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凡境十重,武道人仙  (第2/2页)
察之威,礼治是道德之威,两者相加,如一架车有两匹马拉行,只会走得更平稳,更迅速。”    赵穆并未流露赞许之色,反而摇头道:    “左先生之言流于空泛表面,本质与法家那套有什么区别?”    “帝王之学,说破天也不过是术为法用,讲法兼势,法术势合,这三条路子。”    “此番言论,并无新意。”    所谓法、术、势。    严刑厚赏,分明无缺为法。    制衡之道,平衡之学为术。    恩威并施,君心难测为势。    这是上古道统法家所提出的独特见解。    “陛下,莫要忘了,法必从儒出!”    左端云先是心中一惊,而后正色道。    那位把法、术、势三者相合的,正是文圣两位弟子之一。    “武道之上,朕已无人可敌。”    “天道之下,朕亦是如此。”    “大势加身,天命在我,圣地倾覆迟早之事。”    “左先生,你这些道理、学问,怕是比不上朕的拳头有用。”    赵穆嘴角微翘,故意笑道。    左端云的帝王之学,放到任何一位天子面前。    要么将其视若珍宝,奉为上宾。    要么心惊胆战,大声呵斥,贬为异端邪说。    但落于赵穆的耳中,却是差点意思,不够震动人心。    他所听过的大道,学过的理论,实在太多、太多。    那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结晶与底蕴。    “陛下说得极是,独视,独听,独断,方能为天下王。”    “此前历朝历代,头顶上压着六座圣地,更有世家门阀,江湖宗派牵制,天子不过傀儡也。”    “因而,纵然我空有理论,也难以实行。”    “一旦公布,恐怕还要被世人口诛笔伐,赶尽杀绝。”    左端云轻轻颔首,同意大周天子的说法。    再厉害的学问和大道,也要有践行之人。    道理说得震天响,面对不讲理的恶人、莽夫,也是一拳的结果。    故而,儒门君子不仅要修心,也要持身。    能讲理,那便好声好气坐下来谈。    如若不行,那就打过再说。    “可眼下情况不同,陛下横空出世,如真龙腾飞。”    “经此一战,圣地再想压制,也有有心无力。”    “大周有足够的时间巩固气运,强盛己身,为一统神州打下根基。”    “武功高强可以压服圣地,战胜诸国,但人心思变,绝非单纯的力量能够慑服。”    “这一点,相信陛下比我更明白。”    “大周之所以开科举,重蒙学,不正是要打破世家、圣地之垄断么!”    左端云眼神真诚,实心实意道:    “教化之事,乃是十年、二十年,乃至于五十年、一百年的累积。”    “唯有天下四十九州,亿万万人心念如一,视自己为大周子民,视陛下为明君圣主。”    “煌煌如日的皇朝气运,方才算是成了!”    赵穆眼眸动了一下,不言不语,缓缓起身。    随着这个简单的动作,春秋洞天精气如潮,滚滚涌动。    偌大一方青天,好似要被撑破一样。    一时之间,风流云散,气象万千。    “左先生,不妨我们再坦诚一些。”    “你这般积极地要助大周,除了继承文圣一脉,广大神州,唯有朕能容之这个原因。”    “还应当存了自立门户,重开一道的心思吧?”    “朕要是猜得没错,这与浩然之气的武功精进有关?”    “四圣立道,破空而去。”    “左先生你想要打破凡境十重,往更高处走上几步。”    “要么发扬圣贤的学问,螺蛳壳里做道场,从极小处着手。”    “要么另辟蹊径,再寻出路。”    “可儒门四位圣人几乎都把天底下的道理讲完了,后人唯有加以补充,增添注释,再无其他可做。”    “左先生,你有寻到自己立道、成道的根基吗?”    赵穆这一番直言不讳,听得左端云心惊不已。    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去,相隔八百里,那双幽深的眼眸,仍是宛如汪洋,看不清其中深浅。    “陛下好厉害的观气之术,连人心都能看破。”    左端云到底非同寻常,很快就反应过来。    “小试牛刀而已。”    赵穆收敛天子望气术,微微笑道。    若非提及立道、成道之事,使得左端云心灵漏出破绽,他还不一定能洞穿对方的所思所想。    “左先生之前说,来皇城观礼,只为说八个字。”    “那朕也送你八个字,可为先生的立道之本。”    “知行合一,心即为理。”    赵穆目光平静,语气淡然。    可当那八个字一经说出,春秋洞天发出轰隆巨响,好似要崩塌一样。    周遭狂风大作,虚空抖动,绽出蛛网也似的可怕裂纹。    左端云更是再也维持不住养气功夫,仿佛被晴天霹雳直接击中,愣在原地。    “心即为理……”    他像是拨开云雾,得见青天。    犹如长河垂挂的浩然之气,如潮涨潮退,吞吐不定。    一股股刚正之念,充塞天地。    其中甚至有两颗灿然大星,大放光明。    “凡境十重,武道人仙……原来儒门靠讲道理就可以突破。”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