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古玩商_第一百五十一章 错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错了 (第2/2页)

安津,梅小慧的怨气无疑要大一些,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还是隔着几层的亲戚。而且老太太的脾气也不太好,有时候,梅小慧都想转身就走。

    现在得知安瑞满手里还有一件价值万把块钱的东西,她肯定巴不得卖掉,然后请护工,至少让儿子那边可以脱手。

    梅小慧给儿子打电话,沟通了好一会,才知道东西放在什么地方,随即去取了出来。

    “这是这只笔筒吗?”方昊看到实物,有些讶异。

    “对,就是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梅小慧注意到方昊的神色,心里有些担心,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我先看看再说。”

    这是一只圆筒形笔筒,口径较大,造型稳重端庄。通体施白釉,釉面平整,釉光柔和。腹部通景绘人物图,三五友人正在赏景,一人手指天上太阳。

    此笔筒青花发色明快,画面布局疏朗有致,山石景物起伏,纵深感极强,分色层次鲜明,浓淡相宜,山石的阴阳反侧,花草树木的疏落茂密,描绘得出神入化,山石采用分水皴技法,苍劲而富有气势。

    方昊抬起头来:“知道以前是请谁看的吗?”

    “不清楚。”梅小慧摇了摇头。

    赵硕看着笔筒说:“我看它挺好看的,难道有什么问题?”

    方昊开玩笑道:“太出色,算不算问题?”

    梅小慧顿时松了一口气,心里嘀咕,难道做古玩收藏的,都喜欢这么一惊一乍的?

    赵硕听出了方昊话中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这只笔筒不止卖一万多?”

    “远远不止!我判断它是晚明清初‘过渡期’时期的细路瓷,如果只卖一万多,那不是开玩笑嘛!”

    晚明清初交替之间,青花瓷中出现了一批“上品细料器”,其胎质细腻,釉水凝厚光润,青花发色青翠明快,绘艺精湛,无论器物造型、纹饰内容及其绘画风格,都充满着世俗生活与文人气息浓厚之独特风貌,令人耳目一新。

    此类作品大都制作精良,品质上乘,且曰之为“明末清初之‘过渡期’青花瓷”。它是一座由民窑主导筑起的青花瓷艺术高峰,为瓷绘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像这类过渡期的瓷器,在市场上往往都有比较好的表现,像眼前这只笔筒,方昊的估价在七十到八十万之间,哪怕对方看错了,把它当成康熙时期的民窑作品,也不是一万能拿下的。

    方昊觉得最大的可能是,那个鉴定人故意压低价格,配合买家想要人为造成“捡漏”。

    梅小慧听说不止一万块钱,顿时来了精神:“那它能卖多少钱?”

    方昊说:“我估计在七八十万左右。”

    “什么!七八十万?!我没听错吧!”

    梅小慧大叫一声,满脸的不可思议,赵硕也完全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大的差价。

    方昊义正辞严地说:“千真万确,如果你不信,我可以花这么多钱把它买下来。”

    “不是……让我静一静!”

    梅小慧手捂着胸口,好一会才把情绪调整好,她声音有些颤抖地再次确认:“真能值这么多?”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她义愤填膺地骂道:“之前那个人真是混蛋,差这么多钱,亏他说的出口!他这分明就是想要低价买宝贝,坏种一个!”

    骂了一会,她又马上联系儿子,说了这个消息。安津同样也相当震惊,好一会才接受了这件事情,又小心翼翼地告诉安瑞满,生怕他太激动出了问题,那就是好事成坏事了。

    又等了片刻,梅小慧挂了电话,此刻她心情愉悦,和之前相比,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连看方昊的眼神都温柔了一些。

    “刚才我二叔同意把笔筒卖给你了,不过他想让你们稍等一会,说是跟之前鉴定的人联系了,现在正在赶过来,想向你请教一下。”

    方昊多少有些意外,难道不是他想的那样,之前鉴定的人就是因为眼力差,所以才看错了?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买家又是怎么回事?

    疑问比较大,方昊心里也升起了和这个人会会的念头,他又担心对方找麻烦,就答应下来。

    半个多小时后,一老一少两个人,气喘吁吁地赶到了,他们之中,年纪大的可能是因为保养的好,看起来才五十多岁,年轻小的看起来比方昊大不了两岁。

    老人叫胡承祐,年轻的叫胡觉,他们是爷孙俩,之前的鉴定人正是胡觉。这个答案在方昊的意料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