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道之所在,九九至尊  (第2/2页)
,    都需要精心安排。    待到正午,吉时一到。    苍凉的号角声响彻全城,威严肃穆的禁军开道,龙旗飘扬。    坐于九龙御辇里的穆天子,看到了一团团飘摇不定,犹如烛火的众生愿力。    其中透出对于国泰民安的祈求,风调雨顺的期盼,安居乐业的憧憬……    正是这样渴切的情绪,才会形成无穷念头。    “天子,与生俱来受万民敬仰,正是因为他所代表的,是天道、是正统、是法度、是这个国家的一切美好!    赵穆体悟着,若有所思。    所以,王朝崩塌,国破家亡,世道沉沦的时候。    气数、运道便会衰弱。    因为,百姓失去了信念,彻底绝望。    没有了子民的支持,王朝也就不复存在。    故而,人道。    不是独善其身之道,而是兼济天下之道。    唯有神州大地,家家户户皆能温饱,感受美好。    方才是真正的圆满。    赵穆把握住了那一丝灵机,眸光之中倒映出了众生相。    此时此刻,他才彻底明白何为“道”。    那不是能用言语所能概括之物。    道之所在,乃是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大勇。    更是九死不悔的决心。    只有不断坚定,不断明悟,不断前进。    才能踏入那方天地。    “元皇所要走的路子,是取代圣地,以己心拨转天心,以己身代行天意,此为皇天之道。”    赵穆对于自己所行之道,逐渐有了大体的轮廓。    众生之道,并非说说而已。    需要切实去做,完成心中宏愿。    统一神州,教化万民,开启智慧。    这才能够称之为“仁”,称之为“德”。    穷酸腐儒所说的仁政、德政,无非就是大赦天下,宽厚待人。    刑不上世家,礼不下庶人。    最后博得一个好名声。    那只是小恩小惠,根本不能遍及神州,造福万世。    随着这番领悟,赵穆心神更为广阔,无边无际。    眉心祖窍,那一团团焕发毫芒的剔透念头,逐渐散发出了日月的光彩。    长街两旁的百姓,不约而同受到了影响。    那座徐徐而行的九龙御辇内,其中像是端坐着古之圣皇、大帝。    如神、如圣的气质,感染着围观的众人。    他们由衷生出膜拜的心思,俯首低头。    为之送行的左端云,最先察觉到这股细微的变化。    他目睹这一幕,眼中布满骇然之色。    随后。    低垂头颅,不敢再看。    相传,古之圣皇教化万民,有大仁德,享有九九至尊之位。    故而,天地都为之号令,鬼神都为之慑服。    其神如日月,其意化众生,其名为人皇。    “陛下参透了人道变化。”    道之深奥、道之艰难,左端云很明白。    古往今来,能够自悟者,少之又少。    他走得是圣贤之道。    也就是沿着前人的脚步前进。    可人道,已经断绝不知道多久了。    自九五之尊,天子大位出现以来。    便就无有人皇,更无有人道至尊了。    “陛下之天资,真是……不讲道理。”    骑马随行的左端云苦笑一声,他翻遍史册,也未能找出一个与穆天子相提并论之人。    纵然强如元皇,也是得天之授。    “但愿圣地识时务,明白这股大势不可违,否则的话,道统难存。”    左端云想到他的老师,上阴学宫的大祭酒。    对方所学,乃是天理之道。    必然是维持天公地道,森严法度。    而要存天理,先灭人欲。    这与陛下提倡的制天命,立人道的说法,天然相悖。    “这一路过去,不知道要死多少位……先天大宗师。”    左端云摇头叹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