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登基继位,拜帖观礼  (第1/2页)
    签到仙武世界,打造气运神朝正文卷第八十八章登基继位,拜帖观礼登基大典,按照礼法,通常要在周天子驾崩后一个月后才能举行。    而具体流程就是,由朝堂公侯和德高望重的宗亲们先组成一个请愿团。    他们会无比诚恳地请求皇储登基,此为“上表劝进”。    这个时候,可以装模作样地推辞几次,也可以直接应下。    而后,礼部就会开始筹备。    其下有四个机构专门负责此事。    一为司设监,有总理、管理、金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人员,掌管依仗和帷幕。    二为司天监,要观察天象,选择吉日良时。    三为尚宝司,安置设备,保管符牌、印章。    四为教坊司,主管乐舞和戏曲,贡献精彩的表演。    前前后后,拢共约有数万人共同筹备。    方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不出岔子。    “三公只是受了一些轻伤,没有大碍。”    “宗亲之中,主要是延平王和靖江王带头。”    赵穆走在前面,没有乘坐车辇。    弟弟赵原跟在后头,给他说着“请愿团”到底有些什么人。    “到时候登基大典会在太和殿举行。”    “皇兄你先去华盖殿做准备,然后乘坐云舆出行。”    “等礼部官员祭告完天地宗庙,正好就是吉时。”    “你便可以穿着衮服,由鸿胪寺的官员引导,过金水桥进入皇宫。”    “午门外的广场上,文武朝臣分列御道两旁。”    “皇兄直入太和殿就座,黑龙台鸣鞭,鸿胪寺高喊行礼,百官五拜三叩头,最后宣读诏书……”    赵原似是特意了解过,对于登基大典的各个环节知之甚详。    “你这么了解,干脆代替我参加典礼好了。”    赵穆轻笑道。    在他身后,远远跟着云漱玉和孤鸿子。    这大概就是自己手头上,为数不多能拿出来的“势力”了。    “嘿嘿,皇兄才是受命于天,真龙之相,哪里轮得到我。”    这一次,赵原没有再表露出惊慌的神色。    他知道皇兄与其他人不一样,心里始终顾念着亲情。    而非是为了争权夺利,可以牺牲一切的冷血之人。    两兄弟缓步慢行,来到长乐宫。    外面车辇如云,太监、宫女排成两条长龙。    内廷十二监的大宦官,也纷纷到齐。    其中还有曾给他传旨的高公公,以及面无表情的大内第一高手,司礼监的陈朝恩。    “今时不同往日啊。”    赵穆笑了一下,抬头看向那块积灰的红匾,大步迈进门槛。    换做以前,冷宫这等偏僻之处。    莫说这些大宦官,一般的太监、宫女都不愿意靠近,生怕沾染到晦气。    走进宫门,来到永寿殿。    “殿下!”    朝中三公,分别列座一旁。    见到赵穆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太师、太傅、太保。    乃是天子之下,地位最高之人。    当然,真要论及权力大小,未必比得过左右二相和黑龙台。    但,他们是天子身边的进谏近臣,也是大周的肱骨忠臣。    深受文武百官的尊重,号召力和声望都极高。    “殿下。”    坐在另一边是延平王和靖江王。    他们是大周宗亲,有着世袭的爵位。    只不过并无世袭罔替的特权,会代代削减,长久不了。    例如,这两位宗亲如今是郡王。    以后长子成年,领镇国将军。    庶出次等,封辅国将军。    后面往下再继续降,直至剥夺爵位,沦为顶着皇室宗亲名头的闲人。    “大周遭受此劫,等心如刀割。”    闻太傅话音有些无力,感情却颇为真挚。    花萼楼中,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呵斥病书生杨休之人。    可见其刚正之名,并非虚言。    “幸而殿下无事!”    闻太傅又说道。    “是啊!幸而殿下无事!那魔门贼子犯我大周,亏得殿下命好!”    身材中等,长相宽厚的延平王重复道。    只不过,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意思就有所变化,显得有些揶揄。    众所周知,赵穆有“灾星”之名。    自幼就被批命,说是克父克兄。    延平王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说他命好。    就好像他能继承大统,全靠克死父亲兄长一样。    “你……”    赵原哪里忍得了,当即就要呵斥。    赵穆却拉住弟弟,脸上带笑。    没有理会延平郡王,大大方方坐到上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