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5章】倒腾油画 (第2/2页)
水晶摆件,一对50元…欧洲日用瓷一套,30块,这东西怎么到我们仓库了谁要谁买回家去,还新的能用…” 东西流水架一样从郑玉进眼前过,听他那快速的鉴定和报价简直就是种享受,这水平杠杠的,基本几眼过。 有时候还会停下来同吴长庚交流几句指点一下,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大批量的西洋瓷器、玻璃器一出库,便宜的基本上就被员工们买走了。 如今在工艺品店买对放水果、糖果的仿西洋式的玻璃托盘也要个二十来块,这工艺都还没眼前的这些好——100来年前意大利产的水晶玻璃,商店的员工当然知道那玩意50块钱还是值的。 所以就算郑处长爆出几十、上百的价,工作人员也基本上是全部买走。 吴长庚已经收获了那么多文玩,也不想争小利去得罪人,乐得看热闹——传说中才听说过的20年前处理西洋货的“盛况”,这场面估计再也不会出现了。 “你不要”看到吴长庚就看热闹,郑玉进忍不住问了句。 “你不也是没买嘛。”吴长庚笑着回答。 “我是20年前买的太多了,那会几分、几毛钱一件,你看我们这的几个老家伙都没动,家里都有不少,留给年轻人,这会这些玩意放家里时髦。 这两年开始看重这些东西,家里那位把我习惯吃饭的那套家伙都收了起来,更别说当初买来插花的花瓶。” “嫂子做得对,几年后应该值大钱!” 郑玉进也没出言反对,当初收缴大量的西洋物品,东西好不好看大家看得出来,是不是珍品这个问题上全沪市也不止他是个明白人。 那会那么多好东西都是白菜价,郑玉进就算人再古板,也总会挑些好货色自个用或拿来送人。 …… 这批外来货特别多。 解放前在沪市有不少的西方各国的办事机构,吴长庚估计作为库房的这个大院子都有可能是外国佬造的都不一定,处处透着股欧洲建筑的味道。 在同一条街上这遗留的西式建筑还有不少,教堂都有。 当初有不少西方人生活在沪市,他们带来了很多西边的东西,而且上百年的影响之下,沪市当地人中间在那会都有不少习惯了西式的生活。 当初一切不合时宜的外国玩意不是被销毁就是进了库房,留下的其实都还可以。 当所有西洋瓷器清理完毕,吴长庚就买了对花瓶,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东西,青色主调,用来当摆设不错。 这会都已经是中午,不过郑处长决定再接再厉,抓紧时间清完库再说,只给了大家40分钟的吃饭时间。 吴长庚几人也是在食堂混了一顿,看到工作人员毫无怨言:大概大家各有收获,而且都明白今年年终福利估计绝对丰厚。 刚才大家的工作劲头都不错,有好处就有干劲! 一吃过饭继续倒腾,就剩下两堆、一共百来幅油画。 “很多宗教故事画,都是边上搬来的”库房里吴长庚别看边说。 “说透了没意思,差不多吧。” 郑玉进也在看画,他都也有个几年没进这里,需要仔细查看一下。 靠外头的一堆油画,虽然都有作者的签名,但不少连郑玉进都需要找一会签名在哪,找到了都还认不出、想不起作者是谁。 也许这些画家没多大名气,加上油画那隐晦的签名方式,这些画作的作者是谁还真不好认!。 因为油画签字签名与国画不同,国画可以大张旗鼓以书法形式签名落款,填补画面空白,再盖上名款印章完善整幅图画; 油画一般是隐藏签名隐隐约约似有似无,既能辨认又不引响画面。 油画家的署名形式多种多样,但一般签在边角不起眼的地方。有的画家将名字签在“道具”或花纹之中,使其与画面融为一体。 如荷尔拜因在《阿麦巴赫像》中的署名就写在背景树上的一块木牌上、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的署名是在远处倒斜的木头上、谢洛夫的《少女与桃子》的署名在右下方近于台布的地方。 很多还是姓名简写,甚至有些签名就一两个字母 外头一共60幅,大小都有,“你要不要” “什么价格” “50美元一幅,全归你。” 吴长庚白白眼:“美国的旧货市场没名气的画家旧画5美元一幅的都不少,你这是漫天喊价。” “不要拉到。” “要,干嘛不要!或许有个小有名气的你认不出来都不一定。” “我说小吴,我回国都已经三十几年,认不出来很正常,你就当撞运气得了。” 吴长庚其实也是这么想的,“那你得给我开证明,这些我得带出去让懂行的人看看。” “行,没问题。” …… 看完这一堆,还剩下最后三四十幅包着牛皮纸的油画,这些连郑处长都基本没看过。 一幅幅拆…得,连着十几副都是宗教画,好不容易拆到一幅风景画,按照郑玉进的话:这绘画技术也就是个美院的学生,不过至少大四。 前后左右、正面背面一找,真在画面风车上被找到一行极小的铅笔小字:沪上美院… 学生画的,还是个国产货。 尺幅够大,画框材质也不错,郑玉进打算挂到会客室里当摆设,废物利用。 再剩下最后一幅大尺寸的画作没开箱前,郑玉进终于找到幅他有印象的一名意大利画家的作品,不过和吴长庚说了等于白说。 自个压根没听说过,估计最多算小有名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