按隐先生说的呼吸法,渐渐觉得头脑清明而空灵,周身产生一股酣畅的放松感;不仅如此,他恍惚觉得处于一片云雾中,甚至身体融入云雾,轻飘飘飞上天。 一滴滴津液落入口中,顺着喉咙流入腹内;陆安平只觉体内气血蒸腾,连五脏肺腑都隐约颤动。 “入静功夫比我想得更好!” 陆安平心神空灵,对隐先生的声音听得反而更清楚;不,甚至不能用听,那是一种无意的纳入,却远胜于有意识的听。 “现在,将身体彻底融入那片云雾,你感受到什么?” 陆安平沉浸在那种难以言喻的状态,感觉周身云雾萦绕,不似方才进山时那道迷雾,更接近青藤上氤氲的雾气,一丝一缕,玄妙已极。 “断绝五感,灵台澄净……”隐先生清缓空灵的声音再次传来。 那股云雾越发清晰,竟是由一丝一缕的清气组成,游走不定,仿佛是有生命般,又仿佛是某种玄奥的规律,让陆安平感到欣喜和欢畅。 “张开周身毛孔,想象清气从毛孔中渗入,浊气从毛孔中渗出,如同那丝呼吸一般……” 昨日听陶崇昼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万物生灵中最适宜修行的;周身八万四千毛孔、三百六十五处窍xue、三田九窍,皆合天道。 所谓资质,便是周身炉鼎与天地灵气契合的程度……陆安平这缕闪念转瞬而过,旋即恢复清明,融入那云雾中。 丝丝缕缕的清气仍在周身游走,陆安平感觉身躯变得无限大,仿佛整片天地只有自己及萦绕的清气。 一丝清气贴近他的肌肤,氤氲着,仿佛随意嬉戏的孩子,偶然钻入脸上毛孔。紧接着,仿佛所有清气受到呼唤,涌动着,一点点钻入周身毛孔。 虽然无法控制清气在体内的交融,但是感受浊气一丝丝渗出,口中津液不断入腹滋润五脏六腑,便使陆安平感到无比酣畅。 “我念一段歌诀,能得多少,便看你的机缘了……” 陆安平又咽了口津液,听到隐先生声音再次传来。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年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鹊争知有凤巢……” “安炉立鼎法乾坤,缎链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成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 “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 隐先生诵念的,是一段较复杂的歌谣。 开篇陆安平还能理解,到后面陆安平似有所感,又仿佛入坠迷雾,听得越发混沌…… 歌谣声中,那股难以言喻的玄妙状态仍在继续,陆安平感觉周身八万四千毛孔清浊交互,吐纳一新…… “朝闻道,夕死可矣!” 夜幕降临,陆安平睁开双眼,感觉到由衷的轻快;尽管先天不足的寒症仍迫在眉睫,但自己总算入了修行门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