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0,真要上天了(元旦加更)  (第1/2页)
    酉泉。    作为华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身处西北腹地的酉泉发射中心其实地理条件上并不是很理想。    相比之下,南方的海文发射场靠近赤道,又能借助地转偏向力降低消耗,提高稳定性。所以近些年来的大型发射任务都转向了海文发射中心。    但是比起海文,酉泉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那就是安全,保密性高。    当初之所以在这里建立发射场,很大的原因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地处华国腹地,周围空旷,可以很好的防止间谍侦察破坏。    时至今日,这座东风航空城依旧隶属于华国的战略支援部队,保密性极高。    在航空城的一座装配车间里,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一场测试,测试的內容被列入绝密级别。    空旷巨大的装配车间里,一枚五十多米长的火箭静静的躺在支架上,白色的箭体上写着几个鲜红的字母:CZ-2F。    火箭的周围装上了一大堆的感应器,密集的线路汇总在了车间的一个角落,角落的工作台上摆放了四台电脑,无数的数据流汇总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个跳动的数字。    火箭的旁边还站着一个穿着普通的男子,和庞大的火箭相比,这个人渺小的就像是人脚边的虫子一样。    这人自然就是李明,他双手平举,仿佛是在端着什么无形的重物,一阵细细的汗水从他头上冒出。    “呼。”    李明舒了一口气,接着慢慢把手放了下来。    “静态测试结束,比上次多坚持了三分钟,很不错。”    谢书白的声音从工作台那边响起,李明走了过去。    此时的谢书白穿着一身静电服,头上还用头套包住了长发,一双平光眼镜戴在脸上。    标准的科研人员形象。    “到饭点了,先去吃饭吧。”    李明摸了摸肚子,感觉有些饿了。    谢书白交代了另外几个工作人员一声,就和李明走出了装配车间。    但是二人没有去食堂,而是直接去了办公室。    在办公室才坐下没多久,方元和郑应季就把饭菜打了过来,热饭热菜在桌上摊开,李明直接吃了起来。    方元和郑应季就是李明最早接触到的老方和小郑,直到李明确认被收编之后才知道他们的名字。    至于李明的编制暂时还没定,要等到这次实验的结果出来再说。    李明发现,自己吃饭的时候,谢书白的目光一直都盯着自己的脑袋,眼神里散发着莫名的光。    “怎么了?”    “真想打开你的脑子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谢书白的语气有些幽然。    “以你所摄入的能量,根本不可能支撑你如此强大的念力输出,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你的大脑里有一个储量惊人的能源装置,要是能拿出来研究研究,说不定就能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李明无视了谢书白的目光,努力干饭。    三两口吃完饭,方元就把东西一收。    小谢老师开课了。    “前两天跟你讲了火箭的发射原理和发射阶段,今天我们讲火箭的结构。”    李明看着面前厚厚一堆的火箭结构图纸,暗自叹了口气之后就闷头上课了。    没办法,自己选的路,再苦再难也得走下去。    事情还得从那天说起,谢书白向李明提出建议,让他参加航空航天计划。    “你要知道,人类航空航天的成本一直都是居高不下,以前有种说法叫送一枚鸡蛋上太空,所需要的资金等于一枚纯金的鸡蛋。”    “虽然现在技术越来越发达了,但是航空航天的成本依旧是居高不下的,全球市场小卫星平均每颗发生成本在600-1000万,国内的话每颗在2000-3000万。你可以想象这里面的成本有多高。”    当然,这里谢书白没告诉李明,全球市场的成本单位是米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