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边关急报! (第1/1页)
当世神人! 听到房玄龄如此评价,李世民没有否认,反而默默点头。 因为,他也是如此认为。 这个叫做王远的青年,学识是真的恐怖。 这一趟,他没有来错。 李世民之所以会来蓝田县,还会去给王远当下人,就是听闻蓝田县世外桃源的美名,想要亲自考察一番。 在得知王远就是一切造就者,才借机接近。 而且为了保密,他连百骑司都没有通知,仅仅拉着刚好拜见的房玄龄就来了。 而对于李世民本尊会成为自己下人这件事,王远完全没有察觉,或者说,就没有想过会有这种可能性。 这种情况,着实太过魔幻。 “老房,你跟朕也有些年了,王公子刚才那番话,你觉得有几分可信度?” 李世民再度询问,并且下令准备马车,灰袍人立刻领命离去。 房玄龄犹豫一番:“陛下,臣真的不知道。” “不过应该是......” 话到这里停滞。 说到底,他本身也是世家之人,所以不敢轻易表态。 他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却无法证明自己后辈的清白。 至于对突厥发动战争,那就更是重中之重,影响大唐国运! “朕明白了。”李世民点头,两人登上马车,一路赶回长安城。 临近黄昏,马车进入长安城,直接返回到皇宫之内。 而一到皇宫,李世民就立刻拆开了锦囊,十分急迫。 对于这个锦囊,他可是好奇了一路。 里面是一张纸条,看着上面的内容,李世民先是一愣,随即就大笑了起来。 好久了! 自从登基以来,他已经好久没有如此开心过。 王公子,真乃当世神人! 随即,他立刻下令。 “传令下去,派遣斥候持朕之令,调查西北草原!” “调动所有烽火台和驿站,全力配合!” “必须要快马加鞭,跑死多少匹马都无所谓,朕必须知道西北草原的受灾情况!” 命令无比严厉,刚刚发布,整个皇城都颤了颤,无数侍卫立刻领命,禁军连夜出城,不敢有丝毫停留! 当初的渭水之盟历历在目,李世民真的不想再忍了。 朝野听闻消息,都在猜测李世民的用意, 而房玄龄瞬间就明白了含义,当即急匆匆赶来拜见:“陛下,大唐现在真的不能发动战争呀!” “现在百姓都在受灾,现在发动战争,就是重蹈前朝之过呀!” 隋朝就是因为大兴土木,三征高句丽而国力衰败。 李世民现在的举动,和当初的隋炀帝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是亡国之兆呀! “哈哈!老房你放心,朕考虑得很清楚。” 李世民开怀大笑,将锦囊递给房玄龄:“老房,你看一下它的内容。” “这是王公子的锦囊!” 房玄龄再次一惊,虽然他对王公子很高看,但也不认为后者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粮食问题。 就算王远说的对,粮食还有很多,可都在世家手里呀! 李世民无凭无据,强行要他们拿出来,肯定会有损威信,而且那些世家也会抵死不认。 一方没有证据,一方又抵死不认,一番纠缠下来只会是无尽的扯皮! 对于这种情况,王公子真的办法解决 怀着忐忑的心情,房玄龄拆开了锦囊,仅仅只是看了一眼,他的神色就彻底呆滞。 “向各大世家征调粮食,立下功德碑,立长安城内,将各个世家的捐献粮食数量排名记录。” 仅仅只是简单一句话,房玄龄的手掌就微微一颤,脑海嗡鸣,险些把锦囊丢下。 这一招实在太狠了!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王远这个计谋完全瞄准世家的弱点! 要是那些世家不遵从,或者少捐,他们的名字就要永远被刻在功德碑最底下! 百姓可能不会钦佩第一,但绝对会对最后一名弃之以鼻! 王远这个计谋,简直就是釜底抽薪呀! 不愧是当世神人! 这一刻,房玄龄对王远彻底心服口服! “现在,我们只需要等待消息!”李世民重新坐下,目光炽热: “只要西北草原情况属实,那么这一战,将不可避免!” 李世民目光锐利,房玄龄也受到了影响,浑身激动颤抖! 他们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太久了! 时间慢慢过去,一天,两天,三天,八天之后。 踏!踏! 长安城,景曜门前,一匹快马急速奔来! 还没有靠近,马上的军士就高举起手中令旗,大声吼道:“边关急报,速开城门,不得延迟半分!” 边关急报! 城门上的诸多禁军,见状皆是大惊,连忙把城门前百姓驱散开来。 踏! 快马没有停留,飞速穿过城门,直奔皇城,一骑绝尘! 而此时的李世民,正在御书房内沉思不已。 他已经等待八天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在他身旁,是同样一脸焦虑的梁国公房玄龄。 他也在等待着消息。 因为事情牵扯太大了,所以除了他,没有人知道大唐将要对突厥动兵。 甚至连功德碑都没有立起来,一切都只是暗中准备。 “老房,你说真的有人可以如此见微知著吗?” “他仅仅在一个小县城,就可以知道天下大势。” 李世民叹息,长久的等待,让他对王远的推测缺乏信心。 “陛下,还没有到否定王公子的时候。” 房玄龄摇头,凝重道:“结果就在这两天,我们不差这一点时间。” “也是。” 李世民刚要点头,殿外就传来一阵急促声! “陛下,边关急报!” 边关急报! 李世民一拍桌子,直接站起,快步冲到书房外,房玄龄连忙跟上。 而在外面,是一名狼狈不堪的军士,双眼布满了血丝,气喘呼呼。 “边关急报!” 军士剧烈喘息,双手拿着一卷竹筒,单膝下跪,呈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连忙接过,并挥手,让太监带军士下去休息。 打开竹简,就是一片细小的文字。 李世民只是略微看了一眼,就双手颤抖,将它递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接过一读,同样彻底震撼。 “西北草原冰雪涂炭,数月不停,突厥颉利部死伤牛羊十万以上,一片狼藉。” “天寒地冻,道路堵塞,人畜无法通行,牧民被困,无食,只能易子而食。” 房玄龄越读越是心惊。 突厥领居然发生了易子而食! “王公子说的是真的!”房玄龄骇然不已。 “传令下去,立下功德碑!” 李世民当机立断,随即看向房玄龄: “老房,我们再去一趟蓝田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