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争议 (第1/1页)
“精彩的战斗。”安德烈望着投影的对抗照相,托着手臂笑道。 “是啊,而且你不得不承认,这对他们有巨大的好处。”瓦列里在一旁说道。 “或许吧。”安德烈似乎还是顾忌着什么。 “不,安德烈同志,我知道,这很耗资源——燃油、配件,这都是我们缺乏的,但我们并没有白付出这些东西,这些物质上的牺牲总比同志们性命的牺牲要好吧。” “你说的这些当然正确,瓦列里同志。”安德烈点了点头,“只是,我们这个月的补给量只有这么点,恐怕再搞几次这种大规模训练,燃油就空了。” “你就不能搞点……理论上的教学吗?”安德烈补充道。 “理论上的?” “是的,就比如,呃……你写的那本《能量战》,不就给了他们很好的指导吗?” “但……不能光谈理论啊,阿尔图尔·伊戈尔列维奇同志,纸上谈兵对他们的效果有限,更何况士兵们无法将这些技巧熟练地运用在战场上,他们的手感可能会生疏,配合可能会出错……” “当然当然,我明白你说的弊端,但,这是非常时期啊,瓦列里同志,连斯大林同志的生活都必须紧张一些,更何况我们呢,我们应该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我们的能力。”安德烈解释道。 “你既然这么说。”瓦列里撇了撇嘴,“那么好吧,这两天我就主要训练他们的战术思想。” “很高兴你能理解,瓦列里同志,莫斯科的危机虽然被扼制住了,但还不能放松警惕,你明白的,我们得留着资源等候下一场大战。” “是我欠考虑了,那么,关于新编队体制的问题……” “什么编队?”安德烈一时没反应过来。 “八机编队啊,昨天我给你看过报告的。” “哦,那个啊。”安德烈挠了挠头,忽然表现出很艰难的样子,苦着脸对他说道,“瓦列里,虽然我对你的战术抱有自信……你在之前的战斗中也证明了他们是对的,但是——” “但是?” “但是我不认为他们能被推广出去。”安德烈耸了耸眉毛,盯着他说。 “为什么?” “什么?”安德烈依旧盯着他。 “为什么它们推广不出去,我是说,他们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了。” “不,瓦列里同志,他们只是在这一次战斗中是正确的。”安德烈抿了抿嘴,严肃地说,“我们没有经过多次实验,证明这个战术能适应绝大部分环境。” “也许这在拦截任务中很有效率,可战斗任务呢?夺取制空权呢?”安德烈站起身继续说道,“八机编队比以往的三机和二四编队更庞大,更迟钝……” “怎么会迟钝呢!”瓦列里打断了他的话,同时引用了他在报告中写的一句话:“八机编队,以每两架一组背向太阳梯次配置依次攻击。” “好吧,即使你是正确的,亚历山大·诺维科夫同志也不会同意。” “为什么?” “瓦列里,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拥有你这样的组织性!”安德烈突然说道,“八机编队,这个战术更复杂,对指挥官拥有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更容易出错!” “这怎么能这么说呢?”瓦列里很不服气,“指挥官的战术素养是可以培养的,但战术是可以先一步推行的!” “瓦列里,我之前对你说我不会对你的决策横加干预,因此如果你执意要将这份报告送上去,那么我也不能怎么样。” “安德烈,这份报告中的内容一定是正确的。” 安德烈点起一根烟,足足十秒钟后,他才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提交吧,但我依旧觉得,你太理想化了,瓦列里同志。” 说罢,他就起身离开了房间。 瓦列里望着他的背影,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的这个战术是绝对正确的,历史上八机编队是在1943年的库班空战中被率先提了出来,并大获成功,甚至到二十一世纪,这种编队仍在使用。 但先驱者往往是不被人认可的,即使是在航空技术已经得到进一步发展的1943年,八机编队被波克雷什金提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更不要说现在了。 瓦列里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不是对战术问题,而是对苏军高层的预见性。 诺维科夫,他的能力虽然出众,可不一定具有远见,但他已经属于苏军航空部里能力最高的那一群人了,如果他也不认可这个战术,即使他瓦列里有再大的影响力,斯大林也不会同意这个编队战术的普及。 瓦列里叹了口气,走出指挥所,来到了机库。 “那是翼炮吗,阿里克?” “准确来说,这还是机枪,瓦列里同志。”阿里克笑了笑说道,“美国佬这两天送来很多装备,其中就包括了之前没有给的机枪。” “12.7mm口径的?” “不是,事实上,是7.7mm的。” “那不是英国人用的吗?”瓦列里有些诧异地抬起头。 “是吗,那都差不多了,听说美国人自己也用,反正这种破机枪可以装在P-39的机翼上。” “我不建议你把他们全都装上,阿里克。”瓦列里忽然说道。 “嗯?为什么?” “这一架,我先飞上天看看。”瓦列里指了指面前刚刚装好机翼机枪的飞机说道。 “哦,当然,格柳欣,装油!” “来了!”远处传来一声回答声。 不一会,飞机就被调整好了,瓦列里启动了发动机,推上跑道。 “这次是为了什么,瓦列里?”安德烈在一旁问道。 “五分钟后就回来。”瓦列里关上门,打开襟翼,转眼间就飞上了天空。 很快,他就发现了异样。 “这该死的飞机装了翼炮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瓦列里一边旋转着机翼一边吐槽,如今这架飞机的滚转性能都快和米格-3持平了,完全失去了之前的灵活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