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转移视线 (第2/2页)
语,看似有些矛盾,却正好点中了家族与小姑之间的利益纠葛,与轩文道有着直接关联。 “我记住了,请父亲放心,现在外星当权,我还不至于与小姑公开撕破脸,利弊轻重多少还是能够把握的。” “你能这么想就好,你已经得罪了她,找个机会补救一下吧,以后再见面时道歉才有诚意。血族那边好像也插手了,估计已经到了南边,可以往他们身上泼点脏水。” “好的,我马上想办法弥补一下。” “这就好,有关家族的利益,不要一个人挑担,凡事先请示,有事好推卸。” 那边说完就挂断了。 卡伯·斯特劳尔想了会,又打了2个电话出去,随后静待回复。 当晚,琼省公安厅办案人员,找到了先前报了小孩失踪案的家长。 家长将事先拟好的故事情节告诉了办案人员,其中关键环节比如“脸部特征确认、聘请东南亚华裔女佣兵、被两伙仇家追杀、其中可能有降头师、国际佣兵、从川省逃避追杀至滇省。”等等。 琼省公安厅办案人员只知道小孩被绑,其他详细情况并不清楚,但并不妨碍他们如实记录案情,通过内部管理系统发往滇省边防指挥部,以做参考。 待办案人员走后不久,一张录制了现场整个询问过程的碟片,送到了卡伯手里。 第二天,卡伯亲自到了银都别墅区,将这张碟片交给了阿桃。 11月8日,晚上12点。 临时指挥部,刚要躺下休息一会的李龙飞,手机响了。 打开一看,是滇省公安厅长打来的。 由于案情重大,进展不快,他们两个主要负责人要求所有重大情况,必须及时相互通气,所以两人都被惊动了。 电话里,两人主要就琼省公安厅发过来的最新调查记录进行了商讨。 假设报案人讲述如实,初步判定女嫌犯可能是解救者,而不是绑架者。 已经发生的事实,即使有内线也不一定掌握这么全面,除非是当事人将情况告知,或是他们这种级别的人将信息透露。 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就比较好办了,不管小孩找到与否,都暂时不会落入敌对方手中,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如果确认女嫌犯是解救者,找到与否对案情告终影响不大,目前敌对两方已经有一方被瓦解,只要抓捕另一方人员,这起重大跨国绑架案就算是基本告破了。 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后,开始对明天的追捕进行了分析研究,就突破方式制定了大致方案。 至此,两人各自松了一口大气,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一半地,剩下的就等明天的收网行动结果如何了。 其实两人都心照不宣,避开了自己心里的怀疑,报案者对内情,了解得这么详细,个中的玄机,只有当事人明白了。 两个人不点破,实在是他们对这种为了利益,相互倾轧的事情没有兴趣,就算揭开了全部真相又如何,还不是如同看了一场惊险电影而已。 只要不损国威,问心无愧就好。 两人各自打个呵呵,挂断通话安心睡觉去了。 11月9日,凌晨2点。 梅兰因已经向西北方向行驶了4个小时,由于山路崎岖蜿蜒,为保持相对平稳,车速比较慢,平均时速不到50公里。 途中经过小山坡,顺带将装满食品的大黑包取出。 前面拐弯处,正好到达一个查检关卡,梅兰因将车刹住,跳下车用缅邦语喝斥了几句。 守卫发现是个女兵,刚要调侃调侃,突然见到对方肩扛少校军衔,连忙立正敬礼,接过递来的证件仔细查验无误后,又拆开后篷瞄了眼物资标签,点头哈腰放了行。 临走前,梅兰因还故意狠狠瞪眼,吓得他们连连陪笑,这才哼了一声,扬长而去。 待她开远了,几人贼眉鼠眼地凑在一起,开始品头论足,一通乱猜测。 梅兰因知道儿子不能受到剧烈震动与超强声波干扰,所以她一路上最大努力地避免发生任何冲突。 这回透过后视镜看到这一幕,提起的心才放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