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图记_第十四章 九宫八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九宫八卦 (第2/2页)

不及反应,身形不断翻滚;恍惚中,他看到身后那两位修行人也同样被卷起,在霞光中翻滚。

    这番糟了……陆安平只觉得自己如一叶轻舟,被惊涛骇浪击得七零八落,眼前只有炫目的霞光。

    不知过了多久,陆安平忽觉眼前一清,那股怪风也消失不见,身形直往下坠,似乎冲向一片碧汪汪的水泽……而他却不通水性。

    正张皇间,一道清风拂过,瞬间将他一阻,接着又是一道清风......陆安平身如轻羽,飘飘然落地。

    “乔大叔终于出手了!”

    陆安平心里念叨着,发现自己身处一方青石旁,手中短矛却不知散乱到哪里。

    他抬起头,望着旁边松树下端坐着一位陌生老者,却并非乔大叔。

    那老者年约六七十岁,面容和善,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却穿着件粗布麻衣,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小子陆安平,多谢前辈救命之恩!”

    陆安平躬身行了一礼。他见这位老者并非僧道打扮,一时也无从猜测对方身份。

    “举手之劳!”麻衣老者轻摇羽扇,言语间颇有些云淡风轻。

    “敢问前辈高姓大名?”

    “山野之人,名号早便忘了,称我隐先生便是。”

    隐先生......

    蒸腾的霞光早已不见,午时的日光下,陆安平正思索这老者是否与乔大叔有关,半空中又飞来两道人影,斜刺里坠下。

    瞬息间,一道白练、一道青练飞出,将呼喊着的两人救下,正是同被怪风卷起的余霜及秦冲。

    “拂尘……是陶老道!”陆安平心念一动,顺着那道白练望去。

    只见六七丈外,一处垒起的青石旁,头顶芙蓉玄冠、身着黄裙、腰悬红皮葫芦的陶崇昼正收起那柄拂尘。

    身旁那道人衣着青褐,发髻端正地插着乌木簪子,背负倚兰剑,便是桃花教掌教余长青了。

    陆安平接着望去,发现辰时向他问路的两位年轻道士也在附近;两人端坐着,双手横于膝前,身后隐约有水气升起。

    宁浮生微笑着,向他颔首示意;颜崇则一脸冷峻,凝视着前方,似乎并未在意其他。

    “待会余霜可莫要向他们求证……”

    陆安平腹诽了句,转身望向前方,瞬间变呆住了。

    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片碧汪汪的水泽,竟有百余丈宽;水面毫无涟漪,透着浓郁的阴寒气息,仿佛隔绝一切生机。

    水侧右侧是一片熊熊燃烧的赤色火焰,没有任何烟气冒出;赤焰、碧水交汇处,泾渭分明却两不相干,显得尤为古怪。

    陆安平盯着远处,视线尽头竟不见覆盖白雪的山峦,反而是一片混沌的黄色,看得不甚分明。

    阵阵雷声借着风势,从远处传来,清晰地落入耳中。

    “这便是第二重阵法了......”

    陆安平心底喃喃念着,转过身,向隐先生行了一礼,好奇地道:“请问前辈,眼前这是?”

    “八卦甲子,神机鬼藏,宁封子前辈布下的九宫八卦阵。”

    隐先生站起身,麻衣轻摆,手中仍旧摇着羽扇。

    陆安平才注意到他身长八尺有余,起落间透着股儒雅。

    “这般面相的修行人,总不至于是旁门左道……”

    陆安平心中想着,接着问道:“敢问前辈,如何通过这九宫八卦阵?”

    此言一出,陆安平顿觉不妥,只怪自己太过挂念那仙府丹药。若是几人能轻易破阵通过,又岂会在此处驻留?

    远处陶崇昼望了一眼,笑而不语;余长青面露愠色,眼神略过余霜及秦冲二人,吓得他们不敢开口。

    颜崇阴沉着脸,有些不屑道:

    “你连半分修行也无,能侥幸从生门进入已是万幸,还妄想破阵?一会怕是......”

    宁浮生轻咳了声,阻止颜崇说下去,道了声:“既来之,则安之。”

    隐先生轻笑了声,语气并无鄙夷,道: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眼前这八卦境象便是阵法衍化。”

    “至于九宫,”隐先生轻叹了声,“九宫便是排阵框架,中宫之数为五,寄于坤宫,便是仙府所在......”

    “那不是过了任一卦境,便可到达中宫?”陆安平不解地问。

    隐先生摇了摇羽扇,没有直接回答:

    “阵中又有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我方才助你从巽风境脱身,也是因阵中生门大开。但生门大开时,中宫所在才是最危险时。”

    “这阵势衍化万千,极为凶险,稍不留神,便要陨于阵中......”

    陆安平想着隐先生的话,看着眼前水面如镜,正琢磨这九宫八卦阵是如何变化时,耳畔忽然传来一声雷动。

    紧接着,那汪碧绿水泽,无风卷起数丈高的浪头,向他涌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