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滴凤凰精血! (第2/2页)
佛光金身后面的万丈佛土佛国渐渐暗寂。 如果说嬴政是拿上了屠刀,可他杀戮的百姓才有多少?! 仅仅数十万之人! 但春秋战国交战数百年,死伤的人数何止百万?! 更何况在嬴政一统诸夏之地后,黎民百姓得享太“此事不急!” “九州域才是人口菁华之地,我大秦需要将这九州之地尽皆拿下,凡目所及,皆为秦土!” 嬴政摇了摇头,他修炼仙秦气运,知道最重要的并不只是土地,而是人口的多少。 这些行星域虽然可以开辟道场,但荒无人烟,并不适合凡人居住。 而现在的大秦虽统一了诸夏之地,可还有西域,还有西域更西之地,甚至还有齐国外出逃走的东海更东之地,在草原之北也有辽阔的土地。 “陛下英明,当前当务之急是西域之地,统一九州域才是我大秦重任!” 群臣闻言,纷纷拜道。 “不过……九州域需拿下,但我大秦还有一件大事需要去做!” 嬴政眼眸闪过一丝郑重之色。 通过今日的见闻,他终于坚定了内心的决定。 …… …… 五日之后,咸阳秦宫。 众臣上朝议政。 “诸位可知,在我大秦境内,一个简简单单的剑字,就有十八种写法,我们秦国自己的,赵国的文字、楚国的文字、韩国的文字……,列国的文字杂七杂八……” “区区一个剑字,竟然能有十八种写法,那么其他字呢?” 嬴政坐在跪坐在王位上,一双眸子透过垂下来的冠冕垂下来的垂旒看着在朝堂上跪坐两旁的秦朝文武百官,他挥了挥手。 在旁的内侍展开巨大的画幅,在画幅里面则是列国关于“剑”这一字的各种写法,足足有十八种之多。 “想不到这一个剑字有这么多写法……” 在群臣中的一些文臣顿时有些惊讶,他们博古通今,但这画幅中的几种写法他们却闻所未闻,“有灭亡的越篆,还有吴篆……,吴国其国本就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迁徙到南方吴地所建立的国家,其字与楚国的鸟篆区别极大,反倒类似于周人的篆字……” 甚至有大臣惊道:“还有宋地的篆字,宋地是殷商旧地,文化与周封诸侯不同,所以其篆字也与我列国传下来的文字大相径庭……” 秦人祖先虽然也曾是殷商旧臣,但在殷商灭亡之后就迁徙到了秦地,早就渐渐被周人所同化,其字是与周人分封的列国极为相似的,反倒与宋国差异极大。 “不知陛下以此剑的十八种写法展示给众位大臣,是为何事?” 有官员拱手问道。 始皇帝当然不会这么有闲情雅致,和他们讨论剑字写法到底有多少种的学术问题。 其既然提出此点,必定又有缘由。 等众臣安静了下来之后,嬴政才缓缓说道:“诸位学一种文字不知需要多久?学十八种文字又需要多长的时间?” 在朝堂的群臣大多都是天资聪颖之辈。 自然知道嬴政言下之意。 列国的文字实在太多了,现在大秦统一六国,虽然规定是以秦国的小篆为官方文字,但在六国旧地,这些六国旧字仍旧被使用。 文字的差异,导致六国之地难以对秦国生出认同感。 这也是六国之名思旧的原因! 因为六国暗中所用的文字是六国以前所演化的文字,那么这么一群学习六国之字的官僚势必天然亲近于灭亡的六国! 这也是为何后世东亚韩国、东南亚的国家要废除汉字,重新确立本民族语言的原因。 文字本就是一种殖民! 更别说毗邻大国了! “臣等一定尽心竭力推行我大秦的小篆,让六国旧地废除旧字。” 李斯顿时有些诚惶诚恐,连忙拜道。 丞相府乃是执行这些命令的衙署,现在他看嬴政对六国之字不满,因此认为是自己推行小篆的速度还不够快的原因。 这是他的失责,所以他率先请罪。 “李爱卿免礼,你无罪也!朕闻齐国吞宋之前,宋地尚用殷商旧礼,还有不少地方仍旧有着人殉,周人八百年都没有完成更风易俗,更何况我大秦一统也不过区区几十载。” 嬴政摇了摇头,宽和的说道。 用人祭祀的礼仪,是殷商旧地的传统。而反观周人分封的六国,包括周人在内的周王室,几乎早就废除了此项制度。 因此在秦穆公重启人殉制度后,才会遭到六国的抨击。 因为在六国看来,秦国虽然偏僻,但好歹也是当年周人的王畿之地,现在重启人殉,和宋国这种家伙有什么区别?! 而秦国是在秦献公的时候,才废除了人殉制度! 当然这是秦国的黑历史,以前王位更迭,制度律法混乱,群臣也不会不长眼的提及到这一点。 “多谢陛下!” 李斯连忙拜谢,退回了桌案之后,重新跪坐下来。 “六国旧字之所以屡禁不绝,就是因为他们所用的书籍,仍是以六国旧字所书写的书籍,现在朕让他们废除六国旧字,重新以秦小篆教导,又谈何容易?” 嬴政冷冷说道。 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想要教授知识必须用到课本,但受限于生产力和印刷技术、还有造纸术等等,书籍是极为珍贵的财富。 一本书就相当于传家宝的存在。 而这些书籍也都是以六国旧字所刻写。 现在秦国的政令是推行秦国小篆,废除六国旧字。但看着六国旧字所写的书籍,然后教导秦国小篆,这是何等荒唐的事情。 拿着语文课本去教导英语?!在李斯开创出印刷术之后,天地又降下一份天道功德,只不过这次的天道功德比先前的发明纸张的天道功德小了足足一半。 但因为印刷术是李斯一人开创,他足足占据了八成之多,剩余的两成功德落入了之前李斯切割分好刻下秦篆的细长石块。 这些细长石块在融入两成天道功德后,立刻变得精美绝伦。 宛如温玉一样。 …… …… 虽然印刷术的工艺还不能印刷出精美的印刷书籍,但在大秦吏员的加急抄写之下,将大部分的经典书籍抄写入了纸张。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